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庄王是个什么的国主?楚庄王有哪些雄韬武略

楚庄王是个什么的国主?楚庄王有哪些雄韬武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3/12/10 3:38:33

能将楚国从内乱中解救出来,平定了局势,稳固了政权,最后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说,楚庄必定得是一个十分有勇有谋的人,不然的话楚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的这么迅速,而且还能够称霸中原。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楚庄王死了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国力就迅速后退,被晋国给超越了,这也足够能看出楚庄王的能力。另外这位霸主的政治生涯也是充满了智慧,因为在他执政的前三年,他没有任的政绩,没有颁布过法令也没有处理过政事,以至于楚国的大臣们都开始担心起楚国的未来。但是后人就都知道了,这个是楚庄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周边各国对他放松警惕,因为他刚上位政权不稳定,这样做可以先稳住自己的政权。另外因为楚庄公的不作为,所以国内的许多问题也都显现了出来,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今后的治理。这就说明楚庄王是个有大智慧,懂得厚积薄发,而且还是非常能够隐忍的人。

而且在其他很多的小故事中,也能够看出楚庄公这个人身上的许多优点。诸如在楚庄王绝缨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楚庄王的宽大的胸怀。而且在发动很多战争之前,楚庄王都会非常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以此来判断战役的可行性,说明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能成为一代的霸主,身上必然还有很多过人之处,比如楚庄王的忧患意识,还有知人善用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关于楚庄王的故事,史书上记载的就有非常多,而且在其他书籍上也有许多关于楚庄王生平和楚庄王的一些言行的记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能够坐上中原霸主的位置也就说明了这个人身上,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我们都知道“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其实和楚庄王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楚庄王可是历史上一鸣惊人的“第一人”。史书上记载楚庄王最初继承王位的时候并没有像史书中记载的那么励精图治,可以说他并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楚庄王执政的前三年没有颁布过一条法令,对政事也没有任何的干预,还不让别人劝谏他。但是三年之后,还是有一个官员用谜语的形式暗示楚庄王,说楚庄王应该重拾政事,把楚国建设的更加强盛。楚庄王才变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的。所以楚庄王说自己一飞就一定一飞冲天,一叫一定一鸣惊人,很显然,楚庄王做到了。

另外我们现在都用“问鼎”来形容某个人到了最高的位置,比如问鼎冠军这个词。其实这个问鼎这也是一个和楚庄王有关的一个典故。击败晋国之后的楚国已经成为了中原的霸主,楚庄王的野心也进一步的明显,于是就以朝见周天子为名询问鼎的大小和重量,在古代皇帝用的鼎和诸侯、大夫用的鼎在数目和大小上都不相同,所以问鼎这个举动可以说是楚庄王对周王室的一种挑衅。但是最后楚庄王认为时机没有成熟,也就没有取周王室而代之了。

楚庄王听朝罢宴是一个出自《韩诗外传》的一个故事,记载的是一个关于楚庄王关心朝政而罢宴的故事。所以这些事情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楚庄王在位的后半阶段,楚国的国势会日渐强盛。故事说,楚庄王有一次上朝,结果朝散的很晚,于是樊姬就来迎接他,还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是饿了还是疲倦了吗?楚庄王说,和贤人们在一起,感觉不到疲惫和饥饿。樊姬就好奇了,便问大王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回答说是邱子。樊姬就抿嘴笑了起来,楚庄王问樊姬为什么发笑,樊姬说,虞邱子算是贤臣,但是不能算忠臣。楚王好奇于是询问为什么。樊姬说,我伺候了大王十一年,大王身边有很多贤女,比我贤德的有两个,和我并列的有七个,我也想独占大王的宠爱,但是我想大王应该多见一些人,多了解一些人的才能,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蒙蔽了国事。而虞邱子在楚国当了十年的宰相,但是推举的人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这样做事堵塞了贤人进身的机会,也蒙蔽了国军的眼睛。这样就是不忠了,而且无法分辨贤人这就是不智了,我就笑这个。楚庄王听了之后很高兴,就把樊姬的话转告给了虞邱子,虞邱子无言以对,让出了自己的房子,派人去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了楚庄王,于是楚庄王就出任了令尹,治理楚国三年,为楚国成为春秋的霸主立下了汗马功劳。

“楚庄王谋事而当”这句话是出自所著的《新序·杂事第一》中的,讲述的是楚庄王处理政事时候的一些态度。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的时候,做的非常的得当,权臣都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些建议,也没人能够超过他,退朝之后楚庄王就面露难色,神情十分的忧愁。一个叫申公巫的人就问楚庄王,为什么大王退朝之后神色就开始忧愁起来了呢。楚庄王回答他说,我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诸侯能够自己选择老师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能够称王了;要是能够自己选择朋友了,就说明他能够称霸了;如果自己已经对所处的情况满意了,群臣都已经比不上他了,那他就要亡国了。现在我这样没什么本事,但是上朝的时候群臣还是比不上我,那我们国家大概就是要灭亡了,我这神色也就忧愁了。这个故事说明了楚庄王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人,虽然故事的最后没有给出任何说明,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解决的还不清楚,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我们能够判断,忧患意识会使人不断的进步,而满足于现状沉湎于享乐的人最终都会走向消亡,楚庄公有这样的意识,说明楚国会进一步的强大,当然历史也是按照这个节奏发展的,楚庄王最后打败了晋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问楚庄王问题的这个人是申公巫,就是那个为了得到夏姬而不惜潜伏陈国十年的人。

