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什么?叶赫那拉氏后人有谁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什么?叶赫那拉氏后人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4/2/14 0:23:18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指在努尔哈赤灭亡叶赫那拉部族的时候,当时叶赫那拉部族的大将临死对天所发的毒誓,大致内容是“我死后,我的后代就算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定会覆灭满洲国的”。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亡清必叶赫那拉氏”的留言传出。甚至还有传言说清朝皇室曾有“叶赫那拉氏不得入后宫”的祖训,这句话的意思是叶赫那拉氏不能纳入皇帝的后宫,以免祸乱君心,导致朝代的灭亡。还有传言说,皇太极在建造故宫的时候,曾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灭大清者,叶赫那拉”。但是后世又没人见过这块石碑,所以此传言的真实度还有待考证。

不过,有趣的是大清的灭亡确实和叶赫那拉氏的两个女性后代有着说不清的关系。清末两个著名的太后都是出自叶赫那拉氏。她们一个是慈禧太后,一个隆裕太后。慈禧太后就不用细说了,满清的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在她当政的时代签的。而宣统的退位诏书也是由隆裕太后签发的,这又和传言非常的相符合。虽然,民间有着各种流言,但是,满清皇室是不把这些当一回事的,毕竟诅咒之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如果满清皇室对此诅咒重视的话,后来的慈禧和隆裕也不会被选进宫中了,皇太极也不会娶两位叶赫那拉氏女子为妻了。所以,传言不可信,诅咒之说也不可信,大清的灭亡也不是两个女人就能够做到的。

叶赫那拉氏在清朝总共出了三个皇后,她们分别为清太祖孝慈高皇后、咸丰帝的慈禧皇后和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是初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侧妃,后生清太祖第八子皇太极,她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短短的29年。在孝慈高皇后八岁的时候,她那身为叶赫那拉氏族长的父亲看出了努尔哈赤的不凡,随即许诺将八岁的她许配给努尔哈赤,等到她成年的时候就送去建州完婚。等到她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那时候的爱新觉罗部落已是草原的大部落了,努尔哈赤也迎娶了旁边各大部落的贵族女子为妻,那时的孟古的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妃子之中不怎么得宠,从她嫁给努尔哈赤八年后才生下皇太极就可以看出。

生下皇太极的孟古的地位开始有了一点的提高,但是,由于后来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因为东哥的原因,进行了长久的战争,在宫中的孟古更是不受待见,再加上她自己性格内向,从不跟人交谈。最后,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尽管此时的她因为自己的孩子当上了努尔哈赤的大妃,但那也无济于事。最后,年仅29岁的她带着对母亲的思念郁郁而终。慈禧皇后,名叫叶赫那拉氏慈禧,咸丰帝的宠妃,在咸丰帝死后,把持清朝朝政47年,最后于72岁时病死。隆裕皇后,名为叶赫那拉静芬,光绪帝的皇后,因为是慈禧钦点的皇后,所以光绪帝对她不怎么感兴趣,两人的关系不太好。慈禧死后,钦点她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命自己的心腹太监小德张辅佐她,这才导致后来的小德张把持整个朝政,最终46岁的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

叶赫那拉氏慈禧,小名兰儿,也有人叫她叶赫那拉兰儿,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后世称为“慈禧皇太后”。慈禧15岁参加皇宫选秀,当时就被选为秀女,并被封为懿贵人,后又因为深得咸丰帝宠幸,于三年后晋升为懿嫔。两年后因为诞生皇子载淳有功,第二年又被升为懿贵妃。咸丰帝病死于热河的时候,曾留下遗昭,立载淳为皇位继承人,后世称同治帝,并留个八个大臣来辅佐年幼的皇子,将慈禧立为“圣母皇太后”。咸丰去世三个月后,慈禧就联合当时地恭亲王奕,运用手段制造各种罪名,将八位辅佐大臣或杀或流放。这一年,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这一年,她25岁。

把持朝政的慈禧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拥有权力的感觉,她开始迷恋权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同治帝成年后,慈禧明面上宣布归权皇帝,但实际上还是把持着整个朝廷。同治在亲政的第二年就病死了,慈禧又从皇室子弟中选出了当时不到四岁的载恬为傀儡,后世称为光绪帝。光绪帝即位后,慈禧依旧实行垂帘听政,又开始在明面上把持着朝政。光绪大婚之后,慈禧又故技重施,暗地里控制着整个朝廷,光绪帝彻底地沦为一个傀儡。当时地清廷内忧外患不断,慈禧考虑到政权的问题,一味对外妥协,导致后世很多人骂慈禧是“女人误国”,是“卖国贼”。晚年的慈禧生活也是非常的落魄,不但被洋人追的到处逃命,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卖国的条约。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死,仅比光绪帝晚死7个小时,享年72岁。从25岁垂帘听政到72岁生病去世,这个女人统治了大清天下整整47年。

