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亚夫一生战功赫赫却选择绝食而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周亚夫一生战功赫赫却选择绝食而亡,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0:13

周亚夫西汉著名军事将领 西汉名将,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周亚夫乃西汉开国将领周勃之子,汉景帝时仅用时三月便平定“七国之乱”,最终官至丞相,那么为何最终却落下个绝食而亡的下场呢?我认为这和周亚夫的性格有关,周亚夫应该算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性格太过耿直,不像大多数官员懂得变通,这种性格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样很容易得罪同僚、触怒帝王。

周亚夫性格太过耿直

周亚夫是开国功臣绛侯周勃次子,其兄长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爵位之后,汉文帝念及周勃乃开国功臣,于是便以周勃继承侯爵。周勃乃将门之后,而他自己也长期在军中任职,这种出身和仕途或许是造成其性格过于耿直的原因。

关于周勃的性格,有两件事体现的淋漓尽致:

1、西柳阅兵、阻帝车驾。汉文帝二十二年(前158年),匈奴犯边,文帝抽调边镇军队在长安周边设防,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军队驻地犒劳慰问,汉文帝到达其他两军驻地,其他两营主将均亲自率兵迎接、恭送,然而到了细柳营,汉文帝的车驾却被阻拦在营门之外。即使得知是汉文帝亲来,守门的军士还是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直到使者持符节通报,周亚夫才打开寨门迎接。不过汉文帝并未因此事而发怒,甚至事后还夸奖和提拔了周亚夫。这件事虽然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谨,但却极容易触怒皇帝,尤其是那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可以想想后世的年羹

2、平定内乱、拒援梁王。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因反对削藩,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汉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命其率兵平叛,周亚夫的计划是绕到叛军背后袭击其粮道,然后伺机击溃叛军。彼时梁王刘武正在艰难抵抗叛军的进攻,多次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并不理会,即使汉景帝下诏要周亚夫派遣援军,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只是派军袭扰叛军粮道,减轻梁王压力。虽然周亚夫最终只用时三月便平定了叛乱,但也因此和梁王刘武结怨,而其公然不理皇帝诏令的作为,想必也已经令汉景帝心存芥蒂。只不过鉴于周亚夫立下大功,这种矛盾并未凸显出来而已。

周亚夫的这种耿直性格,在领军打仗方面非但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可其最终却担任了宰相之职,这种性格放在朝堂上,想不得罪人都难。

汉景帝五年(前152年),丞相陶青因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一开始景帝对他还非常器重,然而就是由于其过于耿直的性格,不仅导致他与汉景帝关系逐渐疏远,甚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尾。

当时,皇后无子,粟姬之子刘荣被立为太子,馆陶公主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但粟姬因馆陶公主经常向汉景帝进献美女而与其有怨,故而拒绝了这一请求。馆陶公主转而和王美人(王娡)结盟,将女儿嫁给了王美人之子刘彻。此后,在馆陶公主和王娡的努力下,汉景帝便想废掉刘荣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彻为太子,但这却遭到周亚夫的反对,此事不仅导致汉景帝对其开始疏远,还间接得罪了馆陶公主和王娡。再加上梁王刘武与其有怨,每次入京都在窦太后面前说其坏话,这几乎已经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之后,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结果再度遭到周亚夫反对,这又使得他得罪了窦太后。再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汉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从而鼓励其他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此举还是遭到周亚夫的反对,这再度触怒了汉景帝,唯许卢等五人最终还是被汉景帝封侯,而周亚夫则以生病为借口请求辞职,汉景帝当即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在这些事情中,周亚夫的做法或许并没有错,但由于其性格的原因,却往往采用了当面顶撞的方式,不仅没能阻止事情的发生,反而将汉朝的权贵勋戚几乎全部得罪。要知道历朝历代的魏征不少,却只有一个唐太宗。

周亚夫老了之后,其子周阳便偷偷买了五百副甲盾,想要在其去世时发丧所用,但甲盾却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由于周亚夫给佣工的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此事便被佣工告发了,汉景帝于是命人追查此事。

查案官员询问周亚夫,周亚夫因不知道此事,故而不知如何回答。可熟知周亚夫脾气的官员却以为周亚夫是在赌气(或许与周亚夫有旧怨),便想汉景帝上报了,汉景帝一怒之下,便将周亚夫交给了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然后就发生了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回答:“我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能说我是想谋反呢?”

