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能战平赵云却接不住关羽三招,文丑能力如何?

三国时期能战平赵云却接不住关羽三招,文丑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1 23:07:49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是人气很高的人物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云长,身高九尺,髯长二尺,手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庞德威震华夏。

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手使一杆长枪,有射断帆索的神箭之术,长坂坡救阿斗,连斩曹营五十余员上将,北伐中原,灭杀韩德父子五人,赵云首次出战,与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大将文丑,身长八尺,面如獬豸,手使一杆大铁枪,曾经两箭射倒张辽战马,数回合击退徐晃徐公明,袁绍认为他可以轻易斩杀吕布麾下悍将华雄。

看完这三位三国名将的介绍,问题就出来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二十四名将中排名第二十一的文丑,能战平排名第二的赵云,为什么接不住关羽三招?

由此又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武功本是杀人技,以文丑为参照物,能否看出赵云和关羽谁更厉害?

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二为一,沙场老兵用五个字就能解释清楚:一力降十会!

熟悉古代战争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武功本是杀人技,文丑战平赵云很正常,接不住关羽三招也很正常,因为武将修炼的武功,也有个相生相克的问题。甲能击败乙,乙击败丙,并不代表甲也能击败丙。

三国争霸过去将近两千年之后,武功已经不是杀人技而是表演项目和吹牛资本,只要敢吹,只要徒弟们肯配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武学宗师一派掌门。只要别吹得自己都相信了,别去跟江湖散修打擂台,别被人三拳撂倒双腿挺直,大师的肥皂泡一辈子都不会被戳破。

但是在古战场上,武功就是用来在杀人的同时避免自己被杀,花架子是没用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手底下见真章。后来的情况是大家都比嘴上功夫,武也无第一了——只要吹牛神功不破,大家都是天下第一,术高莫用,第一和第一是不会动手较量的。

不那么可笑的笑话说过,咱们言归正传,还是来说《三国演义》中的文丑、赵云和关羽。

熟读《三国演义》原著的都知道,文丑和赵云用的都是枪,而且都有一手好箭法。这就说明,这二位都是敏捷型选手,眼疾手快枪法灵动,而关羽刀重八十二斤,比典韦的大铁戟还重两斤,说明关羽是力量型选手,力大刀沉,一般人都接不住他三招。

文丑赵云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了力量,关羽为了追求力度而牺牲了速度,所以成了中箭次数最多的三国名将——除了眯着眼睛可能是近视或散光,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身躯过于庞大,闪转腾挪不太方便。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文丑能跟赵云对战五十回合不败了:两位长枪名将以快打快,兔起鹘落电光石火之间,五十回合已经过去,但是还没找到对方枪法的破绽,所以只好暂时以平局结束。

位列河北四庭柱,被荀彧称为“一勇之夫(虽是贬义,但也足见勇悍)”的文丑,刚刚击败张辽徐晃,按理说不应该连关羽三招都接不住——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功不在你我之下”,徐晃也能击败手臂箭伤未愈的关羽,这两个人单挑关羽,肯定不会连三招都接不住。

枪法迅捷的文丑遇到力大刀沉的关羽,结局是悲催的:关羽一刀砍下,文丑手臂发麻;关羽第二刀砍下,文丑手臂发酸;关羽第三刀砍下,文丑铁枪差点被震飞。

我们可以看出,文丑犯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该跟关羽硬碰硬比力气,被关羽三刀砍得手臂酸麻,长枪运转不灵,已经失去了速度的优势,只好拨马逃跑。

如果文丑的战马足够快,逃脱之后缓过劲儿来继续战斗,就有可能把对决拖成持久战,起码能保住性命不丢。但是很遗憾,关羽骑的是吕布的赤兔马:“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三国演义》虽有夸张描写,但也基本符合古代武功对决实际: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战场对决,却是一力降十会——大家一窝蜂冲上来乱打,每个人基本都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

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花俏招式都是浮云,某大师的“趟泥小碎步”,在胡抡的重拳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文丑武艺高强,但是在拥有绝对力量优势的关羽面前,只能逃跑,跑不过,就只能被杀。

文丑是被关羽用力量欺负了,如果赵云遇到关羽,会不会像文丑一样受欺负呢?这个问题只能有请读者诸君来回答,笔者只能抛砖引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赵云跟关羽比力气,那自然是凶多吉少,但是要跟关羽周旋上三十个回合,那么就会有八成以上的取胜机会。

读者诸君都知道,关羽打仗有点像程咬金:最开始的三招势大力沉,三十招之后,力量和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关羽三十回合没有获胜的单挑,百分之百都是以平局告终。

很多人都说经典版《三国演义》不如《新三国》打得精彩,但实际上,还是老版更接近古代战场实际:新版武将身披重铠在马上飞来飞去,那不是名将而是超人——大将落马九死一生,就是因为装备太重迈不开腿,就更别提一跳一丈高了。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中的沙场老兵:如果关羽赵云不同在刘备麾下,而是在两个敌对阵营,他们二人单挑,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仪纯皇后的出身如何?出身低微却成为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是嘉庆帝的生母,曾以皇贵妃的身份统领六宫十多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出身的高低虽然不能对后宫妃嫔的地位起到决定作用,但却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出身显赫的妃嫔,入宫后可能很快就被晋升为后宫高层,而出身低微低的妃嫔或许终其

  • 凉茂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在三国时期曹魏是人才最多的一个,曹魏的世家也是最多的,而且曹操用人不论出身,是三国中用人范围最广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曹魏军师凉茂。乍一听凉茂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如果熟悉

  • 霍峻是什么人?刘备能夺取益州他的功劳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

  • 为顺治帝生育儿女最多的庶妃巴氏,她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笔什赫额捏福晋,即顺治帝的庶妃笔什赫氏、庶妃巴氏,她为顺治帝生育了多位儿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受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而君临天下,开始了满清在全国的统治。从个人情感方面来看,顺治似乎是一个多情天子,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流传至

  • 在刘备建功立业的一生中出现过叛将吗?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

  • 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到后期战斗力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是《三国演义》第一勇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最后还是被他跑掉了;曹营诸将中只有夏侯惇两次主动单挑吕布,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没有被方天画戟挑落马下。至于其他三国名将,除了夏侯惇,绝大多数可能连跟

  • 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程门立雪,旧时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多指尊重师长;比喻虚心求教或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这个典故被记载在《宋史·杨时传》中,“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

  • 兰陵王被赐死的真相是什么?一生为国为民为何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千百年的风云人物当中,兰陵王是人尽皆知的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结果“挑战”了皇

  • 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为明代宗朱祁钰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天顺元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之后就将明代宗朱祁钰废黜为郕王,而且他还在明代宗朱祁钰病逝后赐其谥号曰“戾”,按照亲王礼埋葬,没有任何庙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为明代宗朱祁钰平反?要知道朱见深在朱祁钰成为皇帝之后,他就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但朱见深成为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

  • 雍正继位后对待废太子胤礽对极为优厚,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康熙晚年爆发的“九龙夺嫡”,不仅持续时间长、且斗争极为激烈,直到乾隆初年才算彻底画上句号。雍正继位之后,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