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的韦俊投降清朝后为什么没被杀?

太平天国的韦俊投降清朝后为什么没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05 更新时间:2024/1/29 11:15:33

太平天国韦俊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儿就是半路叛逃了原有的组织,投靠清朝廷,太平天国韦俊是广西桂林人,和洪秀全是老乡,他也是韦昌辉的弟弟,曾经参加过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韦俊是太平天国战斗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中高级将领,他的投降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很大的打击。太平天国韦俊从1852到1853年参与了攻克武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和哥哥韦昌辉相互配合,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洪秀全前期对于韦俊非常赏识,不过1855年之后太平军兵分三路相继进入湖北地带,这时候太平天国韦俊就开始有了反叛的意向。

1856年3月的时候清政府李鸿章对于武昌实施久困之策,这时候在武昌城内的主要守城将领就是韦俊,曾国藩采取了闭门不出的战略,命令手下不得骚扰生事,但是切断了进入湖北的粮道,使得武昌城内的守军没有粮食也没有物资装备。后来北王韦昌辉在天京被诛杀,太平天国内讧彻底爆发。太平天国韦俊接到消息后非常愤怒,他因为亲哥哥被杀死,而武昌城内又弹尽粮绝,所以公元1856年的12月大开城门率部出走,1858年通过李鸿章的介绍投降清军,被清政府封为参将,驻守安徽池州,成为了太平天国的罪人,也成为了清政府一员大将,晚年时候韦俊又隐居于安徽芜湖。

韦俊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代表将领,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投降清朝庭的第一人,韦俊曾经率领部队跟朝廷作对,也曾经数次大败清朝廷的官方部队,所以后来韦俊投降之后,清朝为啥不杀韦俊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其实对于清朝为啥不杀韦俊这个问题,后来的历史学家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其中最令人相信的一个答案就是为清政府为了招揽人心,因为韦俊是在公元1858年投降清军的,他当时驻守武昌城,可惜武昌城内弹尽粮绝,又加上韦俊的哥哥在太平天国内讧中被杀身亡,所以便投降了清政府,清政府为了吸引其他更多的人前来投降,也为了显示自己宽广博大的胸怀,所以不得不暂时忍让韦俊。后代有历史学家证实说,韦俊是老死的,他在投降了清政府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待遇,也陆续开始有高级将领秘密跟朝廷接触,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清朝为啥不杀韦俊这个问题也有了明确的解释,那就是清政府想拿韦俊当做例子,让其他更多的太平间天国将领放下屠刀。

韦俊的投降给太平天国带来很大的打击,而且政府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为了让韦俊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他们只能对韦俊很好,不能杀他,从而吸引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不和清政府作对,也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清政府最后没有对韦俊下杀手。

韦俊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第一个投靠清政府的高级将领,他投靠清政府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韦俊遭到了批评,后来的历史学家也认为,其实韦俊投靠清政府,有多方面的理由,不过很显然韦俊投靠清政府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和利益,所以韦俊投靠清是好事吗这个问题也成为后代人关注的话题。对于韦俊投靠清是好事吗这个问题,还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回答,第一韦俊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的,因为韦俊投降的时候,他的哥哥韦昌辉已经在太平天国内讧中身亡了,韦俊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哥哥报仇,所以迫不得已投降了清政府,投降之后的韦俊并没有受到太平天国军队的诛杀,他的身家安全得到了保证,从这一点上来说韦俊投靠清政府是一件好事。

其实从他的权力来说,韦俊投靠清政府也是一件好事,因为韦俊投靠清政府之后清政府格外优待他,不仅给他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和美女,并且还任命他为参将,驻守安徽芜湖地区,韦俊在清政府的地位可谓是很崇高的,所以韦俊投靠清政府之后获得了荣华富贵,从个人方面来讲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同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韦俊虽然得到了一时的荣华富贵,他的性命也暂时得以保全,但是韦俊投降之后后代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韦俊投靠清政府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对他的身后名声造成了很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是因为李善长太了解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当时领军路过滁阳,李善长去拜见朱元璋。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是当地有威望的人,就邀请李善长做他的参谋。为他选拔人才,出谋划策。因为李善长做事很有头脑,所以很得朱元璋的器重。李善长还曾经过朱元璋允许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治国安邦很有研究。但是由于李善长不懂得功高盖主的道理,因此

  • 武将甘国宝是哪个年代的人?他生平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甘国宝,他出生于1709年,于1776年与世长辞,享年67岁。甘国宝生活在康熙、乾隆年间,他是雍正年间中举的,中举的时候他才二十岁。他是举人,并且是武举,他虽然以武技闻名,但是他的文学修养也是十分深厚的。甘国宝资料中提到,甘国宝生长在一个小农村中,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绝佳的武

  • 朝鲜的张禧嫔是谁?朝鲜的张禧嫔真的是妖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张禧嫔是谁张禧嫔,朝鲜王朝中期后宫嫔御。本名张玉贞,本贯仁同张氏,朝鲜肃宗之宠妃,史书上多作“禧嫔张氏”。张玉贞出身中人,最早是身份卑微的普通宫女,因容貌出众而蒙受肃宗宠爱,诞下世子李昀(朝鲜景宗),并于1689年取代仁显王后闵氏而登上朝鲜王妃宝座,5年后降为禧嫔。1701年因被指控使用巫蛊诅咒

  • 唐朝李辅国: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本是一名小宦官,阉党

  • 侯景是个什么样的人?侯景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梁朝的建立者是梁武帝萧衍,他在统治前期很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所以统治阶层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很高。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召集文人编了一本《文选》,收罗了梁朝以前的精彩散文,在历史上有相当高的评价。可以这么说,南朝梁是历史上文化繁盛的一个朝代,曾让中原士人为之向往。不过,自从侯景入梁之后,一切繁华化如云烟。

  • 安童是如何在小小年纪就能胜任中书右丞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安童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于1248年出生在蒙古的札剌亦儿部,父亲是霸突鲁,母亲是弘吉剌氏。安童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是勋臣之后,与世祖又有椒房之亲,所以安童一开始就世袭了怯薛长一职,那时候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安童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的才能却突出。皇后夸赞安童年少有为,是个辅国之才,深得世祖的赏识。

  • 吕蒙正为什么能三次为相?他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

  •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何表现?他在位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嘉靖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名叫朱厚熜。朱厚熜公元1507年出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而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说朱厚熜是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熜年幼的时候就非常聪敏,父亲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的背诵下来。长大一些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了许多修身齐

  • 虞允文是谁?他一介书生是如何做到退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不是对历史有着足够深厚了解,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出虞允文是何许人也。那虞允文到底是什么人呢,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呢?虞允文是宋朝名臣,是一代文人志士。他最卓著的功勋当属率兵抵抗金军入侵,取得了采石大捷。随着南宋日渐衰败,金兵屡屡来犯。金兵在完颜亮的带领下,一路向南挺进,直逼南宋腹地。驻守淮

  • 张居正在些方面进行改革?具体的内容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宰相之一。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生于嘉靖四年,卒于万历十年,共享年58岁。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辅佐明神宗实行的万历新政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在他23岁的时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在明神宗登基后,张居正受李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