廷尉反问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到了地下恐怕也要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之下,便开始绝食抗议,结果五天后吐血而亡。

从整个事件来看,周亚夫的结局完全是由于自己性格导致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周亚夫谋反之事本就是子虚乌有,竟然始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其说话,做官做到这个地步,恐怕也怪不得别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从建国到一同六国,秦国都诞生国哪些当世无双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六国名将,秦国是谁建立的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秦先祖大费与大禹共平水土,又帮助大禹驯服鸟兽,舜赐姓嬴氏,嬴氏便生根发芽。然而王朝终有盛衰,大费次子

  • 在清朝历史上和珅、刘墉和纪晓岚三人相比,谁拥有更大的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墉和纪晓岚谁大,刘墉和和珅的关系,刘墉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前些年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清代古装剧的播出,让纪晓岚、和珅、刘墉等清代大臣的形象家喻户晓。但是也许大家也有个疑问,那就是在真正历史的这三位大臣,他们是什么样子呢?他们之中谁的官职最大?谁的品级更高?谁最

  • 明朝清官海瑞的性格怎么样?在跨越门槛后如何实现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于跨越门槛的故事,海瑞是那个朝的官,海瑞真的是清官吗

    做到极致的人,常人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便视为怪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在民间,海瑞常常跟包拯并提,因为海瑞在明朝,也是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历经明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为官一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 秃发树机能为什么会成为晋朝的心腹大患?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秃发傉檀,什么叫心腹大患,心腹与心腹大患区别

    秃发树机能,本姓秃发,晋朝时期河西鲜卑族首领,部落首领秃发匹孤的四世孙,他英勇善战,颇有谋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胡烈的死,让秃发树机能树立了信心。因为胡烈在伐蜀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反败为胜,做掉了钟会,算是名将,战斗力可不低。西晋的战斗力并没有多可怕嘛!完全可

  • 历史上的浙江省出过哪些文化名人?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古代浙江名人,中国的文化名人

    历史上的浙江省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浙江省,是中国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吴越大地从古至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下面盘点一下浙江省的文化名人,每一个都堪称家喻户晓、

  • 向朗与向宠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序朗男装是品牌吗,刘向是哪个朝代的人,文钦和文聘什么关系

    《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蜀汉的名相诸葛亮所著。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过哪些文化名人?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5个文化名人,河南都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在各个领域都诞生了不胜枚举的文化名人。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河南省十大文化名人,每一个

  • 清朝之前的湖北省,出现过哪六大文化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从古至今湖北的名人,湖北有什么历史名人,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介绍

    清朝之前的湖北省,有哪些文化名人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先秦文明无疑是最璀璨的时期之一,而先秦文明之中,楚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湖北地区作为楚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在这片大地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下面就来盘点一

  • 陈豨作为两度被封侯的汉初功臣选择反叛是他唯一的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增和项羽怎么被离间,汉宣帝追封刘据,汉初功臣表

    大汉帝国,即汉朝,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汉初一次大规模叛乱,陈豨造反不仅持续长达三年,且几乎波及整个北方,汉初的八位异姓王更是一次性被牵扯进去五位,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正史关于这次叛乱的记载却少的可怜。汉初历史,一旦牵扯到陈

  • 庆历新政都有什么内容?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谁支持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范仲淹庆历新政后故事,历史人物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少时家贫但非常好学,对天下有自己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在乐。”范仲淹在二十多岁离开家,来到应天府书院苦读学习。五年之后考取了进士。做官之后,范仲淹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权力参与国家大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