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垓下之战为何会成为项羽的最后一战?局势有多不利?

垓下之战为何会成为项羽的最后一战?局势有多不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2/7 11:25:15

垓下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往垓下途中,项羽已经接连受挫,后路被断的他撤往垓下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汉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他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

垓下之战以前,局势对项羽已经极为不利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八月,项羽与刘邦结束了长达两年的对峙,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事实上,此时的局势对于项羽已经极为不利。

1、天下大势层面。在双方在荥阳对峙早期,刘邦和项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项羽甚至占据着一定的上风,然而随着两年的经营,到“鸿沟和议”时,刘邦已经通过军事征服和外交游说等方式,先后攻占魏地、代地、赵地、齐地,降伏燕王臧荼、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从而掌控了天下绝大部分土地,并从东部和北部对项羽的控制区实现了半包围,而项羽的势力则毫无发展。可以说,此时的战略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刘邦。

2、军队战力层面。荥阳对峙期间,楚军虽然在正面战场上长期占据着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军队战斗力却是在持续下降。对于刘邦来说,他的背后是自己直接占据的广大地域,在萧何的经营之下,粮草兵员源源不断,这使得他的军队战斗力始终较为均衡。反观项羽方面,由于其远离自己的控制地区,补给线不仅比刘邦更远,而且长期遭受彭越的骚扰和阻截,在后勤补给、军队士气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也是他被迫主动议和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从荥阳对峙到垓下之战,由于刘邦和项羽的此消彼长,战争天平已经一步步倒向了刘邦,其实在垓下战争爆发的那一刻,便几乎已经注定了项羽的失败。

项羽撤退途中接连受挫,退路被断的项羽只得撤往垓下

“鸿沟和议”之后,项羽率兵东撤,刘邦则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撕毁协议率兵追击,同时令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尽数挥军南下,又令刘贾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对项羽展开合击。简单介绍一下整个追击过程:

项羽撤退至阳夏后,被刘邦大军追杀,项羽战败,楚国大将周将军被俘,项羽被迫退至固陵,并留钟离眜驻守固陵保证后路安全,刘邦追击至固陵,被断后的钟离眜击败,不得不暂时停止追击,项羽得到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刘邦见追击受阻,于是命令刘贾渡过淮河,攻占寿春,阻断项羽逃回会稽的归路。同时,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周殷随即叛楚,帮助刘贾、英布攻占九江。

与此同时,灌婴靳歙等人已经攻破楚都彭城,并率领骑兵向固陵挺进,与刘邦在固陵东边颐乡会合。项羽得知灌婴、靳歙等率领汉军东来后为防自己被包围,只得向南退守至陈县,集结剩余兵力意图做最后决战。

汉五年(前203年)十月(注:秦纪年以十月为岁首),刘邦率军再败楚军于陈下,楚将灵常、陈公利几降汉,项羽只得继续撤退,意图退往会稽,但由于向南退路已经被刘贾、周殷、英布截断,最终只得向东撤往垓下,而刘邦追击的同时,刘贾、周殷、英布同时率军向垓下挺进。

与此同时,韩信、彭越见项羽大势已去,也只得率军前往与刘邦会合。至此,五路大军尽皆会合于垓下,面对处于绝对优势的汉军,项羽已经很难翻盘。

五路大军合击项羽,垓下战败项羽乌江自刎

汉五年(前203年)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率领残余的十万疲惫之师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十二月,韩信、彭越、英布与刘邦会合,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兵力大约七十万的汉军,已经处在了绝对优势。

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楚汉双方展开决战,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正面迎战项羽,侯孔藂率军为左翼,费侯陈贺率军为右翼,刘邦则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则在刘邦军后待命。

韩信首先亲率汉军发动进攻,初战受挫,韩信后退。楚军追击韩信时受到左右两翼汉军的夹击,双方陷入混战之中,此时韩信整军回身再战,楚军受到三面夹击,一场大战之后楚军战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夜间 ,双方各自回营休战。汉军采取心理战攻势,命人高唱楚歌,此举导致项羽的疲惫之师士气降到了极点,项羽见大势已去后只得趁夜率领八百精骑突围南逃,在汉军的追击下,最终于乌江自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斯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为何晚年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宰相,秦始皇驾崩后,与赵高一同扶立胡亥称帝,但最后却被赵高诬告谋反, 夷灭三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斯像东汉时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励志篇,中间部分是发光发热的阶段,但到了晚年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李斯一生为秦国的统一和

  • 雍正手下的四位得力助手,为何结局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身边有四位得力的助手:年羹尧、隆科多、田文镜和李卫,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四个人中一个被赐自尽,一个被圈禁而死,另外两人得以善终。其中被赐自尽的是年羹尧,被圈禁而死的是隆科多,田文镜是病死的,也算是善终,而另一个善终的就是李卫。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

  • 关羽入川时,刘备诸葛亮一直极力阻止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桃园三兄弟义薄云天,关羽和张飞为了刘备可以舍生忘死,刘备为了关羽张飞宁可放弃兴汉大业,连貌美如花的孙小妹也不要了。这哥仨的情义真可感天动地,但是刘备和关羽张飞之间毕竟有君臣之分,他们之间也不能把啥话都说得太

  • 曹操和刘备作为一代枭雄 两人究竟谁才是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刘备相比,两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大汉倾颓消王气,乱世群豪从此起。青梅煮酒评天下,羚羊逐角论高低。能向溪林隐龙虎,敢驱豺豹斗熊罴(pí)。枭雄榜首曹阿瞒,唯有使君堪匹敌。如果将汉末三分林立的诸侯看作是一副扑克牌,那么两位

  • 刘备卖草鞋却自称汉室后人 刘备出身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出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当初只是个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还敢自称为汉朝皇室之后?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坐上了至尊无上的皇位,拥有着最高权力,享受这荣华富贵。可谁又曾想到,他的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备尝艰辛,靠着卖草鞋所赚取的微弱盈利为生。这次,我们不

  • 叶布舒:皇太极最长寿的皇子,不争不抢活了64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皇太极最长寿的皇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说皇太极是因为心上人海兰珠香消玉殒悲恸不已,所以才抑郁而终的,还有其他的说法:一个是说皇太极能征善战,受过重伤,留下了隐疾,虽然多年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一朝发作难以忍受,这才逝世的。还有个说法就是皇太极患上了急性病

  • 唐代皇帝的结局分别是什么?都过于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享国289年,共历21帝,开创了多个盛世景象,那么唐朝皇帝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唐朝盛世的景象,人们可以在众多的唐诗中找到痕迹。比如说,王维曾经咏诗一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杜甫也曾赞颂祖国:“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

  • 道光如果不传位给咸丰而是恭亲王的话 清朝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道光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道光皇帝将皇位传给恭亲王,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清代的命运会改变吗?西元1840年,即道光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个年头,鸦片战争爆发。在这长达两年左右的战争中,以大清帝国战败而告终。不过,清代统治者真正意识到洋人的厉害,还是在二次

  • 三国时期赵云与关羽二人,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流传着一段话: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熟悉三国演义的,对这两句都不陌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按照这种排序,吕布典韦被杀之后,三国排行前三的武将,就成了赵云关羽马超。马超和张飞谁更厉害,这个且不去讨论,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赵云五六十回合打不赢文丑,关羽却能在三回合

  • 刘邦出身没权没势的 刘邦是怎么建立西汉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西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草根出身却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面对天下群雄的时候,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自秦始皇一统全国,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我们中原地区的人就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这个名称一被采用,就使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