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高拱和张居正所为何事关系破裂?

揭秘:明朝高拱和张居正所为何事关系破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3/12/23 16:23:31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的祖辈为了躲避元末的乱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了新郑高老庄村。因为我们都说他是新郑人,是汉族中人。他出身于宦官世家,从出生以来就受到了严苛的管教,因此5岁就会对偶,8岁就要诵千言,也许他的才华是被逼出来的,或许是他自身就有这个天赋。年纪稍微大点,就要攻读古经,对学问不懈的追求。17岁就想要考取科举,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屡次受到挫折,过了13年头,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庶吉士。过了14年,他才被升为翰林侍读。在1566年,因徐阶的推荐,被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可见他的仕官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是深受挫折。

在1569年,高拱和张居正在国子监相识,两个人的志趣相投,从此就想要一起匡扶社稷。直到嘉靖帝的去世,当朝的首辅徐阶只是召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前来,共同写遗照,并没有叫同是身为阁中大臣的高拱,至此两个人的关系就埋下了隐患。又因为一些琐事,两个人的误解日益加深,两个人就起了争执。在1572年,拜高拱为柱国,晋升为中极殿大学士。起初,他还能保持清操,但是他的门生程文等人,常常狐假虎威,导致人们都厌恶他们。之后,高拱开始狎奢。

张居正为了当上首辅,开始勾结冯保阴,使高拱失去官爵,回乡告老。但是高拱在临死之前,曾写了《病榻遗言》,记述了张居正的罪行,把张居正写成阴险的人物。于1578年,高拱在家中去世。在1602年,被追赠为太师,至此高拱的一生画上句号。针对政治上的敌人,往往会采取狠毒的方式,致其于死地,张居正和高拱两人就是政敌,两个人由于误解,导致成为了朝堂之上的政敌,因此就有了张居正将其赶下台的事件,概括来说就是张居正到太后面前,诉说高拱的专制,致其罢官。

等到明神宗登基之后,张居正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敌,就勾结了宦官冯保,准备在太后面前污蔑高拱。有一日,冯保无意间在陈皇后面前提到高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十岁的小屁孩,怎么能当皇帝呢?”他把高拱的原话“十岁的太子,该如何治理国家呢”改成之前的话,致使陈皇后大怒。直到6月的一个早朝,宣布所有朝中大臣到朝堂之上,让太监王榛捧拿着圣旨念道:“如今有首辅高拱专制,把朝中的权力具有仅有,剥夺了皇帝的权力,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什么用途。现在我们母子二人都感到非常害怕,责令高拱马上还乡,不得在京城多滞留一日。”听到这个圣旨,高拱瞬间明白,这是要罢自己的官,面色秒变为死灰。冯保并没有因为高拱的罢官而善罢甘休,继续造王大臣的事件,想要置高拱于死地。幸好吏部尚书等人的力救,以及张居正伺机说些好话,结束此事,高拱才能幸免于难,回到了故乡。虽然朝中大臣都知道这是对高拱的污蔑,但是对高拱的专制,他们都感到不满,只是那些有良心的忠臣看不惯,帮他一把,不然以张居正的谋略,必将致高拱于死地。

高拱在仅仅做了7天的托孤大臣后就被张居正给赶下了首辅的位置,让无数人为他惋惜。明穆宗朱载垕曾经将自己的儿子亲手托付给高拱,可是高拱却再也不能完成先帝的遗愿了。那么张居正如何赶高拱下台的呢?在明穆宗病危时,他趁着自己还有意识就将自己年幼的孩子托付给高拱和张居正等人。他还握着高拱的手,对他说“以天下累先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载垕其实将国家和孩子托付主要托付给了高拱。但是高拱却在仅仅做了7天的托孤大臣后就被贵妃和太后等人联合下旨贬为庶人。这样大的反差让人不仅感到好奇。

其实这一切都是在张居正的计划中。由于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与高拱有怨,再加上立遗嘱时,张居正被徐阶叫到了御前,而同为内阁大学士的高拱却是事后才知,两人因此结怨。那么张居正如何赶高拱下台的呢?其实这一切高拱本身也有责任。高拱为官时,自负才华满腹,所以一直很嚣张。这样的态度得罪了很多人。当张居正想要赶下高拱时,他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一堆人的赞同和帮助。张居正先是指使后宫颇受信任的太监在太后贵妃的面前进谗言。要知道,当时皇帝还年幼,很多的国家大事是要靠这两人来断论的。冯保告诉太后等人高拱有反叛之心,曾说出“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的话。这句话让太后和贵妃深信不疑,决定革除高拱的职务。就这样一代名臣高拱失去了自己拼搏多年的地位和权力。