楚庄王绝缨是一个出自《说苑》的故事,《说苑》中收录的是各类春秋战国至汉朝这之间的一些逸闻轶事。主要记叙了诸子的一些言行,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哲学性。说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和大臣们一起喝酒。正当大家都喝的尽兴的时候,蜡烛却在这个时候灭了,趁着四下无光,有个大臣就拉扯了一位美人的衣服。美人于是就撤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就告诉楚庄王说,刚才蜡烛熄灭之后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把他的帽缨给扯了下来,你赶快把灯点上,看看是谁的帽缨给扯断了。 但是楚庄王却没有发怒,却说是我让他们喝酒,有人酒后失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么为了要妇人的贞洁而侮辱我自己的臣子呢。之后楚庄王还说,今天和我一起喝酒的,如果不把帽缨给扯断了就是不尽兴。于是大臣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帽缨给扯断了,最后灯亮起来之后尽兴而归。

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楚军中有一位非常迅猛的将士,楚军和晋军打了五场战争,这个将士五次都重载最前面。于是楚庄王就问他,我又没有什么优待该你,你为什么打仗的时候这么奋不顾身?这位将士说,其实我有死罪,三年之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是我,但是大王您却没有治我的罪,您这是庇佑了我,所以我要在战场上报答您。最后楚国打败晋国,逐步走上了强盛大国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秀有着怎样的早年经历?刘秀是怎样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一生中有很多的身份,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皇帝,而后他是一个能够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男人。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皇帝之一,他是个女人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少年时的刘秀,谁也不知道,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带着书生气的公子,竟在日后将会成为一个皇帝,很多人都说

  • 越王勾践的父亲是谁?勾践父亲是第几代越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勾践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越王勾践中文名勾践别名鸠浅,菼执国籍/朝代春秋战国国号越国职业越国君主民族华夏族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20年逝世日期公元前465年在位时间前496年—前465年主要成就灭吴国,“春秋五霸”之一家庭成员允常勾践这个人太传奇了,太让人赞叹了,也是一般人没法学的。勾践是官N

  • 解密:南宋时期的词人如何纪念抗金名将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

  • 张鹏翮是清代第一清官吗?张鹏翮当了多少年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张鹏翮是清代第一清官,做官期间,为官清廉公正,正气浩然,他做了很多与他清官名声相称的事情。张鹏翮做官时期,重视百姓疾苦,重视农业和教育,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的爱戴;查明诸多积留的疑难案件,使众多冤民得以沉冤得雪;对于贪官污吏绝不姑息,同时以身作则,生活俭朴,不追求华丽奢靡的生活;不惧权贵,拒

  • 南宋历史上抗金名将郦琼军变叛国为何仍被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又是怎么一

  • 纪晓岚是清官?他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纪晓岚,正名纪昀,清朝中叶学界泰斗,乾隆第一御用文人。侍君数十年,官居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这里想说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跟他有关的一件事。这天,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山东德州家中,接到儿女亲家纪晓岚送来的一封信。信是纪晓岚打发人连夜从京城赶到德州送到的。卢见曾拆开信

  • 刘统勋是一位什么样的官员?刘统勋是否杀过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刘统勋是乾隆身边的肱骨之臣,他敢于直谏,在这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政绩,深受乾隆的倚重。可惜的是刘统勋操劳过度,在某天上朝的时候哦,卒逝于路上。刘统勋生于1698年,卒于1773年,其祖父与其父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所以刘统勋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自幼便受到诗书的熏陶。刘统勋在康熙年间考取进士,雍正年间历

  • 北宋末大臣张邦昌生平简介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历时一

  • 清朝陈廷敬官居何位?后人是如何评价陈廷敬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有多部书籍和写过很多诗,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且在政治事业上颇有成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关于陈廷敬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成为众多文人学士笔下的灵魂人物,当代作家王跃文所著的《大清相国》中便塑造了

  • 明朝常遇春是哪个族的人?常遇春有几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常遇春的妻子为蓝氏,和常遇春共育三子一女。常遇春的妻子名叫蓝彩云,弟弟是明朝开国将领蓝玉。和常遇春结婚后,蓝玉生下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为常氏,被后人称为元妃。常遇春的妻子比常遇春小两岁,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妻子蓝氏为开平王夫人。常遇春妻子去世后,朱元璋命令将蓝氏葬于龙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