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瓒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与曹操等人 公孙瓒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公孙瓒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与曹操等人 公孙瓒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1/30 16:06:15

还不了解:公孙瓒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孙瓒作为早起最具实力的诸侯,公孙瓒到底多强?公孙瓒极盛一时为什么又迅速败亡了?

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公孙瓒是早期最具实力的北方诸侯之一,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曹操等人,只不过公孙瓒缺乏战略眼光,最后迅速败亡了。

公孙瓒出身比较低,不像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也不像曹操上面有人罩着,公孙瓒原来就是一个小吏,因为样貌好,声音好,辽西郡太守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说来还颇有点倒插门女婿的味道。

当然,倒插门的人多了去了,最后能混上位的也没有几个,公孙瓒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站稳,还是有一定的硬功夫的,公孙瓒曾经率领几十个骑兵巡察的时候,遭遇鲜卑几百名骑兵,公孙瓒鼓励大家奋力搏杀,得以突围,从而在边疆有了名声。

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养马之地,凉州叛乱发生后,朝廷希望幽州可以搞出一个骑兵阵容,因为公孙瓒事先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所以朝廷赋予公孙瓒权限,让公孙瓒募兵。

公孙瓒因此募集了三千多人,当然还没等到公孙瓒去灭凉州,已经天下大乱了,公孙瓒就开始镇压讨伐北方叛乱的势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公孙瓒也因功被封为都亭侯,此后一直与北方的胡人作战,势力也越搞越大。

因为当时公孙瓒是越战越勇,尤其是在公元191年,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打败青州黄巾军,斩首数万人,俘虏七万人,从此威名大震。

但是由于公孙瓒始终没有搞定胡人,朝廷就派遣担任幽州牧,安抚北方局势,东汉末期地方制度发生重大变法,以前实行的是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有监察权而没有行政权,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化后,刺史逐渐有了行政权,最后朝廷干脆设置“牧”来全权执掌地方权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地方行政割据化。

朝廷派遣刘虞担任幽州牧,实际上可能是对公孙瓒的一种不信任,这导致公孙瓒的不满,两个人关系不和,只有拔掉刘虞,才能彻底掌控北方。

当时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追随袁术,袁术派公孙越与孙坚攻打袁绍部下周昂,结果被流矢射中而亡,公孙瓒因此与袁绍结怨。

袁绍为了稳住公孙瓒,将渤海郡太守的位置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然而公孙范不久背叛袁绍,协助公孙瓒,在北方大破黄巾军,相继夺得北方三州的地盘,公孙瓒先后任命自己的部下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此后,又攻灭了刘虞,夺得幽州之地。

公孙瓒在挟持了汉献帝派遣的使者段训后,获得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

当时天下一共13州,公孙瓒夺得的这四州,几乎囊括现在的辽宁、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北部,实力之前,无可匹敌。

那么,为何公孙瓒最后还会失败呢?

主要原因就是公孙瓒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劲敌袁绍,从公元192年开始,袁绍与公孙瓒就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双方互有胜败,但是袁绍在冀州站稳脚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由于公孙瓒杀了刘虞后,袁绍采取了拉拢刘虞儿子的方式,又联络周边的游牧民族,联合攻击公孙瓒,逐渐将公孙瓒的外围势力打掉。

然而就在天下争霸的关键阶段,公孙瓒竟然在易县修筑了一个很大的防御工事,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的壕堑战,以易县为中心,挖了十道壕沟,又在壕沟里面筑高坡,每个高坡上又盖上高楼,公孙瓒住在里面,屯了很多的粮食。

其实,东汉末年有这种奇葩想法的人真不少,董卓就曾修建了军事城堡,对外宣称无法攻破。

公孙瓒明显是秉承了这种思想,对此他表示“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说白了,这就是最早版的“高筑墙,广积粮”,但是这种策略并不是谁都能玩得那么溜,尤其公孙瓒前期锋芒太甚,得罪的人也多。

袁绍自然不会放过公孙瓒,故而连续多年包围公孙瓒的老巢,最终采取土工作业的方式打入城内,公孙瓒自知必败无疑,于是自杀而亡。

其实,公孙瓒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宏观战略水平不行,以当时之乱世,唯有一争方能得天下,怎么可以把自己禁锢在城堡里面坐吃山空,等着死呢?即使从战略角度来说,以幽州为根本的公孙瓒最大的优势其实是骑兵,以速度为优势打运动战,然而公孙瓒最后却放弃打运动战,而打壕堑战,这是拿自己的劣势去跟人的优势较量,本身就很吃亏,究其原因,还是眼界太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操是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汉末三国时期,汉中和关中、徐州、荆州、合肥等地一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围绕着汉中之地,刘备和曹操这两大诸侯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

  • 清朝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代太监的回忆录里面有过关于道光帝长子奕纬是被其父亲用脚给踢死的记载,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没有什么公信力,且写书的太监并非是道光时代的人,而是光绪登基后才入宫的太监,所以这样的记载是存有很大疑问的。因为在皇宫里面很多事情都是

  • 贾诩有着“毒士”之名 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有着毒士之名,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贾诩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三国志》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之对贾诩的评价,将他比作张良、陈平之类的人物。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陈平也是刘邦平定天下

  • 刘禅在位四十多年平安无事 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真的傻还是大智若愚?提及刘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乐不思蜀”,然后判定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但熟悉三国的朋友都了解,刘禅归降之后被封安乐县公,64岁善终于洛阳。这又让朋友们感觉他

  •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为何李斯背叛了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为何李斯背叛了扶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二世而亡,主要过错在秦始皇继承人身上,但这不能怪怨秦始皇,秦始皇在自己能选择的范围内,为秦帝国尽可能的选择了一位好君主扶苏,但他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扶持秦始皇小儿子胡亥做了皇帝。赵高和扶苏宠臣蒙恬、蒙毅

  •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能称吴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孙权为什么只能称王?孙权称王靠的是什么?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曹丕220年就称帝了,刘备221年称帝,而孙权只能称吴王,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而曹操一辈子都没称帝呢?其实呢,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

  • 刘备巅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刘备那时选择称王还是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巅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巅峰时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刘备应该选择称王还是称帝?刘备的荣耀巅峰无疑是称帝时刻,从织席贩履到人间帝王也可谓是奇迹。那么,刘备的实力巅峰又是什么时候呢?也是称帝之时吗?还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汉中之战打败曹操晋位汉中

  • 三国演义中不跟赵云比武却要入川找马超,关羽为何这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被后世称为武圣的关羽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东吴有十二虎臣,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他们都可谓是名震当时的名将,当时大家最熟悉、最受人们喜爱的就要属刘备账下的五虎上将了。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

  • 荀彧当初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 曹操称王称帝时荀彧为什么要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荀彧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荀彧当初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荀彧最后为什么会反对曹操称王称帝?荀彧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选择曹操,是为匡扶大汉社稷。最终,他与曹操闹掰,也是为了大汉社稷。选择曹操,正为汉室荀彧,荀子后人,颍川荀氏是当时天下知名的望

  • 三国时期张鲁是什么人?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鲁这个人,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算不上出色,在思想上却有他独特的地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乱世出豪杰,三国更是如此。各路风流英雄不断出世,在那个纷乱的年代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三国中的英雄们并非全都能笑到最后,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含恨而终,更有人成为了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