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能称吴王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能称吴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2:52

孙权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孙权为什么只能称王?孙权称王靠的是什么?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曹丕220年就称帝了,刘备221年称帝,而孙权只能称吴王,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而曹操一辈子都没称帝呢?

其实呢,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都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是代表着权力和权力的分配。

最简单而言,项羽为什么没有称帝,只能称霸王?而刘邦却可以称帝?

项羽如果称帝了,预示着其他诸侯对他就有义务了,项羽召唤诸侯王来朝见天子,诸侯王就必须来,诸侯不来,天子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兵攻打。

所以刘邦称帝了,让韩信来见他,韩信只能来,韩信来了,三个士兵就能抓了韩信。

而项羽没有称帝,其他诸侯王对他就没有义务了,

项羽对其他诸侯王并没有行成绝对优势,也没有君臣关系,其他诸侯王自然不会拥立项羽称帝了。

所以,无论称王还是称帝,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曹操奋斗了二三十年,才好不容易爬上魏王的宝座,始终不敢称帝,刘备奋斗了一辈子,益州大佬们拥立他为汉中王,他也就爬上去了,后来又拥立他称帝,他也毫不犹豫的爬上去了。

而孙权呢?东吴的大佬们,没谁劝他称王,他始终不敢称王。

孙权怎么称王的呢?这还得感谢曹丕,因为是曹丕封他为王,给他撑腰的。

正因为如此,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时,曹丕的谋士刘晔就说了,孙权拥有的正式的官职只是一个骠骑将军、爵位只是一个南昌侯。江东的豪强地头蛇们,和他并没有明确的君臣名份,您现在册封他为吴王,这不是给猛虎加双翼吗?

[注]:丁巳,遭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曰:“....权虽有雄才,故汉票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

只是,曹丕并没有听取谋士的意见,封孙权为吴王。

所以,可以看出,孙权对东吴的控制力,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强大,因为在曹丕封他为王前,他连王位都没爬上去。

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非常高兴,因为完成了父辈们的夙愿,也离称帝更进一步了,并且可以以吴王的身份加强对江东的控制力。

于是孙权准备大宴群臣,请江东的豪强们吃个饭,而张昭直接就出来打脸了。

孙权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高兴高兴,不醉不归啊,张昭听了这话,掉头就走。

孙权去请他回来,对他说,大家就是乐呵乐呵,你为什么生气呢?

张昭说,当年商纣王酒池肉林,也是乐呵乐呵的事,

好好一场宴会,就被张昭一句话毁了。

吴王于武昌临钓台酒,大醉,欠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王遣人呼昭还入,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以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王默然惭,遂罢酒。

张昭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没问题,这不跟魏征一样,劝谏孙权嘛,但是,这分明就是打脸了,

如果说,张昭的做法说的过去,另一个豪强的做法,显然更打脸。

上次不欢而散后,孙权想补个酒,又大宴群臣。喝得正开心,孙权就起身给大家敬酒。敬到虞翻时,虞翻在那睡觉,一副人事的样子;孙权只好绕过他,继续给别人敬酒。

没想到,孙权前脚刚离开,虞翻一下子就坐起来了,跟没事人一样,这个明显就是戏弄孙权,故意侮辱他的。

孙权看到虞翻敢这样玩自己,当时就气得拔出宝剑,想要砍翻虞翻。身边人赶紧把孙权抱住了,大家喝个酒嘛,你酒桌上杀人,这事传出去,别人怎么看你?

吴王与群臣饮,自起行酒,虞翻伏地,阳醉不持;王去,翻起坐。王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孙权被封王时,大家是很不服气的,也可以看出孙权在江东的地位了,曹操刘备在敬酒时,有人敢这样干吗?估计是不敢的。

以孙权的江湖地位,想要称王,还需要曹丕给他站台,即便如此,江东的大佬们还都不服气,可想而知,他离称帝多么遥远了。

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孙权不断的打压江东的豪强,比如张昭,还有顾陆朱张四大豪强。

孙权封王后,就可以设置丞相一职了,大家都一样是张昭,毕竟张昭的江湖地位在那,但是孙权就是不让张昭任丞相,而是给了孙绍

孙绍死后,大家又都推荐张昭做丞相,但是孙权始终不同意,又给了顾雍

当时机成熟了,孙权一系的势力占据高位,孙权也就毫不犹豫的称帝了。

所以,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不仅仅是个名号,还得有实力,需要手底下大佬们的支持,不然,随时有人出来打你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巅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刘备那时选择称王还是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巅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巅峰时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刘备应该选择称王还是称帝?刘备的荣耀巅峰无疑是称帝时刻,从织席贩履到人间帝王也可谓是奇迹。那么,刘备的实力巅峰又是什么时候呢?也是称帝之时吗?还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汉中之战打败曹操晋位汉中

  • 三国演义中不跟赵云比武却要入川找马超,关羽为何这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被后世称为武圣的关羽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东吴有十二虎臣,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他们都可谓是名震当时的名将,当时大家最熟悉、最受人们喜爱的就要属刘备账下的五虎上将了。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

  • 荀彧当初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 曹操称王称帝时荀彧为什么要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荀彧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荀彧当初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荀彧最后为什么会反对曹操称王称帝?荀彧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选择曹操,是为匡扶大汉社稷。最终,他与曹操闹掰,也是为了大汉社稷。选择曹操,正为汉室荀彧,荀子后人,颍川荀氏是当时天下知名的望

  • 三国时期张鲁是什么人?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鲁这个人,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算不上出色,在思想上却有他独特的地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乱世出豪杰,三国更是如此。各路风流英雄不断出世,在那个纷乱的年代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三国中的英雄们并非全都能笑到最后,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含恨而终,更有人成为了政治

  • 揭秘:韩信的数学天赋到底有多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高?一生留下两道题,至今都是经典。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第一道数学题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韩信点兵。在一次征战过程中,韩信和龙且的军队狭路相逢,双方大打出手,以韩信的胜利告终。可是在韩信正打算鸣金收兵之际,项羽的军队又及时追赶了上来。于是韩信借助高地,观察项羽

  • 刘肥低调老实本分 他的儿孙后代为何要叛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朝刘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肥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皇子,其子孙却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为什么要走向叛汉之路?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而作为老大的刘肥,也就是历史上的汉齐悼惠王

  • 三朝元老李纲,一生辅佐的三个太子都没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纲,历经北周、隋、唐三朝七帝的资深政治家李纲。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不乏忠言直谏的大臣,可面对皇帝,一般情况下大臣们都要注意措辞,左手药丸,右手糖丸,连哄带骗让皇帝舒舒服服地纳谏。李纲不一样,他每次进谏都要搞得火花四射,皇帝越发怒他越来劲,可奇怪的是,被啪啪打脸后的皇帝们

  • 唐高祖李渊的19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一生有22子19女,其中5子6女是登基前所生。19个女儿中只有三女平阳昭公主确认生母为太穆窦皇后,其余皆不详。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比照22子出生时间,长女长沙公主应该比李建成大,幼女常乐公主约出生于贞观二年(628年,李元婴出生之年),时年李渊62岁。●长女长沙公主,下嫁冯

  • 曹操为什么喜欢寡妇这一群体 曹操这一喜好背后有什么谋略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好寡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寡妇,寡妇到底哪里好的,曹操为何喜欢寡妇?《中国通史》曾言:“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古往今来,多谋善虑之人往往都会取得相应的成就,毕竟相比于普通人,他们思路严谨,

  •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荀彧投靠曹操后面为什么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荀彧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荀彧最后为什么会反曹?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