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纪晓岚的故居是什么样的?纪晓岚有几个儿子

纪晓岚的故居是什么样的?纪晓岚有几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1/16 20:49:46

因为相关电视剧的持续热播,使纪晓岚这个人物众所周知,但是电视剧毕竟是有编剧创作的众多成分,使得大众对于历史中的纪晓岚的真实形象和性情的了解依然有限。《我的先祖纪晓岚》的作者名叫柳溪,是一位年迈的作家,也是纪晓岚的后代。此书是纪实类的文学作品,柳溪自小就搜集了众多关于祖先纪晓岚的真实资料,写得此书,所以关于历史上的纪晓岚的认识,此书具有取材和分析价值。

其实纪晓岚名叫纪昀,字晓岚,献县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为官至礼部尚书,乃著名的文学家。在乾隆十九年,纪昀开了他的为官之路,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二十七年,纪昀的官阶为提督学政。之后纪昀之父逝世,纪昀守丧时达三年。在乾隆三十八年,纪昀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了三千多种,七万多卷书,且修了《热河志》等著名书籍。纪昀的官宦生涯一直起起落落,经常伴驾左右,又不免多次被降级留任。在嘉庆元年时官为兵部尚书,第二年又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并且为太子少保。历史上的纪晓岚病逝时,享年82岁。

历史上,纪晓岚的书法苍劲有力、圆润流利,也在当时的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政治上,他关注于民间所受疾苦,在京城附近遭受水灾民不聊生时,纪晓岚奏请乾隆将部分官粮发放到灾区以赈灾情,使京都的秩序稳定了下来,维护了皇帝的统治。根据史料中的记载,纪晓岚出生于书香世家,是纪容舒的第二个儿子。纪晓岚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在大的方面是没有争议的。他是清朝时期的献县人,也就是现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这是根据纪晓岚的出生而推算的。但纪晓岚的祖上是在应天府上元县,相传纪晓岚的家是在纪家边(边是古代的一种管理人口的计量单位之一)中的。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由于奉命“迁大姓实畿辅”的条文规定(乾隆《献县志》),纪晓岚的祖上才开始搬迁来到了献县,当时纪晓岚的祖上是搬迁人家中的第四等甲籍,因此居住在献县城东九十里的景城镇中。到了纪晓岚这一代人的时候,距离祖上搬迁已经差不多是经历了十四世。所以说,关于纪晓岚是哪里人不能根据他的祖籍判断,毕竟相距的太远。

由于祖上的搬迁和其他种种原因,纪晓岚在小时候便是居住在景城东边三里之外的崔尔庄。后来纪晓岚考中了进士之后,便是开始了上朝为官,由此正式居住在了今天文物古迹的阅微草堂中了,便是在北京,也是清王朝的首都城了,但是纪晓岚却不能因此而说是北京人,虽然纪晓岚在平生中的大半生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也只能算作是纪晓岚的故里或者是常住地,却不是他的出生地,也不能说是纪晓岚就是北京人。

最后,纪晓岚因为政治问题来到了新疆,却也不能说纪晓岚便是新疆人,只能说新疆是纪晓岚的曾住地,却不能说纪晓岚就是新疆人。从上面的种种分析,只能说纪晓岚是属于今天的河北人。所以说,纪晓岚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根据他的生平事迹非常容易推断出来,不存在任何争议。纪晓岚故居是一座四合院,位于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纪晓岚在这座四合院中生活了62年,现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从外表来看,纪晓岚故居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走进四合院,会在前院看见藤萝,后院也有海棠花,据说纪晓岚居住后,亲自栽种了藤萝和海棠。

相传,后院中的海棠树还曾见证过纪晓岚和一位佳人的恋爱史。说起纪晓岚的嗜好,大家都知道纪晓岚喜欢抽旱烟,他的烟枪也是独家定制的,一次可以装下四两左右的烟丝。现在,这竿烟枪被放置于阅微草堂的陈列展馆中。纪晓岚的故居呈现出清代建筑特色,建筑风格曲径通幽,淡雅别致。整栋建筑呈现坐北朝南的走势,门前藤萝历经百年依然枝叶繁茂。老舍先生曾到纪晓岚故居品茶,他常常坐在这株藤萝下,感受茶香和人情。走进纪晓岚故居的大厅,里面装饰豪华,窗明几净。大厅的横梁上全都刻有雕花,展现出清代建筑特色。走进后院,便是纪晓岚工作的阅微草堂。纪晓岚晚年时候,曾在草堂中完成了《阅微草堂笔记》。草堂共有10间房屋,正门上方的门匾写有“阅微草堂旧址”六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墨宝。纪晓岚故居之前是由岳飞的后代居住,后来成为了纪晓岚的住所。到了近代,老舍、曹禺等文人经常来纪晓岚故居举办聚会和诗会。现在,这里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每年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根据资料记载,纪晓岚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纪汝佶、纪汝传、纪汝似和纪汝亿。纪汝佶是纪晓岚的长子,生于公元1743年,卒于公元1786年,享年44岁。纪汝佶继承了父亲纪昀的聪明才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纪汝佶的生平。在父亲眼中,纪汝佶是位聪明的孩子,小时候没有读过很多书,就能作诗。纪汝佶年纪稍大后,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随后,纪汝佶在诗文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纪汝佶曾跟随军队到西域作战,凭借文学上的造诣,纪汝佶在文风又像公安派又像竟陵派。后来纪汝佶和朱子颖到了泰安,看见《聊斋志异》的手抄本。一次,纪汝佶落入了小沟中,经过数十日未曾返家。原来,纪汝佶落入沟壑中,不幸身亡。

