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都没有下令处死永历帝 吴三桂为什么执意下手

康熙都没有下令处死永历帝 吴三桂为什么执意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3/3 17:29:37

还不了解:吴三桂杀永历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当初都说算了,吴三桂为什么还要杀永历帝?吴三桂是怎么想的?

答:这事儿还真不能赖康熙。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于云南逼死坡时,是永历十六年(1662年),而这一年恰是八岁康熙帝登基的第二年,朝中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临朝主事。

康熙帝不过是个傀儡,顶多负责盖印签字,至于朝中大小事务皆由辅政大臣们操持,没有掌权的康熙帝怎么可能有资格对永历帝的生死作出表态发言呢?

即便康熙说过要放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一条活路,对于没有掌握实权的他来说,不啻于说若同无,丝毫没有任何实际约束力,吴三桂铁了心的要杀故主,康熙帝能耐几何?

因此,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执意抗命杀永历帝朱由榔是个伪命题,且查阅史料,也未见当时清廷下过处死永历帝的圣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清廷没有下令处死明代末代皇帝朱由榔,吴三桂为什么要固执己见地非得擅自杀害自己的旧主子呢?

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1644年,汉贼吴三桂大开山海关引狼入室的罪恶勾当讲起。

明代末年,天灾人祸,兵连祸结,盗寇横行,一心以太祖洪武帝光辉业绩为榜样的崇祯,竭精竭虑苦苦支撑着末日余晖的大明江山,然而,王朝的没落终究阻挡不了历史潮河的洪峰,大明王朝,这艘巨轮在276年的惊涛骇浪里终于触碰到了险象环生的暗礁。

伴随着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以一缕白绫缢死于煤山歪脖子树上,临终前留下那句:“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的铮铮铁骨誓言,叫多少后世之人无不扼腕叹息。

以至于连翦灭大明的李自成见“东华门东北首,哭声大震”,伤感之下的他遂令对崇祯尸首“葬以帝礼,祭以王礼”,由此来看,李自成打心底是非常佩服崇祯皇帝以死殉国的节气的。

大明王朝灭亡,大顺的李自成军入主京师,可接下来就要面对收拾烂摊子的事情了。

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是明平西伯吴三桂,武艺高强,20岁那年,父亲吴襄陷入敌阵,吴三桂“率家丁仅二十人赴援,突入阵,射殪两人,继遇拥纛红缨王子,一箭落马仆地。王裂红旗裹面,大呼杀人,内五百人亦大呼杀出。”

由于吴三桂的有勇有谋,就连观战的皇太极都给出了“‘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的高度评价。

可以说,此时的大顺政权能否站稳脚跟,笼络好吴三桂是部关乎到大顺存亡的重要棋局。

李自成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多次派人招降吴三桂,当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走到半道,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父亲吴襄遭到拷打,冲冠一怒之下的吴三桂立即倒戈相向投降多尔衮,并大开山海关纵敌叩关。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大顺政权的覆亡已然命中注定。

值得一提的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关宁铁骑与清军打出的口号很荒谬,即“复君父之仇”,为报崇祯皇帝和吴三桂家人报仇。

编辑

从这则政治口号来看,他们要消灭的对象很明确,那就是流寇李自成等部,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全部被清军踏平后,唯一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就是永历帝朱由榔领导的南明政权了。

“复君父之仇”的口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政治目标。假使弱弱的问一句:吴三桂家人的大仇得报,流寇李自成等部也全部被消灭,“复君父之仇”的目的已完成,按照臣节大义,吴三桂和清军是不是得拥立南明皇帝朱由榔为正统续存大明的国祚呢?

但很明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清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好不容易入主中原,此时,再要他们退回东北老家吃冰渣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此,吴三桂执意杀死永历帝朱由榔,是现实政治口号的需要,是为了明清易代,让“新主子”在台面上合法“奉天承祚”的政治考量。

其次,永历帝朱由榔的存在是满清统治的巨大威胁。根据时任南明都给事中李清在《三垣笔记》中的记载,南明政权鼎盛时期35万人,光每年的军费开支就高达700万两。

当然,这是南明巅峰时期的强大实力的佐证,但在清军的追剿之下,南明疆域不断萎缩,大军数量不断减少。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综合实力不断下降的南明,毕竟有永历帝朱由榔,这个一统领导的核心层,只要朱由榔在世一天,他所代表的大明正统影响力便会无处不在,人心也必然趋向大明。

以至于毕生跟大明作对的流寇张献忠临死前悔悟道:“明代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而从后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人率军归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麾下可以看出,永历帝是有着非常大的政治影响力的。

