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37 更新时间:2023/12/19 1:07:59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派赵云邓芝出斜谷道做疑兵,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出祁山。这次北伐经过数年的精心筹备,加上曹魏疏于防备,以至于前期十分顺利,一口气占领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但由于马谡失了街亭,使得蜀军丧失优势,最终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而街亭的丢失对北伐的影响真的是决定性的吗?

刘备死后,曹魏对蜀汉的防备就减少了许多,蜀汉没有了刘备、关羽等人,对曹魏的威胁就很小了。就这样,诸葛亮在汉中准备了数年,曹魏竟然都不知道,最后诸葛亮出奇兵,一举攻克祁山。声势浩大的蜀军直接吓走了天水、南安两郡的太守,以至于蜀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南安和天水。

虽然蜀军的北伐看似顺利,但西侧的陇西郡由于太守游楚召集百姓死守陇西郡,以至于直到北伐失败,诸葛亮也没有拿下陇西郡。再有就是上邽和广魏郡,尤其是上邽,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天水郡东侧,与广魏郡合为一体,极大地牵制了蜀军的主力。再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被诸葛亮占领的安定郡,安定郡处于广魏郡北方,诸葛亮的兵力区区十万,还没到可以绕过广魏郡和上邽去占领安定的程度,加上马谡丢的这个街亭,其实还在安定郡南侧,所以蜀军多半并没有完全占领安定郡,或者说在安定郡并没有多少蜀军。

诸葛亮原本打算趁魏军没有防备,一鼓作气占领陇右五郡,没想到因为部分魏军将领的坚守,导致蜀军占领的陇右是不完整的。陇西、广魏等地的魏军将蜀军占领的陇右分成了几个部分,虽然无法反击,但却将战争拖入了胶着阶段。诸葛亮自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只好一方面占领南安、天水还有安定三郡,一方面分兵攻打上邽和陇西郡。

这时蜀军的十万大军已经被分散了,甚至兵力还有些捉襟见肘,上邽和陇西郡牵制了蜀军太多主力。北伐到了这个阶段,蜀军的主动权已经丧失了,如果曹魏援军赶到,蜀军甚至组织不起主力来对抗,北伐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而街亭,在当时就是蜀军抵挡曹魏援军的一个桥头堡,防守街亭至关重要,诸葛亮一拍脑袋,就把从没独立带过兵的马谡派了过去。

马谡执行的任务十分艰巨,街亭是自泾河谷地进入陇西的要道,只要控制住街亭,就可以挡住曹魏的援军。换句话说,马谡的任务就是挡住曹魏援军一段时间,给诸葛亮率领的主力攻打陇西郡争取时间。诸葛亮分配给马谡的人马只有万人左右,而张郃率领的曹魏援军足足有五万人,双方悬殊的兵力其实也是马谡战败的客观因素。

街亭失守的过程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马谡在街亭选择了错误的防守策略,导致街亭被迅速攻占,街亭一丢就导致蜀军在陇右无险可守,进退失据。像上邽这样的要塞,蜀军原本就没拿下来,魏军占领街亭后,援军直至上邽,威逼祁山。东侧的曹真也率领援军击败了赵云和邓芝,蜀军呈全面溃败之势。马谡在街亭、赵云在箕谷都吃了败仗,原本的十万蜀军再减去分散在各地控制领地的,诸葛亮此时能直接调动的大约也就有五六万人。

此时曹魏的援军加上防守在广魏郡的蜀军,数量上已经超过了蜀军, 曹真和张郃带来的援军战斗力也不输蜀军。诸葛亮在曹魏的领土上作战,后勤和士气都不如魏军,如果再组织大军与张郃决战,一旦输了后果一定十分严重,汉中肯定是保不住了。而此次北伐的战略目的已经很难实现了,与其白白消耗兵力不如放弃已经占领的南安郡和天水郡,收兵返回汉中。

所以此次北伐的失败,多半是由于蜀汉和曹魏本身的差距所导致的,无论是街亭丢失之前还是丢失之后,蜀汉都不占优势。街亭丢失以后,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叫“进无所据”,只能退回汉中。而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几乎都被推到了马谡身上,有军法作为参照,马谡死的肯定是不冤,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必然不止马谡失街亭这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攻打天水的过程中,诸葛亮收降了日后在蜀汉具有重要地位的姜维,为蜀汉注入了新鲜血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明帝刘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明帝刘庄的详细介绍。汉光武帝之子刘庄(28年-75年),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章帝刘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章帝刘炟的详细介绍。汉章帝刘炟(公元58年-公元88年4月9日),汉明帝第五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登基,公元7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和帝刘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和帝刘肇的详细介绍。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殇帝刘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殇帝刘隆的详细介绍。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安帝刘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安帝刘祜的详细介绍。东汉孝安皇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孝安皇帝刘祜是汉章帝的孙子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顺帝刘保的详细介绍。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冲帝刘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冲帝刘炳的详细介绍。汉冲帝刘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2月15日),汉族,(公元144年八月庚午—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在位不足

  • 揭秘:文中是谁?越王勾践为何要杀文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主勾践因为自己的贸然进攻和轻敌而被吴国的夫差打得溃不成军,自己被俘,在受尽屈辱之后忍辱负重厉兵秣马终于打败了吴国,成就了霸业。在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越王身边除了名噪天下的能臣范蠡之外,他身边另一个重要的谋士就是文种。文种

  • 唐武宗为何要灭佛?唐武宗灭佛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资治通鉴》卷二四○)。对此,韩

  • 武则天为什么要“禁屠”?武则天“禁屠”趣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做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