纪汝传是纪晓岚的次子,历史书籍上对纪汝传的记录不多。只知道,纪汝传字绪承,是河北献县人。纪汝传聪敏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得以进入官场为官。父亲纪晓岚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编一职时,纪汝传担任馆议叙一职。后来,馆议叙曾在江西南昌、九江等地方担任过通判一职。纪汝传生于公元1747年,卒于公元1777年,享年31岁。纪汝似是纪晓岚第三子,只知纪汝似字象庭。后来在《家谱》一书中,只用了只言片字提到了纪汝似,他曾担任广东县丞一职,具体是何职位,没有准确的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董鄂妃的葬礼是绝无仅有的国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董鄂妃深受顺治宠爱,并很快怀孕了。顺治十四年(1657),她于承乾宫中产下一个男婴,这是顺治的皇四子。董鄂妃本来就受宠,此时又生了一个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她就是一个威胁。而且,顺治一直对皇后不满,早就想废皇后改立董鄂妃为后,只是苦于找不到理由。孝庄太后将一切看在眼里,她虽然也喜欢董鄂妃的贤淑,但是

  • 董鄂妃身世大揭秘 为什么说董鄂妃身世是个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董鄂妃可说是一位谜一样的女子,这谜首先源于她的身世。根据清正史记载,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因为董鄂妃的缘故,鄂硕死时被追封为侯爵,皇帝辍朝五日。这一说法还有顺治的《御制董鄂后行状》可证明,顺治写道:“后董鄂氏,满洲人也。父,内大臣鄂硕……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庭,婉静循礼,声誉日闻,为圣皇太后所嘉誉

  • 揭秘:乾隆皇后乌喇那拉氏的葬礼为何如此寒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第四次南巡,皇后乌喇那拉氏和一众妃子都在随行之列。南巡之初,一切正常,途中乾隆还为乌喇那拉氏庆祝了她的48岁生日。闰二月十八日,南巡队伍来到了杭州,在美丽的蕉石鸣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处吃早餐。当时,乾隆还赐了许多膳品给乌喇那拉氏。可是到了吃晚饭时,陪皇帝一起用餐的嫔

  • 揭秘:慈禧太后身上担着叶赫那拉氏怎样的诅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出身于叶赫那拉家族,传说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家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尤其是那句“兴于叶赫,亡于叶赫”,更为慈禧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相传叶赫那拉家族世代出美女,清朝皇室多与这个家族联姻,仅皇后叶赫家族就出了三个,其他妃子、福晋更是数不胜数。努尔哈赤的母亲就出自这个部落,而皇太极生母孝慈高

  • 慈禧是怎样开始执政的?慈禧共执政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沉湎酒色,出了名的不务正业,慈禧很早就开始替丈夫处理政务。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个女人深沉一面的是“辛酉政变”。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辛酉年)八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离世前,他委派肃顺等八位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子,以保证皇子成人后顺利执政。咸丰帝的这个计划看似周密,却低估了自己枕边人的欲望。那时的

  •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是怎么死的?与慈禧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同治出痘。阿鲁特氏焦急万分,立刻带领六宫供奉“痘花娘娘”,为皇上祈福。十一月,天花出尽,却余毒未清,由于余毒侵入经脉,没多久,同治的病情急剧转下,腰部红肿、溃烂以至流脓。在这种情况下,阿鲁特氏冲破慈禧的阻拦,去看望病重的同治,并不顾脏臭,擦拭脓血。看到奄奄一息的皇帝,她心

  • 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喜欢同治皇后阿鲁特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同治举行大婚典礼,迎娶场面盛况空前。在新婚之夜,据说同治还对这位状元之女进行了一番文学上的考察,阿鲁特氏出口成章,对唐诗能够背诵如流,令他愈加爱慕敬重。阿鲁特氏比同治年长,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和母性呵护着皇帝,在她的熏染下,同治收敛了孩子般的任性,逐渐变得成熟稳重。两人新婚

  • 第五伦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五伦是如何执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即陕西咸阳人,是东汉时期的大臣。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在新朝王莽时期,担任郡吏,又担任了乡啬夫。因为对自己的仕途不满意,便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王伯齐。长期居住在河东,号为道士。第五伦年少时期就很直爽讲义气。新莽末年,贼人四起,宗族乡亲们,都争先恐后的想要依附于他。第

  • 清朝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是怎样一位才貌双全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1854),她的父亲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唯一摘得状元桂冠的旗人崇绮。清廷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是为汉人所得。因此同治四年(1865)崇绮被钦点为状元时,引起了满朝议论。还是众大臣商议“只论文章,何分旗汉”,才确定了他的状

  • 珍妃为何跳井而死?珍妃的在井里泡了一年多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光绪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