明朝高拱自小就很刻苦学习,虽然经历了较为坎坷的仕官生涯,但是幸运女神依旧眷顾他,至少让他于1570年前后,在内阁不可一世,少有人能与之争锋。可见他的权力之大,惹人非议。本来高拱和张居正两个人相识的时候,由于两个人兴趣都相差不大,因此两个人准备共同匡扶这个社稷。但由于徐阶导致的误会,以及够来传言张居正接受三万银两的消息,导致两个人的误解日益加深。直到张居正在太后面前,诉说高拱的专制,以及污蔑高拱说过年幼的太子怎么可以做皇帝,导致太后对高拱不满,致使其罢官回家,不许在京城停留片刻。

1577年,张居正回到故乡把自己的父亲亲手给葬了,路过了高拱的故里,就专门去探望他。毕竟两个人曾关系甚好,只是一系列的误会,导致两个人在政治上对立。两个人相见,感概万千,泪流满面。虽然高拱感概以往的事情,但是对张居正的恨,依旧耿耿于怀,于是在死前曾写了《病榻遗言》四卷,用来记述张居正和宦官的勾结,致使自己罢官还乡,夺得首辅的阴谋,将张居正写成了极为险恶的人物。1578年的冬天,高拱就因病在家中去世,葬于老坟村。高拱对地位的贪恋,张居正致使其过早的还乡,仅仅让他当了七天的首辅,才导致了高拱患心病,身体日益衰败不然至少还能多活几年。于次年,朝廷因为高拱的功劳,赠其官复原职,是对他一生的肯定。过了很多年,又赠其为太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英家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六尺巷在哪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英,清朝时期人士,字敦复,汉族人,家乡位于安徽桐城。他是清朝有名的朝廷大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的父亲。为官期间,张英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颇受康熙皇帝的重用。张英自幼就颇为好学,读书勤奋刻苦,颇具才华的他在27岁时考中举人,后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考取

  • 明朝驸马欧阳伦为何让公主老婆替自己顶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当时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的起义军,朱元璋也在起义军之中,并且抓住了时机发展了己方势力,最终在1368年称帝。朱元璋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用,曾颁布“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广泛吸纳先进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仅39岁。他们黄家在秋浦当地属于望族之一,祖墓至今保存完好。

  • 历史上的郑克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郑克塽简介中介绍他是郑经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这说明郑克塽这个人物并不是金庸笔下的只会跟韦小宝抢女人的形象而已,他也是干大事的。而跟阿珂分开以后,郑克塽也娶了冯锡范之女。郑克塽是在37岁那年去世的,这个年纪也算是英年早逝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快就走了呢?首先郑克爽的家族是

  • 揭秘:马化龙屠杀发生在何时?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马化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伊斯兰教教徒。在马化龙简介中提到他曾经用过的名字是马朝清,是哲合忍耶的第五辈穆勒师德,在教内则被尊称为是十三太爷,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教徒,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马化龙简介记载他的出生时间是1810年12年15日,在这一时期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马化龙教派当时也在国内进行了一系

  • 历史中真实的芈月宣太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悼

  • 客氏杀皇子废宠妃 明朝后宫权力为何堪比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熹宗的奶妈兼保姆客氏,先后与当朝权宦魏朝、魏忠贤勾搭成奸,被称为“茄花”,她大肆陷害忠良,扰乱朝政,把一个本已飘摇的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见客氏、魏忠贤闹得太不像话了,持正不阿的司礼监王安和一位御史联名弹劾两人,明熹宗训斥了魏忠贤,并将客氏逐出皇宫。可没过两天,明熹宗又念起了客氏的好,于是让人召她回来

  • 汉高祖刘邦临死前预言了三件事最后竟一一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11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拖着病体,御驾亲征去平叛。在战场上,刘邦又被乱箭射中,这下身体更糟糕了。平定英布后,刘邦也没好好养病。他返回家乡沛县,与父老乡亲整日饮酒、唱歌,好不快活!不过,回到京城长安后,刘邦就病倒了。吕后请来了医生。刘邦知道自己不行了,就赏赐了医生一大笔钱,把他打发走了。

  • 历史上真正的宁平公主刘伯姬:她果敢冷静助兄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正在热播的《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占领了大家晚餐后的黄金时间,剧中的刘伯姬也以鲜明的性格特征让观众对她印像颇深。她单纯直率、性格刚烈却行事不经大脑、极易被挑拨,给阴丽华和利秀带来不少麻烦。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刘伯姬是否也如剧中一样令人感叹呢?她的生平事迹你了解过吗?刘伯姬,生于公元前2年,卒于公元30

  • 钮祜禄氏:大清史上弃亲子扶养子登上皇位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史上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位居后位,却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而扶养子登上皇位,她就是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也是道光朝的皇太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女,为嘉庆帝当皇子时的侧福晋。嘉庆帝的嫡福晋喜塔腊氏,生育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之后,于嘉庆二年四月崩逝。嘉庆二年五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