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建国到一同六国,秦国都诞生国哪些当世无双的大将?

从建国到一同六国,秦国都诞生国哪些当世无双的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4/1/20 9:05:55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秦先祖大费与大禹共平水土,又帮助大禹驯服鸟兽,舜赐姓嬴氏,嬴氏便生根发芽。然而王朝终有盛衰,大费次子若木的玄孙费昌不忍夏的暴政,举族投奔了商国,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功臣,费昌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辗转商末,嬴氏祖先恶来、飞廉“俱以材力事帝辛”,死忠纣王而嬴氏没落。终于,恶来五世孙非子因为养马有功,受封秦地,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秦人在困苦中挣扎,耗费数代人的鲜血,从秦地白手起家,崛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战国七雄之一,“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开创秦朝。大秦立国数百载,这段艰辛路上都出过哪些当世名将呢?

一、屡战屡败,死而后生

周平王迁都,秦襄公护卫有功,周平王就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子秦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宣公贤明,“与晋战河阳,胜之”,打响秦国东出的“第一枪”。秦穆公时,秦晋形势如同水火,秦穆公本欲东进,占据中原完成霸业,但都被晋国所阻,秦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三将孟西白的故事就是在这时发生的。

贤臣百里奚有子名为“视”,字孟明,身材高大且孔武有力,秦穆公爱屋及乌,让他做了将军。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威胁秦国的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决心东出,他以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大举进攻郑国。然而孟明视的错误判断,听信了郑国商人弦高的话,认为这次偷袭已被郑国知晓,于是大军返回,还顺手灭了滑国。但归程途中遭到晋国伏兵,孟明视等三员大将被活捉,幸好当时的晋国君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女儿,她出面让晋襄公放走了孟西白三将归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三将觉得没脸面对国君及国人,没想到秦穆公身着丧服,亲自到城外迎接他们,还认为兵败一事是自己的错,赦免了三将,还让他们继续带兵。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对秦穆公的宽宏大量和关怀爱护十分感激,从此更是像对待父亲般地尊敬秦穆公。

过了两年,孟西白三将向秦穆公请命报仇,秦穆公欣然同意,但晋国早有准备,秦军不敌,孟明视羞愧难当,自己上了囚车,不希望秦穆公再免他的罪,秦穆公却再一次赦免了他,继续让他带兵。孟明视在经历两次大败后终于醒悟,他改掉以往自负、任性的毛病,开始关心其民生疾苦来,他将家财散尽,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自己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每天秣兵历马,对晋国人的挑战也不在意,甚至被夺了两座城也不知道反抗。国人都认为孟西白三将是被晋国打怕了,但秦穆公力排众议,三人也不负众望,率大军强渡黄河,孟明视还下令焚毁渡河的船,“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秦军没有退路,势如破竹,不仅夺回了之前丢的两座城,还攻下了晋国几座大城,“遂霸西戎,用孟明也”。

二、文可兴邦,武能伐国

河西之地,秦与魏数年争夺的地方,本为秦的领土,但在吴起的出色指挥下,河西之地被魏夺取,成了秦人的心头病,秦国也做出了努力,但没有任何收获。天无绝人之路,秦国出了个秦献公,此人早年在魏为质,暗中学习魏国变法强国之术,借魏国之力回国为国君后,他就开始种种变法,不仅因为起兵勤王,打败进犯周天子的韩、魏两国,秦将章蟜还大破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创造了秦国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这也是数年来秦国对魏国的首次大胜。

“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然而在秦国一片大好的时候,秦献公没撑住,去世了其子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但魏国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秦国不仅又迎来一个中兴之主,还有一个从魏国逃走的治世能臣——商鞅。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而商鞅本人却因此被忽略了他的另一项才能,即军事能力。在秦惠文王前,史书中很少有秦国将军的记载,秦孝公时也没看到多少将军,但商鞅的名字不仅活跃在秦国内部各种发令下方,还多次出现在各国的战报中,秦孝公十年(前352)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商鞅率兵包围并占领魏地固阳,降之;秦孝公二十一年(前341),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商鞅用计俘虏魏将公子卬,可以说商鞅有大将风范,文可兴邦,武能伐国,秦国再次扬眉吐气。

三、三朝名将,灭蜀谋楚

秦惠文王即位后,虽然处死了商鞅,但他也因为知人善用而流芳百世,他在位的这段时期秦廷上可谓是人才济济,他接纳在魏国不得重用的张仪、公孙衍、魏掌等人,又重用樗里疾、公子华、司马错等秦人,这些人都是当世的贤臣名将,张仪连横而弱六国,魏章斩楚军八万,樗里疾为秦宗室“智囊”,公子华善武,但很可惜,这些人都只活跃在秦惠文王时期,唯有司马错屡建奇功,灭蜀平叛,还在秦昭襄王时期多次大败楚军,颇有大将之风。

司马错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曾与相国张仪在伐蜀还是抗韩上有争论,最终司马错说服力秦惠文王灭蜀吞巴,“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惠文王与秦昭襄王时,蜀地叛乱,都由司马错平乱,声望如日中天。秦惠文王时,秦廷人才济济,司马错只是年轻小将,没有出头的机会,但在秦昭襄王时,张仪、魏章已不在秦,樗里疾已老,终于有了司马错一展宏图的机会,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秦尉错伐魏襄城”。但随着白起受到重用,大权旁落到魏冉手上,司马错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攻魏夺取魏国的轵地,攻韩夺取韩国的邓地,攻楚夺取楚国的黔中郡,但司马错的职位却越来越低,从国尉到左更再到客卿,之后再无战功,着实可惜。