也正是由于永历帝这面旗帜的存在,无数抗清义士纷纷投入到了南明旗帜之下,甚至名将李定国打出了“两厥名王”名冠天下的惊人战绩,南明一度大有回光返照之势,永历帝不死,无疑会对清代的统治有着巨大的威胁。

最后,吴三桂执意杀死永历帝是为了向清廷表忠心。吴三桂虽然主动投降清军,并大开山海关之门引贼入关,可多尔衮却未因此放松对这位反复无常的小人的警惕,清廷始终对他外示优宠,内存疑忌。

尤其是李自成的主力被消灭后,他的部队被立刻从前线调回,并“出镇锦州”,直到两年之后,吴三桂才被清廷从关外的苦寒之地召回。

对于清廷的做法,身为降将的吴三桂心中自然是非常清楚,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吴三桂有着较高的政治敏感,他察觉到了清廷对他的不信任,于是在此后的作战中更是不遗余力。

为了向“新主子”表明自己的忠诚,吴三桂不仅对农民军进行残酷的屠城镇压,对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也是竭尽所能的斩草除根,自然,作为一名旗帜的永历帝更是无法逃脱他的毒手。

因此,综上所述,吴三桂执意杀害永历帝,既有政治考量的需要;也有帮助清军巩固统治的意图,更有他向“新主子”表忠心的现实需求,归根结底,吴三桂的人品堪称龌龊至极。

参考资料:《甲申传信录》、《吴三桂纪略》、《小腆纪叙》、《明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狄仁杰有何长处?武则天专宠他又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神探狄仁杰”可能在这些年早已走进千家万户,狄仁杰的传奇故事,源于各种影视剧对于这位唐朝宰相的宣传。那么历史上狄仁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在武则天时期,是怎么得到重用的呢?回溯历史,我们一起穿

  • 申公巫臣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逃离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申公巫臣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巫,又名巫臣。申公巫臣的才能非常的卓著,曾经辅佐过楚庄王和晋景公,但是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好色。而且因为好色,申公巫臣还叛国,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讨论并不多。所以在历史上申公巫臣生卒不祥,所以年纪也不祥了。楚庄王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579年的时候,楚庄王出兵

  • 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怎么死的?李恪有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李世民对于子怡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欣赏和疼爱的。甚至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后非但没有当上

  • 道光皇帝是怎么死的?道光皇帝最后死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全名爱新觉罗·旻宁。其父为嘉庆皇帝,母亲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为嘉庆帝的第一个儿子未名早夭,因此道光皇帝,实际上是事实的嫡长子。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的八月初十,紫禁城撷芳殿迎来了一个新的小小生命,他就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乾隆五十六

  • 秦王子婴有子女吗?子婴的子女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

  • 咸丰皇帝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咸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是道光帝第四子,为清文宗,被蒙古人称为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道光帝20岁登基,在位11年,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咸丰帝在位期间,内外局势严峻,混乱不堪。对外有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在内有农民起义,威胁皇权。在咸丰帝继位不久,便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国内局势紧张混乱。天

  • 咸丰是个好色的皇帝吗?咸丰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有些钟爱六皇子奕䜣的,据传闻道光帝甚至动了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但我们看最后结局,仍然是奕詝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而在史书记载中,咸丰帝不仅没有奕?更有才能,甚至还身体有缺陷,是个瘸子。这就很让人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道光帝会放弃身体健康的奕?,进而选择奕詝呢?从两人的能力来

  • 同治皇帝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同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是咸丰帝的独子,全名为爱新觉罗·载淳,其母为后世著名的慈禧皇太后。同治帝是清朝皇帝登基中,最不具争议的一位,因为他父亲共有两子。载淳为长子,次子出生之后,还没有等到给他取名字,便去世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后来同治帝继位后,封自己这个可怜的弟弟为悯郡王。咸丰帝死的时候,同治帝

  • 同治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同治皇帝死因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许多幼时便登基为帝的皇帝,其中包括顺治、康熙等。而同治这个少年皇帝,幼时登基,一直在母亲的管理下,治理国家。可是不同于顺治和康熙时期,孝庄是将自己摆在一个辅佐者的位置上,而慈禧太后显然不是这样。同治皇帝一直不得她喜欢,即使亲政之后,也经常因为一些事情,受到慈禧的训骂。这个可怜的君主,最后仅仅在

  • 同治皇帝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又是怎样实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帝时期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个较为轻松的阶段,在国内处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同治帝次重大社会动荡之间,在国际处于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这样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时机,给予了清王朝喘息的时间,同时也给同治皇帝提供了革新的极好环境。同治帝抓住了这一时期,开始推行“同治新政”。成立总理衙门,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