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为何会两次为帝?他的功与过如何评价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两次为帝?他的功与过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3 11:40:59

唐朝历经三百来年,总共产生了二十八位皇帝,在这二十八位皇帝中,睿宗李旦可算是最为独特的一位皇帝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刚出生就被封为亲王,之后两次登基当皇帝,而且还有一次被建议作为皇太弟,最终还能够善终的,只有唐睿宗李旦能够做到了。作为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儿子,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在唐朝的政治环境中,想要拔得头筹做皇帝,还是非常困难的。后来因为武则天自己想要当皇帝,这才有了让李旦登基当皇帝的机会。虽然当了两次皇帝,但是在位的事件加起来总共就八年的时间,不过在李旦当皇帝的时候,却没能够掌握实权。

历史评价李旦谦恭孝友,好学,工书。这其实是对李旦非常工整的评价。因为李旦在两次让位的时候,第一次是让位给了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而第二次是让位给了自己的皇兄李显,而且第二次让位也保全了自己的皇兄李显的性命。在李旦的一生中,李旦都是非常好学的,不但博览群书,而且书法也是非常好的。武则天墓碑上的题词,就是李旦亲自书写被雕刻上去的。李旦之所以能够在唐朝的政治风波中大起大落最终得以善终,主要是因为李旦其人气魄非凡。在不当皇帝的时候,李旦的日子也并不太平,身边充满了刀光剑影,但是李旦都能够很坦然的面对。

李旦去世之后,得到了“睿宗”这个庙号。也可以这样说,“睿”是其后人对其一生的评价,是在称赞他通达明智。不过,纵观李旦的一生,他在主业上的所作所为其实大都与“睿”字无关,因为他的能力并不足以胜任皇帝这份职业,而是在学问方面更有成就。所以,他是一位不合格的皇帝,没有尽到其责任,任由权力操纵在母亲手中,仿佛提线木偶一般。如果要说李旦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那么他的两次让位确实是明智之举。当他首次登得大宝之时,皇权完全与他无关,因为朝堂上的一切都是由他母亲说了算,他自己只有一个虚名,不能对众臣发号施令,甚至不能上朝,因而也做不到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就算是在朝堂之下,也不能把正殿作为自己的寝宫,可见这个皇帝当得有多么有名无实。所以,李旦让位也是早晚的事情。不过,他母亲确实很有才干,是很适合皇位的人物。因此,李旦的这一决定其实对大唐非常有利。如果没有武则天的长期统治,那么当时的唐朝也许不会发展得那样好,而后来的盛世景象也不会出现。

李旦做的第二件有功于大唐的事情,便是让位于玄宗。当李旦的母亲与哥哥相继离开人世之后,李隆基看准机会把韦后等人拉下马,从而结束了混乱的局面,把政权都交于李旦。可是,李旦无心朝政,只在宝座上呆了两年,便让李隆基接替了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唐朝才迎来了最为兴盛的时期。武则天有两个儿子都有两次登基的经历,不过一个儿子最后死于非命,而另一个儿子则得以善终,这个结局比较幸运的儿子名为李旦。武则天一生有多位子女,除了一个女儿在襁褓中夭折以外,其他子女都顺利地成人,不过大部分都没有一个好结局,唯有李旦是最为幸运的,因为他没有野心,而且也对母亲非常恭敬,还曾经把皇位让给那位十分有野心的母亲。

正是因为李旦的性格温和,所以在宫中也生活得比较平安,而不像他的两位兄长那样先后被母亲残忍杀害。其实,李旦是不适合做皇帝的,而且在他前面有几位非常优秀的皇子,都是做帝王的好材料,所以原本也轮不到他登上帝位。可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强悍的母亲,所以那些与母亲做对的兄长便纷纷倒下,而他那位资质平庸的哥哥却成了天子。如果他的那位哥哥能够安分守己,那么他也是没机会登上最高地位的,可是他哥哥偏偏一心听从老婆的要求,让自己的岳父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从而惹怒了武则天,所以他很快便被废除了,而且全家人都被迫迁移到荒凉的地区生活。所以,皇位也就落到了李旦头上。

