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英家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六尺巷在哪个地方

张英家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六尺巷在哪个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4/1/16 0:23:25

张英,清朝时期人士,字敦复,汉族人,家乡位于安徽桐城。他是清朝有名的朝廷大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的父亲。为官期间,张英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颇受康熙皇帝的重用。张英自幼就颇为好学,读书勤奋刻苦,颇具才华的他在27岁时考中举人,后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考取进士后,张英被任命为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满汉两族的课程。然而不久,张英的父亲去世,他只能离京回乡奔丧。

过了父亲的丧期后,张英返回京师,仍旧担任庶吉士一职,继续学习满汉课程。之后因被康熙考察时成绩非常突出,而被委以编修这一职务。张英为官期间,曾历经多个官职,还曾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虽曾犯过一些失误,但并没有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后果,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宽大处理。从中可以看出张英自身的政治才能之高,以及康熙皇帝对他的重用和信任。张英在职期间,曾被委以编修这一任务,因此他曾先后参与编纂修整《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等著作。张英为人俭朴,热心善良。一次在他六十大寿时,张英的夫人计划雇一个戏班子来唱戏以及摆设酒宴来庆祝他六十大寿,在被张英知道这个计划后,他坚持拒绝大肆庆祝,并且用那笔用于庆祝的钱做成一百件丝绵衣裤,救济给路上的穷人。

张英与张廷玉两人是父子关系,张英是张廷玉的父亲。他们父子两人都是历史上颇为有名清朝大臣,同在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官数十年,为清朝做了不少贡献。可以说,张英与张廷玉两父子是清朝朝廷的一对传奇父子。张廷玉作为张英的儿子,没有依靠父亲的庇荫,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踏入官场,并在之后升官数次。张廷玉在二十六时本打算参与会试,但是那一次的会试总裁官是他的父亲张英,于是为了回避,他没有参加那次会试。三年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张廷玉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官职,之后更是担任过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官职。

为官期间,张廷玉曾为清朝作出不少贡献。康熙末年,朝廷对官吏治理方面较为松懈,导致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当时担任吏部左侍郎的张廷玉坚决消除不良风气,并严惩贪官污吏。张廷玉还先后参与《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省方盛典》、《明史》等著作的纂修。他还提出了建立军机制度和奏章制度,不仅提高了清朝朝廷的行政效率,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历史上对张英和张廷玉两父子的评价都非常高,他们皆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良相,两人都为官清正廉洁,平行端正,为清朝做了不少好事,对清朝当时稳定政治局势和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张英家书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张英是清朝的大学士,在他的家乡很有名望。虽然张英在京城做官,可是他没有变卖自己在家乡的宅院。一次,张家想要扩充府邸,盖院墙的时候与邻居叶家起了冲突。叶秀才认为张家扩建至少也要在两宅之间留一条小路。可是张家有意见了,认为地契上写着的就是自己的府宅可以建到叶家的墙,现在为什么只要他一家后退?宅院扩建的事物由老管家一手包办。老管家认为叶秀才无理取闹,还是把张宅扩建到叶家的墙根。叶家不服气,向衙门告状。即便有人劝说不应该与张家为敌,叶秀才始终不肯退让,坚持要有个结果。老管家一看这事不是自己解决的了,修书一封寄给京城的张英。

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张英家书,信中只写了一首打油诗,意思就是张家让一下叶家又有什么关系。老管家赶紧按照主人的吩咐办事,告诉叶家,张家要自退三尺。老管家为了得到叶秀才的信任,将张英家书拿给他看。叶秀才深受感动,大赞张英的气量。第二天,张家的墙就退了三尺。叶家不甘示弱,把自己家的墙也退了三尺。从此之后,叶家张家之间有一条六尺宽的小路。这条小路被当做当地的名胜古迹被保留了下来。张英本是京城的大官却没有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而是采取了友善的态度,这样的行为得到了家乡人民的尊敬。

六尺巷的故事世人皆知,也因此在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六尺巷在现今已成为桐城的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观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驸马欧阳伦为何让公主老婆替自己顶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当时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的起义军,朱元璋也在起义军之中,并且抓住了时机发展了己方势力,最终在1368年称帝。朱元璋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用,曾颁布“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广泛吸纳先进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仅39岁。他们黄家在秋浦当地属于望族之一,祖墓至今保存完好。

  • 历史上的郑克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郑克塽简介中介绍他是郑经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这说明郑克塽这个人物并不是金庸笔下的只会跟韦小宝抢女人的形象而已,他也是干大事的。而跟阿珂分开以后,郑克塽也娶了冯锡范之女。郑克塽是在37岁那年去世的,这个年纪也算是英年早逝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快就走了呢?首先郑克爽的家族是

  • 揭秘:马化龙屠杀发生在何时?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马化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伊斯兰教教徒。在马化龙简介中提到他曾经用过的名字是马朝清,是哲合忍耶的第五辈穆勒师德,在教内则被尊称为是十三太爷,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教徒,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马化龙简介记载他的出生时间是1810年12年15日,在这一时期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马化龙教派当时也在国内进行了一系

  • 历史中真实的芈月宣太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悼

  • 客氏杀皇子废宠妃 明朝后宫权力为何堪比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熹宗的奶妈兼保姆客氏,先后与当朝权宦魏朝、魏忠贤勾搭成奸,被称为“茄花”,她大肆陷害忠良,扰乱朝政,把一个本已飘摇的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见客氏、魏忠贤闹得太不像话了,持正不阿的司礼监王安和一位御史联名弹劾两人,明熹宗训斥了魏忠贤,并将客氏逐出皇宫。可没过两天,明熹宗又念起了客氏的好,于是让人召她回来

  • 汉高祖刘邦临死前预言了三件事最后竟一一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11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拖着病体,御驾亲征去平叛。在战场上,刘邦又被乱箭射中,这下身体更糟糕了。平定英布后,刘邦也没好好养病。他返回家乡沛县,与父老乡亲整日饮酒、唱歌,好不快活!不过,回到京城长安后,刘邦就病倒了。吕后请来了医生。刘邦知道自己不行了,就赏赐了医生一大笔钱,把他打发走了。

  • 历史上真正的宁平公主刘伯姬:她果敢冷静助兄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正在热播的《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占领了大家晚餐后的黄金时间,剧中的刘伯姬也以鲜明的性格特征让观众对她印像颇深。她单纯直率、性格刚烈却行事不经大脑、极易被挑拨,给阴丽华和利秀带来不少麻烦。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刘伯姬是否也如剧中一样令人感叹呢?她的生平事迹你了解过吗?刘伯姬,生于公元前2年,卒于公元30

  • 钮祜禄氏:大清史上弃亲子扶养子登上皇位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史上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位居后位,却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而扶养子登上皇位,她就是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也是道光朝的皇太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女,为嘉庆帝当皇子时的侧福晋。嘉庆帝的嫡福晋喜塔腊氏,生育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之后,于嘉庆二年四月崩逝。嘉庆二年五月,太

  • 秦三世子婴有何人生经历?秦三世子婴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直言劝谏子婴生平鲜见于史册,早年经历不详,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文献是《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胡亥矫诏篡位,听信赵高谗言,将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来,准备处死他们。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