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晏子?他是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晏子?他是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51 更新时间:2024/1/6 14:18:01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

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请再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定会让你听到有关我的好话。”果不其然,三年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夸赞晏子。景公准备给予赏赐,但都被晏子拒绝了。景公就问他原因,晏子就对他说:“以前我铁面无私,认真执法,别人都说我的坏话,现在我改变了做法,对待事物听之任之,无为而治。所以都来夸赞我。原本的奖赏现在因该是惩罚,于是通过这件事后景公开始信任晏子了。

其二、晏子带着齐景公进行微服私访。当走进一家店,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买鞋,而买假脚的却是不少。于是就问原因,老板解释说,现在的君主滥施刑法,动不动就要处人刑法,脚就被砍了去。不买假脚的话,如何进行生产,养活自己呢。晏子还带着景公进到了百姓的居住区。发现房子很是破烂,孩子们面黄肌瘦的在路边乞讨,景公看来很是有所触动。

其三、景公喜欢出游喝酒,晏子则想方设法让他少喝。可是事与愿违,景公又喜欢上了建造楼阁。晏子知道拦不住,就主动把工程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增加预算,拖延工期,一拨又一拨的雇佣劳动工人,三年之后,工程完成了,受灾百姓也顺利度过了灾难。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在周敬王二十年,晏婴病逝。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为己任,造福大众百姓,并义于名而利于实,成就了司马迁心中“义”于“利”融合的理想境界。作为后世纪念,据说晏婴的墓地在齐国故城的宫城北门外。也是在今天的齐都镇永顺村东南方向350米。整个墓高约为11米,南北长度为50米,东西长度为43米。在他的墓前立着一幢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上面篆刻着“齐相晏平仲之墓”和两方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在1981年时,在墓的周围重新建造围墙,围墙的门面向南面打开。

据说在河南省的滑县焦虎乡晏口村东北半公里的地方也有一座晏子墓。它的长、宽、高长度分别约13.5米、12.5米、1.1米。根据流传,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宴婴被奸臣实施军裂的残酷暴行,百姓们为他受到的苦,感到极为悲痛,于是暗地里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这里。后来不知奸臣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得知宴婴被埋葬于此,于是便命人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为了保住他的墓,人们便建造许多假墓来迷惑奸臣。但假墓也相继被挖掉,也只有这座墓地保存到现在。后世的人对晏子都是非常的尊敬,对他的机智勇敢和高风亮节的品质,都表示了深深好的怀念。许多诗人都为他作诗,表达了对他无限的怀念之情。晏子,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外出使国,能够不辱使命,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还捍卫了齐国的国家颜面和威严。司马迁非常赞赏他,还将其与管仲相比,就连孔子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他善于言辞的本领,每每对话都是话中有意,意中有话。就如当初刚到楚国时,见到楚王的有意刁难,让他钻狗洞进城,这明摆着有玩弄意味在里面。但晏子也是毫不示弱对侍卫说:“这明明是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我必定钻狗洞,我想知道我究竟来到得是楚国还是....”就这样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城门与狗洞的对比,开城门就是楚国,开狗洞就是狗国。这样一来,楚王就肯定知道,如若不打开城门的话,就成了狗国的国主。于是他迫于无奈,为了保住国家的颜面,只能吩咐下人打开城门,将晏子迎进宫里。就这样,晏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赢回了颜面。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的话语里出现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机智的他换了一种说法,让楚王自己领略话中的意思,避开了灾祸。当然其中最可敬的精神就是爱国了,当楚王在酒宴上准备陷害晏子是盗贼,进而一步侮辱齐国是偷盗的国家时,晏子又一次的利用“南橘北枳”的道理成功的反驳了楚王。这样不但有力的反驳了楚王的侮辱,还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百里奚是怎么被秦穆公发现的?他当了几年相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奚举于市,这一句话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百里奚是在集市上,被秦穆公高价用五羖羊皮赎回了秦国,百里奚这才被正式挖掘出来,秦穆公算是赚了,百里奚这个人才就算是千金也是难求的,而他只用了五张羊皮就将百里奚赎回秦国,是秦国的幸运也是百里奚的幸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才济济

  • 解密:慈禧太后洗澡真的会用掉上百条毛巾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几何时,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慈禧太后洗澡用掉了上百条毛巾。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依据呢?通过查找资料,笔者找到了这一说法的原始出处,是一本名叫《宫女谈往录》的书籍。《宫女谈往录》是一本记述一位晚晴宫女在清宫中生活的回忆录。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何容儿的宫女,她曾经侍奉慈禧太后长达八年之久,

  • 百里奚与秦穆公之间有何故事?百里奚为何认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贤相百里奚,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在生活作风方面也具有高尚的品格操守。据史料记载,他虽位高权重,却为官清廉,平易朴素,堪为百官之表率,在当时,更是深受百姓爱戴。百里奚初为秦相时,秦穆公正致力于内修国政,此时,秦国国力正在向上,民间农耕与制造业都不发达,很多事情上需要大臣亲力

  • 历史中真实的岳飞是什么样的?岳飞生平概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 岳飞人生经历简介 儿时竟是学馆外面的旁听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学习读书都是母亲姚氏找几本旧书教读,无钱买纸笔,母亲便在沙上画字教他写。一年春天,岳飞帮助父亲岳和做完了田里的事,又去砍柴,回来的时候,发现在村侧柳林后面,开了一所学馆。于是,岳飞便在学馆外边偷听,他发现老师书讲得非常好,向人一打听,才知老师周侗是陕西人,年已60多岁,人很精神

  • 王昭君与王政君是一人吗?与昭君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王昭君是哪个时代的人?她为何被远嫁塞外去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揭秘:西施是哪国人?西施的原名到底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怀。而以美貌来看,西施排在绝对第一位,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简直不能用言辞来形容。但是,西施刚开始不叫西施,她也不姓西,而西施这个名字据说还是越王勾践取的:西施出生在当时越国诸暨苎萝山地区,其本姓施,叫夷光。诸暨那

  • 西楚霸王项羽生平简介 项羽是在乌江自刎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

  • 项羽谋士范增简介 范增是怎样帮助项羽夺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是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着名政治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