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如何成为林党的领袖?

“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如何成为林党的领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9 更新时间:2023/12/13 7:43:01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东林党的领袖,同时也是“东林八君子”之一。明朝高攀龙担任过太常太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职务。高攀龙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十分懂得礼节。万历十四年,无锡的知县派罗懋忠和顾宪成前来进行讲学,高攀龙受益匪浅,开始专心研究“程朱理学”,并且还确定了自己的治学方。三年之后,高攀龙中了进士,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嗣父去世了,高攀龙回家为嗣父守孝三年。等到他服丧期满后,朝廷就任命他为行人司行人,还进行礼仪性的仪式。因为平时的工作比较空闲,所以高攀龙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书籍,深入研究了二程和朱子的作品。高攀龙还另外编写了一则《日省编》,将先人的语录附在了章的下面,作为初学者的指南。

那段时期,明神宗已经长期没有处理政务了,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国力日益衰弱,高攀龙随之附上了自己的奏折,但是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万历二十二年,因为高攀龙斥责杨应宿等人诬陷而被神宗下旨贬为广东揭阳典史。高攀龙于是只能前往揭阳进行任职,在他前往的路上就已经立下了规矩,他要求自己要静心修养,不要被外界的事情所干扰。等到了揭阳之后,高攀龙每天都会教授学徒,还培养了许多人才,另外还经常去观察民情,严惩当地恶霸。在他任职的半年内,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对他的学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高攀龙一生为人正义,前后出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他还与友人一同重新创办了东林书院,受到了很多有才之士的关注。等到他复官之后,却发现自己早已踏入了万丈深渊,他被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迫害,最终选择投河自尽。下面就来看看关于这方面高攀龙的故事。关于高攀龙自尽的故事要从熹宗即位之后讲起。那时的高攀龙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后来又被封为光禄少卿。之后,高攀龙上奏折要求严惩如桢、郑养性等人,但是却使得皇帝不开心而且还责备他多嘴。那时候以魏忠贤为首阉党的势力正在日益扩大,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东林党人像高攀龙等人纷纷弹劾魏忠贤,双方争斗愈演愈热。

此时的魏忠贤正在想尽办法迫害东林党人,还在皇帝面前造谣高攀龙跟赵南星有结党营私的行为,熹宗听后非常生气,对高攀龙严厉斥责。不久之后,知府游凤翔对高攀龙进行言论攻击,因此高攀龙被罢黜。等到高攀龙等人被罢免之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真正掌控了朝廷大权,将不归附自己的大臣列在其中并且给予打击。之后,魏忠贤下旨将东林书院进行拆毁。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龙只是被罢官,想要将他除掉。于是就假造奏本,诬陷高攀龙等人,并且派人去抓捕。三月,高攀龙穿着整齐去拜谒自己的先贤,等到回家后跟弟弟在花园池畔赏花,这个时候有人来禀告说周顺昌已被逮捕,高攀龙神情自若,但是谁料后来他自尽在了池塘中。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时期,是当时北宋许多学者讲学的地方。明朝期间,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高攀龙、顾宪成等人一同重建修复了东林书院,并且在这里聚齐众人开始讲课,他们在这里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文化思想,引起了全国许多学者的热情响应。高攀龙与东林书院的联系应该是从他归家教学之后开始算起。高攀龙在漆湖的湖畔建造了一座名叫“水楼”的居所,这个地方作为他读书静坐的场所,除了自己刻苦钻研之外,他还经常参加讲课,很快他便成为了一代儒学宗师。当时的高攀龙与顾宪成交往密切,两个人的友谊十分深厚。

万历三十二年,在无锡知县的大力支持下,高攀龙和顾宪成等人开始重建东林书院,并且每年在这里举办“东林大会”。开始是由顾宪成来主持大会,等到顾宪成去世之后改成由高攀龙来主持,一直主持到书院被拆毁。当时的士大夫不管是否认识他们本人,但是提起高攀龙和顾宪成都会进行称赞。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的过程中常常用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格标准来评论政治和朝廷,对人物进行评价。当时许多跟他志趣相投的士大夫都会随声附和,纷纷来参加主持的大会。当时在朝的正直官员也跟他们志趣相投,遥相呼应。那时候的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当时的反对派对此十分憎恨,称他们为“东林党”,诬陷他们认为他们是假借讲学的名义实际上是结党营私。

