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永乐帝为何不顾朝臣反对执意迁都北京城?

揭秘:永乐帝为何不顾朝臣反对执意迁都北京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2/6 15:08:12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定都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巡视,回来后,朱标不幸去世,此时朱元璋已到了暮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迁都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搁置了。建文帝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他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十五年开始,大规模的营建北京的宫殿,从云南、四川、湖广等地调了大量名贵木材(金丝楠木),北京西山运来的名贵石头,到永乐十八年,宫殿全部修建完毕,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于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宣布迁都北京。

可是,刚刚宣布迁都北京不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史书上有记载,有目击者看到这场大火足足烧了几天。苦心建造的宫殿付之一炬,朱棣自然是心痛不已,但是更为心痛的是,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天降大火烧毁三大殿,乃是迁都北京有违天意所致。成祖大怒,立即处死萧仪,并责令大臣们跪在午门外辩论。朱棣还说,“彼书生之见,乌足以达英雄之略哉!”意思是说你们都是书生之见,怎么能理解我英雄的胸怀呢?

那么到底朱棣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北京呢?大多数人认为有下面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叶落归根。他们说朱棣21岁开始,就藩北京,他在北京足足过了十六年,后来以此为根据地,发动靖难之役,挥兵南下,武力夺取了天下。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便是朱棣的兴旺之地,每个人都有叶落归根的思想,朱棣在北京足足生活了十六年,对北京有着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靖难时期的将士大多也来自于北京,他们都有思乡的情怀。所以,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便想迁都北京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这里还是个兴旺之地。第二,天子守边。还有一些人认为,明朝当时最大的敌人还是北元,由于北京距离长城很近,明朝定都北京后,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北元。朱棣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从对元作战来看,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增加了朝廷上下抵抗外敌的决心。《明史·地理志》中有记载,明成祖时期的大民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1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朱棣迁都北京后,五征北漠,确实打残了北元的势力,扩大了明朝的疆土,但是我觉得朱棣迁都不仅仅因为这个,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那便是天下大同。他要先把自己域内的事情治理好,然后再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

这国际秩序,在郑和下西洋时,在朱棣带给世界各国国的诏书中有说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意思是说,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当地的人民,无论老少,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因此,朱棣要派郑和带着诏书到你们各国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条约,“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说,大家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大国不可欺负小国,强国不可欺负小国,大家一起享受和平发展带来的幸福吧!

这就是成祖朱棣的天下观,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宽广的天下观啊!在后来的事件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明朝在跟各国交往的过程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总是给别人多一些,而索取的却少一些。朱元璋曾说:“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他说这些地方不起眼,我们没有必要攻取,我个人认为朱棣站的高度比朱元璋还要高很多,说强不能够凌弱,众不能暴寡,共享太平之福。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啊!

朱棣以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与各国交往,自然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欢迎,因此,各国也纷纷派遣使者,不远千里的来到大明,朝拜明成祖朱棣,主动和明朝建立友好关系。史书上有记载,“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辐辏阙廷,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意思是说,北边到了沙漠最远的地方,南边到了大海最远的地方,东边到了太阳从哪里升起的地方,西边到了太阳从哪儿落下的地方,之要是船和车可以去的地方,大明都去了。说各种各样的语言、穿各种各样服装的国家都纷纷派人来到大明的宫廷上,这种盛况不是汉朝、唐朝所能比的,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皇帝可以与朱棣相提并论。史书上还记载,说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就是现在的孟加拉,他向中国进献了一只麒麟,就是现在的长颈鹿,还有一幅《榜葛剌进献麒麟图》,上面记载着几句话:“德化流行,协和万邦,圣人有知人之德,通乎幽冥,则麒麟出。”意思是说道德教化普及到了全世界各地。大家都很友好,关系很融洽。明成祖是位圣人,他对各个国家都很友好,给我们带来很多物品,不侵略、不抢掠,平等对待我们。这个时候就能够通到神灵界,因此麒麟就出现了。他们说麒麟的出现是标志着天下太平,是大明“威德远播”的结果,当然这些个观念是迷信色彩,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明朝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他们用这个来表现和明朝之间的友好。

因此,我个人认为朱棣不顾朝臣的反对,执意迁都北京,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北元势力的入侵,他更是为了实现天下大同,向各国宣传“德化流行”,努力构建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明成祖朱棣不仅为明朝的发展垫定了基础,还推动了当时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愧为千古一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削藩是不是导致建文帝自毁江山的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特殊的时期产生了一位特殊的君主,这位特殊的君主又有了一个特殊的结局。这却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一件特殊案例,那便是建文帝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建文帝在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后,被后世追封了什么庙号呢?提到建文帝庙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文帝的特殊性的真实反映。首先要了解一下庙号这个名词的定义,也就是什么是庙号?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一介藩王成为一国之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出生在1360年的人,在明朝他已经是第三任的君王,他是在1402年的时候登上的王位,将年号定为了永乐,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永乐帝。朱棣出生的时候在应天府,很早的时候就被封为了燕王,在朱允炆继位之后,他一直防范着朱棣造反,所以任命了工部侍郎成为了北平布政使,同时还让其他的亲信成为重要官员,让

  • 唐肃宗李亨到底算不算篡位?唐肃宗又是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为756年—762年。下面就来看下李享简介,了解下这个对平安史之乱至关重要却又只是历史上匆匆过客的唐朝皇帝。李亨的生母杨氏是李隆基的姬妾,皇宫之中姬妾的地位是远远比不上太子妃王氏的,而当时王氏没有生育,这使得杨氏不敢独自享受为人母的快乐,

  • “逃跑皇帝”宋高宗赵构是怎样坐稳南宋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说到赵构在逃跑中坐稳江山,那就要从他身边流传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说起,而这个故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赵构当年被金军押着北上去做人质,行至磁州,趁金兵看管不严逃脱了。赵构逃到一座小

  • 朱元璋为何传位给皇孙朱允炆而不传位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68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长达一百六十年的统治,创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成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史称明太祖。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并不是朱元璋任何一个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那么历史上关于朱允炆简介如何,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成为大

  • 揭秘:明成祖朱棣生母是马大脚马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以下简称成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不同于多数封建王朝“父死子继”的继位传统,这位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并不是“皇三代”,而是“皇二代”。成祖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皇位,是从比他低一辈的侄儿建文皇帝手里夺来的。成祖采用“非常手段”夺得帝位,残忍地杀害了不为己用的方孝孺(“诛十族

  • 宋恭帝赵显是怎么死的?宋恭帝赵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顺帝宋恭帝,宋朝皇帝赵闳简历,宋朝皇帝赵闳赵泱

    赵显(应当写为:㬎(xiǎn))(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元人上谥号恭皇帝

  • 宋度宗赵禥是怎么死的?宋度宗赵禥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度宗赵禥怎么读,李清照简介及生平事迹,生平介绍

    赵禥(1240-1274),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赵禥在位10年,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

  • 揭秘:清太宗皇太极是被人刺杀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清海兰珠,皇太极有没有入关,清朝太祖太宗世祖圣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满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 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 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

  • 揭秘:皇太极的妃子有哪些?皇太极最爱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太极的贵妃是谁,历史上皇太极到底爱谁,皇太极最宠爱的人

    皇太极的原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他出生于1592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继承汗位的人,据史料记载,皇太极的后妃一共有15位,其中只有一个是皇后,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端文皇后。孝端文皇后出生于1599年5月31日,她的本名叫博尔济吉特·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