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时期讨伐董卓的分别是哪些诸侯?最后的结果如何?

汉末时期讨伐董卓的分别是哪些诸侯?最后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46 更新时间:2024/1/18 19:16:34

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守以讨伐董卓为名,推举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合起兵。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东汉都城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董卓据有武库甲兵,威震天下。当然,董卓的篡权行为,自然遭到了诸侯的讨伐。

东汉末年,诸侯讨董,共计18路诸侯: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那么,问题来了,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何最终无功而返?

首先,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的刺史和郡守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反董势力分为三处:酸枣联军为兖州、豫州两路人马;河内联军为冀州人马;鲁阳联军为荆州人马。同年二月十七日,东汉朝廷迁往长安,三月五日,刘协入长安未央宫。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再次率军北上,董卓派胡轸、吕布迎战,在阳人聚被孙坚击败。对此,董卓亲自率军与其交战,败走长安,孙坚得以入雒阳。董卓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放在三辅各地,阻挡孙坚继续西进。

由此,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虽然孙坚斩杀了华雄,不过,这对于整个战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在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十八路诸侯最终各自散开,也即这场讨伐董卓的行动只能无功而返。对此,在笔者看来,之所以造成这一情况,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看似声势浩大,不过,因为各个诸侯之间的利益难以一致,这促使反抗董卓的联盟可谓貌合神离。一定程度上,这就和战国时期的合纵攻秦之战一样,往往因为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不够团结,从而无法真正重创秦国。

在十八路诸侯中,虽然曹操、孙坚等人主张继续讨伐董卓。不过,对于袁绍、袁术等人,并非真的忠于汉室,而是希望借助于这一次行动,从而扩张各自的势力。在此基础上,十八路诸侯所组成的联盟,无疑是一个比较松散的联盟。比如袁绍虽然被众人推举为盟主,但是,这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一样,缺乏真正的掌控能力。对于各自心怀鬼胎的诸侯,袁绍也没有办法真正命令各方,更不说统筹协调了。中平元年(189年),凉州诸侯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袁绍因废立皇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

但韩馥对袁绍仍然心怀疑虑,经常减扣粮草,想让袁绍军心动摇。对于冀州牧韩馥来说,并非真的想消灭董卓,他更多的是希望维持现状。所以,他不愿意袁绍在讨伐董卓的行动中壮大,也即这会威胁他在冀州的地位。同时,孙坚在和董卓的交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不过,有人乘机挑拨袁术,说:“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听了挑拨之言,袁术真的怀疑起孙坚来,不给孙坚运送军粮,这无疑限制了孙坚。

另一方面,在册立皇帝这一问题上,十八路诸侯产生了重要分歧。初平二年(191年),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汉献帝刘协的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对于袁绍的这一建议,曹操、袁术等诸侯都予以反对。当时,除了孙坚在不断与董卓作战外,其余的关东诸侯早已将这事置之脑后,他们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互相也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翻脸决裂。

于是,在董卓从洛阳迁都到易守难攻的长安之后,关中诸侯几乎就没有继续追击董卓了。这不仅是因为关中一带一易守难攻,更是因为董卓的主动退让,为这些诸侯留下了可以争抢的地盘。在此基础上,这些诸侯更愿意争夺中原之地,而不是继续和实力强大的董卓较量。换而言之,在笔者看来,董卓主动放弃了一些地盘,反而起到了挑拨离间的作用,促使十八路诸侯之间互相攻伐,这意味着讨伐董卓的危机得到了解除。

最后,除此之外,董卓麾下将士精锐,这显然是十八路诸侯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在东汉末年,董卓所率领的西凉军本就十分精锐,这是因为东汉历史上,凉州一带长期战乱频繁,所以该地区的将士长期经受战争的锤炼。比如马超、鞠义、庞德等来自于凉州一带的武将,在汉末三国时期勇冠三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就当时的董卓来说,除了吕布这位猛将,还拥有徐荣等一流将领。比如很多人忽略的徐荣,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徐荣(?-192年),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公孙度传》中说公孙度本辽东襄平人,迁居玄菟,为同郡徐荣所举,任辽东太守。同郡当是同“玄菟”郡),东汉末年将领。

徐荣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和曹操应该是斗志最为昂扬的两位了。不过,这两位诸侯都被徐荣击败过。特别是曹操,更是在汴水之战中丢掉性命。综上,因为以上几点原因,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声势浩大,却最终无功而返。如果不是吕布联手王允除掉董卓,后者将会继续保持东汉王朝的大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能战平赵云却接不住关羽三招,文丑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是人气很高的人物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云长,身高九尺,髯长二尺,手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手

  • 孝仪纯皇后的出身如何?出身低微却成为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是嘉庆帝的生母,曾以皇贵妃的身份统领六宫十多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出身的高低虽然不能对后宫妃嫔的地位起到决定作用,但却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出身显赫的妃嫔,入宫后可能很快就被晋升为后宫高层,而出身低微低的妃嫔或许终其

  • 凉茂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在三国时期曹魏是人才最多的一个,曹魏的世家也是最多的,而且曹操用人不论出身,是三国中用人范围最广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曹魏军师凉茂。乍一听凉茂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如果熟悉

  • 霍峻是什么人?刘备能夺取益州他的功劳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

  • 为顺治帝生育儿女最多的庶妃巴氏,她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笔什赫额捏福晋,即顺治帝的庶妃笔什赫氏、庶妃巴氏,她为顺治帝生育了多位儿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受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而君临天下,开始了满清在全国的统治。从个人情感方面来看,顺治似乎是一个多情天子,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流传至

  • 在刘备建功立业的一生中出现过叛将吗?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

  • 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到后期战斗力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是《三国演义》第一勇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最后还是被他跑掉了;曹营诸将中只有夏侯惇两次主动单挑吕布,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没有被方天画戟挑落马下。至于其他三国名将,除了夏侯惇,绝大多数可能连跟

  • 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程门立雪,旧时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多指尊重师长;比喻虚心求教或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这个典故被记载在《宋史·杨时传》中,“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

  • 兰陵王被赐死的真相是什么?一生为国为民为何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千百年的风云人物当中,兰陵王是人尽皆知的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结果“挑战”了皇

  • 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为明代宗朱祁钰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天顺元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之后就将明代宗朱祁钰废黜为郕王,而且他还在明代宗朱祁钰病逝后赐其谥号曰“戾”,按照亲王礼埋葬,没有任何庙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为明代宗朱祁钰平反?要知道朱见深在朱祁钰成为皇帝之后,他就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但朱见深成为皇帝之后,为什么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