高攀龙著作被称赞为是立朝大节,品格高尚之作,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书录》、《可楼记》、《春秋孔义》、《水居诗稿》、《正蒙释》等作品。高攀龙的著作,文笔流畅,十分素雅。如《可楼记》就是富有感情的半记叙半议论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可楼记》是高攀龙的一篇散文的代表著作,通过对比来针对当时社会上那些争取私利却仍然不满足的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且表达了自己适中常乐的观点。就像高攀龙在文章中最后说的,有些人极力想要谋求山珍海味,顶多只是享受一餐罢了;有些人极力想要建大厦,顶多就是起居生活罢了。

这篇文章是超出于凡俗的好文章,有描写、有议论、有志趣,并且还蕴含着一些哲理,而这些全部浓缩在一篇只不过四百字的文章中,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极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愧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文章所描写的这一座可楼,虽然只有一丈的大小,但是作者登临其间,四面的山水都收敛眼底,使得让他发出“可矣”的感叹,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来对“足”与“可”进行申述。因为有所不可就会感到有所不足,但是无所不可,便也就不会感到不满足了,更不会不快乐了。“可”与“不可”以及“足”与“不足”,都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得失也就不会这么在意了。作者借着小楼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处世的观点,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忠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敬则请择史官是什么故事?史书上是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什么意思,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触怒的皇帝是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

  • 李鸿章是如何开展洋务运动的?他的过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与过,李鸿章洋务运动的贡献,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

  • 身为突厥首领的阿史那社尔为何要为唐太宗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契丹和突厥的关系,李世民与突厥的战争,唐太宗派遣使臣赴突厥

    阿史那社尔简介记载他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由于是处罗可汗的儿子,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统领各个部落。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此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唐太宗贞观二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为都布可汗。贞观十年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率部

  •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两次为帝?他的功与过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旦,李旦和李世民的关系,一句话评价唐高宗

    唐朝历经三百来年,总共产生了二十八位皇帝,在这二十八位皇帝中,睿宗李旦可算是最为独特的一位皇帝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刚出生就被封为亲王,之后两次登基当皇帝,而且还有一次被建议作为皇太弟,最终还能够善终的,只有唐睿宗李旦能够做到了。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在唐朝的政治

  • 徐阶为何被称之为“真小人“?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它被称为,徐阶和张居正,我被称为什么

    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最终他凭借

  • 明朝进士张岳为官期间的一些相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进士相当几品官,武进士是个什么官,中国好税官李红菊先进事迹

    张岳,是明朝的进士,由于在《明史》中出现了两次,所以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张岳。一个是来自福建的维乔,另一个是来自浙江的汝宗。在本次的论述中,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来自福建的张岳。张岳,字微乔,号净峰,是福建惠安净峰西头人,是明朝的进士。张岳出生于官宦的家族中,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智慧过人。正德十二年为进士

  • 秦桧是十恶不赦的奸臣吗?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为什么会跪在岳飞墓前,秦桧是太监吗,秦桧以什么罪陷害岳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秦桧的确是奸臣的。秦桧陷害忠良,面对别的官员的质疑谴责只能说一句“不一定没有”,对着皇上溜须拍马,还大肆发展自己的党羽,排除异己。这一切都与奸臣无异,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奸臣,首先就会想起秦桧。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无所谓奸忠。保家卫国是很好,保护人民安定就不好么?不打仗,不光是自

  • 一代女皇武则天:历史上武则天是否美的惨绝人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想当女皇,武则天传奇一生,为什么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从古到今,有关于她的故事非常之多。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也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武则天改革利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唐朝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荒淫无度,任人为亲,独断专权,是历史的罪人。在武则天去世后,为自己立下无字

  • 三国武将排名是什么样的?第二名谁最有资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杀最强武将排名,第二名比第一名差一分,东吴二十四名将排名

    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天下无敌。这个评语并不为过,因为在后汉三国时期,单挑还真没人能打过吕布吕奉先——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张飞三英齐上,濮阳城外曹操麾下六将围攻,都没能伤到吕布分毫,这让当时九位顶尖高手都认清

  • 刘禅为什么要执意支持姜维北伐 换做是你,你也会支持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姜维北伐差点成功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和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北伐真的错了吗?刘禅为什么还要执意支持姜维?如果姜维北伐的结果是成功的,那么大家就不会质疑姜维要不要北伐。你要不要创业?这是很多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创业路上那么多困难,随时都有可能一败涂地,难道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