不过,李旦虽然有了最尊贵的头衔,但实权却依然在他母亲手里,他就像一个傀儡一般,而且他本人也是很听从母亲安排的,所以第一次做皇帝时也是很平安的。不久之后,李旦迫于局势而让位,自己又重新做起了王爷,直到他儿子发动政变抢回实权,他才重新坐上龙椅。可是,也许他真的无心皇位,所以短短两年后又再次让位,自己则以太上皇身份在宫中养老,直到几年后患病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徐阶为何被称之为“真小人“?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它被称为,徐阶和张居正,我被称为什么

    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最终他凭借

  • 明朝进士张岳为官期间的一些相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进士相当几品官,武进士是个什么官,中国好税官李红菊先进事迹

    张岳,是明朝的进士,由于在《明史》中出现了两次,所以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张岳。一个是来自福建的维乔,另一个是来自浙江的汝宗。在本次的论述中,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来自福建的张岳。张岳,字微乔,号净峰,是福建惠安净峰西头人,是明朝的进士。张岳出生于官宦的家族中,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智慧过人。正德十二年为进士

  • 秦桧是十恶不赦的奸臣吗?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为什么会跪在岳飞墓前,秦桧是太监吗,秦桧以什么罪陷害岳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秦桧的确是奸臣的。秦桧陷害忠良,面对别的官员的质疑谴责只能说一句“不一定没有”,对着皇上溜须拍马,还大肆发展自己的党羽,排除异己。这一切都与奸臣无异,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奸臣,首先就会想起秦桧。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无所谓奸忠。保家卫国是很好,保护人民安定就不好么?不打仗,不光是自

  • 一代女皇武则天:历史上武则天是否美的惨绝人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想当女皇,武则天传奇一生,为什么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从古到今,有关于她的故事非常之多。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也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武则天改革利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唐朝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荒淫无度,任人为亲,独断专权,是历史的罪人。在武则天去世后,为自己立下无字

  • 三国武将排名是什么样的?第二名谁最有资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杀最强武将排名,第二名比第一名差一分,东吴二十四名将排名

    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天下无敌。这个评语并不为过,因为在后汉三国时期,单挑还真没人能打过吕布吕奉先——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张飞三英齐上,濮阳城外曹操麾下六将围攻,都没能伤到吕布分毫,这让当时九位顶尖高手都认清

  • 刘禅为什么要执意支持姜维北伐 换做是你,你也会支持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姜维北伐差点成功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和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北伐真的错了吗?刘禅为什么还要执意支持姜维?如果姜维北伐的结果是成功的,那么大家就不会质疑姜维要不要北伐。你要不要创业?这是很多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创业路上那么多困难,随时都有可能一败涂地,难道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

  • 多尔衮死后多尔博的结局如何?顺治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多尔衮和大玉儿最后走到一起了没,孝庄秘史多尔衮之死是哪一集

    治皇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是清朝初期重要人物,抛开个人好恶不说,单以功绩而言,其对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是作出重大贡献的。顺治皇帝继位后,身为辅政王的多尔衮为摄政王。清军入主中原后,多尔衮因战功

  •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什么会群龙无首 董卓就儿子可以传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卓被打败后迁都至哪里,董卓西凉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董卓死后发生了什么

    你真的知道董卓和西凉军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卓就没有自己的儿子吗?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什么群龙无首?董卓之死,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一场经典斩首作战!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听到西方鼓吹斩首作战,殊不知在我们的东汉时期,古人就已经这么干了,当时的王允采用出其不意的策略,一举干掉了董卓的指挥

  • 同样都是北伐 诸葛亮能受赞美,姜维为何受到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北伐,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对诸葛亮和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败多,姜维北伐胜多,对诸葛亮的赞赏为什么比姜维还多?历史上,诸葛亮一共北伐五次,而姜维一共北伐十一次,从结果来看,诸葛亮是败多胜少,但姜维却是胜多败少。可是,与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对于诸葛亮北伐的评价很高,称赞他的伟大

  • 历史上战国四公子都是哪些人?春申君黄歇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代末期,各诸侯国贵族竭力网罗人才,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顾名思义,战国四君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四位大人物,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以及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位战国末期的风云人物站当时都是以养“士”著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