叶赫那拉氏,又被译为叶赫纳兰氏,满族古老姓氏之一,姓氏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女真时代,那是叶赫那拉氏的祖先率领全族搬迁到叶赫河附近定居,就将部落定位叶赫部,部落内的民众就姓叶赫那拉。“叶赫那拉”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强大的太阳的意思,叶赫那拉氏在草原上也曾经显赫一时,他们也曾一度成为草原上的领袖。清朝皇帝的后宫只有叶赫那拉氏才能与当时强大的钮钴禄氏相抗衡,叶赫那拉氏的女子有着很强的政治才能,清末的慈禧太后就是出自叶赫那拉氏,慈禧的接班人隆裕太后同样出自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在清朝除了出了几位皇后外,也有比较出名的男性后代,其中最出名就是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和苏克萨哈这三位。纳兰明珠,康熙时期的权臣,曾官至太子太傅,后又因为朋党之争被免职,虽然之后被重新用,但已经掌握不了什么实权了。康熙时期的削藩、统一台湾等政策都是由纳兰明珠提出来的。

纳兰性德,纳兰明珠之子,清朝著名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官至一等侍卫,三品武官。苏克萨哈,清顺治时期大臣,战功卓著,曾官至太子少保。顺治去世后,成为托孤大臣,是康熙“四大辅臣”之一,后被鳌拜所害,被满门抄斩。叶赫那拉氏除了在清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人,在现今也有很多名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著名歌手那英和演员吴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方朔是怎样得到汉武帝召见的?究竟用何妙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介子推宁死也不出山,汉武帝的真爱是卫青,东方朔巧劝汉武帝读后感

    身材魁梧的东方朔究竟有多高?他在第一次上书汉武帝时曾作过自我介绍:“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九尺三寸是什么概念?西汉时的尺制,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1米,如东方朔所言属实,则他的身高是2.148米。这个高度,不仅在古代人群中有如鹤立鸡群,即便是现在,也没几个人比他高。“目若

  • 钟相杨幺为何起义?杨幺起义经历了几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杨幺简历,唐思远起义成功了吗,钟相

    杨幺简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他生平事迹和主要战役,以及人物结局。作为南宋义军首领,杨幺一生中为南宋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如《后水浒传》书中说的。关于杨幺简介,杨幺名太,龙阳祝家岗(今湖南汉寿新兴乡)人。杨幺幼时曾读私塾2年,辍学后曾在商船上打工糊口。南宋初,钟相率领农民起义,杨幺作为首领之一在钟相死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秦谱》中写到:“(观)娶徐氏,名文美,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女。”由此可知,秦少游妻子名叫徐文美,是潭州徐成甫的女儿。除此之外,秦少游在一篇名为《徐君主簿行状》写到,徐成甫有三个女儿,分

  • 金积堡之战的起因是何?最终是由谁平定叛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金积堡之战是发生在清同治八年到十年之间,也就是1869年到1871年之间,陕甘回族叛乱军在金积堡地区对抗清军的一次著名的战斗。这也是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暴乱过程中重大的转折性战役。那么金积堡之战起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次战役呢?19世纪中叶,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各地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反

  • 明世宗是明君吗?嘉靖皇帝为何险被宫女勒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为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后世也称他为明朝第一明君,虽然他曾二十年不上朝。为什么一个二十年不曾上朝的皇帝还被称为第一明君呢?原因有二:一是嘉靖皇帝在位前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表面品质,那就是以民为本,虚心纳谏。嘉靖即位之初,推行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就是民生,他不

  • 佟国维和康熙有何关系?历史上佟国维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佟国维是清朝大臣佟图赖的第二个儿子,康熙皇帝的舅舅。顺治年间,被封为一等侍卫。康熙九年,被封为内大臣。当时正直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佟国维负责逮捕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女儿孝懿仁皇后的关系,被封为一等功。康熙二十九年,佟国维跟随着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和他的哥哥佟国纲一起率领左路军作战。佟

  • 李悝变法是在哪国推行的?他和吴起哪个变法更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悝的变法在战国时期帮了魏国很大的忙。他主张废除世袭的贵族特权,在用人上选贤举能,在经济上他实行尽地力,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魏国也一度崛起,李悝汇集各国刑法,加强封建社会的法制。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完成了对晋国的瓜分,成为当时的新生力量,但是作为从晋国分出来的魏国,当时的处境并不算顺利,首

  • 方腊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方腊起义是正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末年,朝廷已经十分腐败,一方面屈辱的进贡丝绢和银子来向西夏和辽国求和,另一方面,还要更加猖獗的搜刮民脂民膏,加重百姓的负担。更有“应奉局”和“造作局”等,一直搜刮奴役,百姓赋税繁重,不得安居。于是,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聚众起义反抗。公元1120年十一月初一,起义军占领了帮源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 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慈禧也“垂帘”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太后听政的朝代,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垂帘听政吕太后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许不会经过长达一个

  • 明朝蓝玉案到底死了多少人?蓝玉案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太祖蓝玉案与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蓝玉案牵连的公侯

    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等人,从此之后明朝的重要元老几乎都被杀光斩尽,当时诛杀的人范围很广,对明朝影响的也比较大,明朝蓝玉案也算是轰动一时。那么明朝蓝玉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蓝玉是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大将,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敌而且大多数的战役只要有蓝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