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衷为什么被称为“白痴皇帝”?他真的智力低下吗?

司马衷为什么被称为“白痴皇帝”?他真的智力低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4/1/17 5:22:44

司马衷,即晋惠帝 ,西晋第二位皇帝,他为什么会落得“白痴皇帝”的称谓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帝王是古代最大的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言语是可以记录在史册之中。历史上有很多言语害人的典故,像曹操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给曹操带来的是千古骂名。也有很多言语益人的典故,像三国的刘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在这种充满“爱”的眼泪中,不仅成功的欺骗了盟友的地盘,还抢了同宗的益州,这都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最终还成为了一个正面人物。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样打着“分田地”口号的闯王和张献忠,缘何后世评价却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现象呢?原因在于言谈举止,想要流芳百世不仅仅要有功绩,而且在言语上也要掌控技巧。立言是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强调的是言语的重要性,所言仅次于所做。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司马衷,仅仅因为一句“何不食肉糜?”,最终落得一个“白痴皇帝”的称谓。那么晋惠帝司马衷到底是真的白痴?还是大智若愚?

司马衷确实智力低下

我们在回顾西晋司马家族起源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或是果断的司马昭。但是,当我们回忆起晋惠帝司马衷的时候,我们记忆中的晋惠帝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傻子皇帝,并且在傻子皇帝的事迹中出现众多的蠢事。

其实,历史上的司马炎知道司马衷智力低下,甚至有过让其余的儿子接替皇位的想法。皇后贾南风看出看了司马炎的顾虑,于是一直竭力的为司马衷做掩饰。最为著名的一次莫过于作弊解题,司马炎为了考察司马衷是否有能力接过他的衣钵,就出了几道题来让司马衷同学来做解答,并给了司马衷三天的时间写出答案。但明摆着的是,司马衷根本不会做这些题,于是贾南风请了许多有识之士为司马衷写出了答案,然而司马炎对此却一无所知。司马炎看了卷子答案之后,又看了看老实巴交的司马衷,就觉得司马衷虽然没有聪慧的头脑,但是有正常的逻辑思维。于是,这个智力低下的司马衷就这样,顺利地通过了司马炎的考验,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司马炎在世时,久居深宫的司马衷还能通过浑水摸鱼。但继承皇位后却完全暴露了智商,当上皇帝的司马衷,在听闻大臣说闹饥荒,天下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竟然来了一个神回复“何不食肉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既然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去喝肉粥呢?类似于这样的笑话,一次又一次在朝堂上上演。实际上,在晋惠帝司马衷的背后,则是她的母亲贾南风掌控了西晋大权,司马衷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在引发了“八王之乱”的同时,也使得此后的数百年间,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司马衷并非“白痴”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司马衷在智力方面有障碍,但是这些论调的根据大多是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能说出这样没有常识的话语,这个人绝对智力有问题。也因此而传出了司马衷“白痴皇帝”的说法,其实司马衷在智力上虽然不如古往今来的明君,但是也不至于被贬低成智障。总体来说,司马衷只是缺乏生活常识,因为天潢贵胄与生俱来的富足生活,使得司马衷不体恤民情,不了解政治。在养尊处优之下,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无可厚非的。从司马衷的一些行为就可以看出。

司马衷的父亲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在众多子嗣中为何会偏偏选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当皇帝?这就很说不通,即使司马衷是嫡长子,江山皇位的交接也不会如同儿戏。矮子里边拔将军,也会比智障的司马衷强,所以说明司马衷还是很优秀的。不仅如此,司马衷在德行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讨伐皇太弟司马颖的时候,司马衷被叛军包围,他的臣子们争相逃命,只有侍中嵇绍贴身保护他,敌将要杀嵇绍司马衷还出言阻拦,虽然没有救下嵇绍,但是在危难之时却表现出了良好的品质。并且还不换下沾染了嵇绍鲜血的龙袍。这样的行为足以证明司马衷是一个重情义的皇帝。

通过分析,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其实古人所说的白痴可能并不指的是智力上的障碍,更多的时候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将自己的形象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所以古代皇帝做起来并不是那么舒心的,谨言慎行是必须的,不然就会给天下人留下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派赵云、邓芝出斜谷道做疑兵,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出祁山。这次北伐经过数年的精心筹备,加上曹魏疏于防备,以至于前期十分顺利,一口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明帝刘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明帝刘庄的详细介绍。汉光武帝之子刘庄(28年-75年),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父刘秀,母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章帝刘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章帝刘炟的详细介绍。汉章帝刘炟(公元58年-公元88年4月9日),汉明帝第五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登基,公元7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和帝刘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和帝刘肇的详细介绍。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殇帝刘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殇帝刘隆的详细介绍。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安帝刘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安帝刘祜的详细介绍。东汉孝安皇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孝安皇帝刘祜是汉章帝的孙子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顺帝刘保的详细介绍。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冲帝刘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冲帝刘炳的详细介绍。汉冲帝刘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2月15日),汉族,(公元144年八月庚午—公元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在位不足

  • 揭秘:文中是谁?越王勾践为何要杀文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主勾践因为自己的贸然进攻和轻敌而被吴国的夫差打得溃不成军,自己被俘,在受尽屈辱之后忍辱负重厉兵秣马终于打败了吴国,成就了霸业。在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越王身边除了名噪天下的能臣范蠡之外,他身边另一个重要的谋士就是文种。文种

  • 唐武宗为何要灭佛?唐武宗灭佛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资治通鉴》卷二四○)。对此,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