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汉文帝刘恒有多节俭?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有多节俭?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23 15:55:28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尽管封建时代的皇帝崇尚节俭,但对皇帝来说,几乎都是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但有一个皇帝,以节俭出名,称为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西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七岁被封为代王。他的母亲薄姬一直处于“诸姬”当中,没有上升到“夫人”的行列,因此母子二人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活了下来。吕后死后,宫廷发生变乱,周勃陈平等人见势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这就是西汉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刘恒。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履就是草鞋,原料以草和麻为主,如此简单的原料称得上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了,平民百姓都能穿得起,因此汉代称草鞋为“不借”。在汉文帝时期已经出现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却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穿草鞋,连他的龙袍,也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但就是这样的龙袍,他也一穿多年,破了就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继续穿。

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之间流行长衣拖地。他为了节约布料,即使自己最宠幸的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都很素净,没刺绣、不带花边。

古代皇帝住的宫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台,好欣赏山水风光。汉文帝本来也想造一个露台,他找到了工匠,让他们算算该花多少钱。工匠们说:“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听了,吃了一惊,忙问:“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工匠们粗粗地算了一下,说:“十户。”汉文帝听了,又摇头又摆手,说:“快不要造露台了,现在朝廷的钱很少,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宫室就是宫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园林以及供皇室打猎游玩的场所,狗马即供皇帝娱乐使用的动物,服御是为皇帝服务的服饰车辆仪仗等。这些显示天家威严的东西皇帝们大都非常在乎。然而刘恒当皇帝的二十三年间,没有盖宫殿修园林就罢了,连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完全就将自己当个普通人看待。

汉文帝刘恒可谓是一个非常亏待自己的皇帝,但这样一个亏待自己的皇帝却优待自己的子民,甚至亲耕给百姓做表率。

他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寿终正寝的“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还主张在自己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又加强了边防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废除严刑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像这样一生为民、俭朴勤政,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甚至宁愿亏待自己的皇帝,历史上真的不多见。由于汉文帝的勤俭爱民和励精图治,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开端。据历史记载,虽然汉文帝极为节俭说汉刚刚建立人民贫苦朝廷没钱,但那个时候的汉朝并不穷。当时国库里的钱多得数不清,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往上堆,都堆到粮仓外面来了。因此,司马迁高度评价汉文帝说:“德至盛焉”,“岂不仁哉!”似乎皇帝做到汉文帝这份上,确实亏,没吃好没穿好,钱不舍得花。可老百姓喜欢这样的皇帝,千秋万世都赞颂。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知道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就懒得费那个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有那么多的儿子 参与王位竞争的人为什么只有曹丕和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丕和曹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25个儿子,在争夺王位上,为什么只有曹丕和曹植,其他儿子又在做什么?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曹操最后为什么会选择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曹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最后为什么会把皇位传位曹丕?曹操是怎么想的?在汉中失守后,天下三分,孙刘的势力逐渐壮大,要想一统天下是很艰难的。步入花甲之年的曹操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于是开始思考在自己老去后应该把王位传给哪个儿子呢?曹操开始是想把

  • 历史上曹节是什么身份?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献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一个被曹操控制着的一个傀儡政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古代,权臣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常常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曹操作为古代权臣之一也不例外。而曹操更特别,不是嫁一个女儿给皇帝,而且把三个女儿一同嫁给了汉协帝刘协

  • 刘备称帝前损失了10位能臣猛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称帝前损失了10位能臣猛将,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庞统庞统是刘备身边的重要谋士,才华可以和诸葛亮比肩。庞统原本是周瑜帐下谋臣,但是周瑜去世后,他不受孙权重用,所以转投了刘备。庞统到刘备帐下后,为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计,帮助刘备夺取益州,但可惜在入川作战时,庞统

  • 李世民是如何让房玄龄对自己一生忠诚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自傲的习气,李世民则很有一套掌控大臣的帝王之术,那就是:“恩威并施,刚柔相济”。一

  • 樊哙忠心耿耿又是刘邦救命恩人 刘邦为什么想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樊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忠心耿耿,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狠心要杀樊哙?刘邦是怎么想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朝历代中有哪一个朝代是一个巅峰呢?直至今天它留下的影响仍然深远。小到人事物的名称,大到关系整个国家的国策,从经济、政治、文化、外贸、民

  • 酷吏江充为什么敢叫板太子刘据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晚帝晚年,太子刘据已经失宠,所谓墙倒众人推,就连汉武帝身边的小太监都敢给刘据“穿小鞋”。所以酷吏江充也敢叫板太子刘据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早婚晚育,一共有六个儿子,刘据是他的长子,为皇后卫子夫所生。刘据出生时汉武帝年近三十,“老来得子”,欣喜若狂,加上当时卫子夫受宠日

  • 刘肥与世无争 刘肥的几个儿子为何都野心勃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肥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长子刘肥与世无争,刘肥生下的几个儿子中,他们为什么个个野心勃勃?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邑。按理说,刘肥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据说其母是一名寡妇曹氏。

  • 李隆基为什么执意要杀掉上官婉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掉上官婉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隆基轻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没有根基,如同墙头草一般,习惯于依附别人,又极易被人连根拔掉,这是她命运的根源。但悲剧根源在祖上,并不在她自己,实际上她已经做到了最好,只不过是太过势单力薄、孤立无援。上官婉儿出生于名门世家,她的祖上可

  • 有“举鼎之力”的三位君王,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3位有“举鼎之力”的君王,最后结局分别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垓下歌》项羽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是楚霸王当年在末路之时的感慨。每每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热血上涌的感觉,而且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当年西楚霸王举鼎的震撼画面。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