四、斩首利器,杀人如麻

为了东出谋取天下,秦昭襄王打算彻底推行军功爵制,而与将军魏冉、宣太后芈八子交好的白起也因此进入了秦昭襄王的眼中。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这是白起首次独领一军,却让白起的晋升与斩首之路一发不可收拾。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韩魏联手阻秦东进,秦相魏冉举荐白起为将,“白起伐韩于伊阙,大胜,斩首二十四万”,破了秦国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白起也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之后白起成了秦国的斩首利器,死在白起手上的人都是以万计,华阳之战,白起斩首赵、魏联军十三万,溺毙赵卒二万;攻韩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鄢郢之战,白起几乎亡楚,迁为武安君;长平之战,秦国暗中以白起为将,斩首四十余万,刷新了秦国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同时震惊天下。

秦推行的军功爵让白起必须率军杀人,《商君书》规定“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随着战事升级,白起手上的士兵越来越多,他必须要让手底下的人满足斩首拜爵的条件,所以白起打仗,从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把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孙子·谋攻》里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尽管没有明确记载白起每战带了多少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比任何一个对手少,为了使手下士卒能够盈论甚至越级晋升,白起做出了令人发指的行为——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余万降卒,这是杀人如麻的他参加的最后一次“狂欢”。

五、伐国堕城,统一六国

继白起之后,王翦成为了秦国的伐国利器,在持续十五年的秦国统一战争中,除了内史腾灭亡的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王翦带兵灭了赵、燕、楚,降服百越,其子王贲攻克魏、齐,扫除燕、赵残余势力,父子二人成为秦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而王翦因为过人的智慧,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安享晚年的人,在功高震主时急流勇退,最终得以善终。

大秦立国数百载,贤臣名将人才辈出,不只是上述提到的这些人外,秦国还有不少颇有建树的大将,比如曾被拜为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出任秦国左丞相的甘茂、大秦宿将王龁、屡立战功的蒙骜,正是有了他们,秦国才能披荆斩棘,以一敌众,最终在秦始皇嬴政的带领下完成统一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清朝历史上和珅、刘墉和纪晓岚三人相比,谁拥有更大的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墉和纪晓岚谁大,刘墉和和珅的关系,刘墉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前些年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清代古装剧的播出,让纪晓岚、和珅、刘墉等清代大臣的形象家喻户晓。但是也许大家也有个疑问,那就是在真正历史的这三位大臣,他们是什么样子呢?他们之中谁的官职最大?谁的品级更高?谁最

  • 明朝清官海瑞的性格怎么样?在跨越门槛后如何实现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于跨越门槛的故事,海瑞是那个朝的官,海瑞真的是清官吗

    做到极致的人,常人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便视为怪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在民间,海瑞常常跟包拯并提,因为海瑞在明朝,也是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历经明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为官一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 秃发树机能为什么会成为晋朝的心腹大患?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秃发傉檀,什么叫心腹大患,心腹与心腹大患区别

    秃发树机能,本姓秃发,晋朝时期河西鲜卑族首领,部落首领秃发匹孤的四世孙,他英勇善战,颇有谋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胡烈的死,让秃发树机能树立了信心。因为胡烈在伐蜀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反败为胜,做掉了钟会,算是名将,战斗力可不低。西晋的战斗力并没有多可怕嘛!完全可

  • 历史上的浙江省出过哪些文化名人?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古代浙江名人,中国的文化名人

    历史上的浙江省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浙江省,是中国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吴越大地从古至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下面盘点一下浙江省的文化名人,每一个都堪称家喻户晓、

  • 向朗与向宠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序朗男装是品牌吗,刘向是哪个朝代的人,文钦和文聘什么关系

    《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蜀汉的名相诸葛亮所著。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过哪些文化名人?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5个文化名人,河南都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在各个领域都诞生了不胜枚举的文化名人。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河南省十大文化名人,每一个

  • 清朝之前的湖北省,出现过哪六大文化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从古至今湖北的名人,湖北有什么历史名人,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介绍

    清朝之前的湖北省,有哪些文化名人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先秦文明无疑是最璀璨的时期之一,而先秦文明之中,楚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湖北地区作为楚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在这片大地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下面就来盘点一

  • 陈豨作为两度被封侯的汉初功臣选择反叛是他唯一的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增和项羽怎么被离间,汉宣帝追封刘据,汉初功臣表

    大汉帝国,即汉朝,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汉初一次大规模叛乱,陈豨造反不仅持续长达三年,且几乎波及整个北方,汉初的八位异姓王更是一次性被牵扯进去五位,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正史关于这次叛乱的记载却少的可怜。汉初历史,一旦牵扯到陈

  • 庆历新政都有什么内容?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谁支持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范仲淹庆历新政后故事,历史人物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少时家贫但非常好学,对天下有自己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在乐。”范仲淹在二十多岁离开家,来到应天府书院苦读学习。五年之后考取了进士。做官之后,范仲淹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权力参与国家大事,自

  • 宋英宗为何会仰慕苏轼?他与苏轼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徽宗对苏轼的评价,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历史上对苏轼的评价

    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广义的重孙子,是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赵允的的第十三个儿子。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早夭,所以帝位后继无人,在公元1035年的时候,赵曙就被宋仁宗接到了皇宫中抚养,还给他赐了名字叫做赵宗实,还让曹皇后抚养赵曙。1058年,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了要立储君,仁宗说后宫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