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周朝的哪一任国君死于假冒伪劣产品?

解密:周朝的哪一任国君死于假冒伪劣产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84 更新时间:2024/2/1 8:05:58

公元前996年,西周第三任君王周康王因得恶疾驾鹤西去,王公大臣们按照周朝礼制,拥立康王长子姬瑕为王,是为周昭王

瑕者,美玉之斑也,也可以延伸为缺点、过失的意思。

姬瑕,人如其名。

如果把周王朝比作一块美玉的话,那么即位后的姬瑕,将不负其名,渐渐地做了许多错事,慢慢地给周王朝脸上摸了很多灰。

做为国之储君,姬瑕自幼养尊处优惯了,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没有贤臣能士的辅助,生活日益奢侈起来,生活作风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

由于昭王同志酷爱奇花异草及飞禽走兽,所以很多达官贵人为了进一步的富贵,不惜耗尽民脂民膏,想尽办法巧取豪夺,争相向他进献这些东西。

俗话说得好--玩物丧志!

昭王同志在一天天的玩乐享受中渐渐地遗忘了老父亲的遗嘱,更遗忘了祖先创业的艰辛。

遗忘吧,遗忘,不在遗忘中暴发,就在遗忘中死亡!

就在昭王继续丧志的同时,南方的楚国却一天天强大起来。

原本,周人和楚人都是黄帝的后裔。

商末周初,西方的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楚人的首领比较识时务,看清了形势,便举兵投向周部落。在文王兴周、武王伐纣的一系列行动中,楚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到后来的成王亲政期间,有人诬陷周公,周公没有逃往自己的封地,却逃到了楚国。周公回朝后,成王为了表彰楚人对周室的辅助,便把其后人熊绎封于楚蛮,从此楚国便与齐、鲁、卫、晋等大国一起拱卫周王室。

如此来看,此时的楚国与周王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是别忘了,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楚、周的关系亦是如此,别看表面上二者的关系是那么的亲近、友好,然而背后却是另一种关系。

身为异姓的楚国,自从建国以来便一直受到周天子的歧视,甚至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周室结盟的资格;同样是拱卫周室的诸侯国,齐、晋等国都先后多次受到周王室的丰厚赏赐,而楚国却连想都不敢想。再加上地处蛮荒之地,势单力薄,所以早期的楚国,即使对周王室有所不满,但迫于实力弱小,也不得不按时向周王朝进贡称臣。

等到周昭王时期,楚国已经建国近半个世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楚国已经呈现出一片勃兴之势,而相对的周王室却出现了衰弱的迹象。楚国翅膀硬了,开始三番两次地没事找事,时不时地挑衅着周王室的权威。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作为天子我不跟你计较。但楚国找茬上了瘾,最终惹怒了年轻力盛的昭王——还真给你脸还不要脸了!于是,为了对这个不安分的“南蛮之国”略施惩戒,周昭王确定发兵攻打楚国。

周昭王曾经三次出兵伐楚,前两次都是小打小闹,‘略施惩戒’么,所以双方都没有伤到元气。

昭王十九年(前976年),经过充分准备,昭王决心对楚国大动干戈,并且决定由自己亲自统帅大军,先前讨伐无功的将领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在大周王师的护卫下,昭王一路经过唐、厉、曾等数个小国,来到汉水北岸。

面对宽阔的江面,昭王命人四处找寻船只,以备渡河之用。因为世上能像雷震子那样能长出翅膀的人,几乎是没有的,能双脚跨过汉水的将士,应该还没有出生。

令昭王有点吃惊的是,将士们很快就找到了数十艘船只。楚国人会为我们留下船只?周昭王心里多少有些不解。

别着急,更令他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原来,这些船只全都是楚军为周军渡河而“精心”打造的。

你也许会对这样的事情会感到十分纳闷,楚军为周军造船,绝对不可能,毁船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给他们造船呢,除非楚军都是傻子。

你错啦,楚军不但不傻,而且还个顶个的聪明。这些船确实是楚军为周军专门打造的,为造这些船,楚军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怎么回事呢?

原来,经过前两次的较量,楚军知道,没有船,周军是根本就过不了河。因为他们也知道,对于周军长翅膀飞过来的可能性,那几乎为零。

于是,楚军就在“船”上打起了主意。

人才在楚军中是不缺乏的,很快,一个相对“完美”的计策便应运而生。

楚军把自己用过的很多船只,都用刀斧劈开,然后又用特制的胶液细心地粘结起来,真可谓‘天衣无缝’。如果不认真看的话,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何况周军是匆忙间找到而急用的。

放心!楚军对这些船都是算计好了的,绝对不会上去后立马散架解体的!

果不出楚军所料,周军看到这些船只后,欣喜若狂,顿时都被这些天赐之物给乐晕了。谁还注意这些船只有什么问题啊,都急着把船划到了昭王旁边。

昭王看到这么多船也乐了,有船就好办了。

于是,昭王和随从的贵族大臣们率先登船渡河。

见昭王他们都上了船,其他将士也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上了船,都害怕被落下。

就在船只行到河中心时,众人都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到底是哪里不对,一时又都说不出来。

于是,很快,令包括昭王在内的所有周军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本来好好的船,怎么慢慢解体了啊!

于是,汉水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很多士兵为了争夺救命的船板而在水中厮杀,大部分的士兵则在水中无助的挣扎,少数会游泳的士兵开始向岸上游去。

由于当时风高水快,事情发生的又太突然了,包括昭王在内很多平时懒于锻炼的王公贵族还没来得及喊人,就沉入了水中(保持强健的身体看来是很重要滴)。

更令人后怕的是,周军都是北方士兵,少数会游泳的人危难之际也都各自保命,但他们的最终也都被埋伏在岸边的楚军所杀。

周昭王的第三次伐楚,以周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并且昭王把自己的老命也都给陪了进去。

周昭王伐楚并且战败身亡,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它使得昭王成为大周朝开国以来,第一个死得最窝囊、也是最没颜面的君王!

假冒伪劣产品害死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买臣为何会休妻?朱买臣因何被汉武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王夫人的下场,汉武帝为什么和李夫人葬在一起,汉武帝最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并封官给他。不久之后,

  • 邹阳与明珠暗投有何典故?被冤他是如何开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青面兽双夺宝珠寺起因经过结果,邹阳市,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珠暗投是一个成语,原来本身的意思是闪闪发光的珍珠贝放到路上的行人面前,行人虽然看到没有不愣住的但是谁也不敢去拿。后来也指把闪亮的珍珠放到黑暗不见光的地方,用来比喻好的物品或者珍贵的物品却落到了不太识货的人受手里,得不到原有的重视。后来也引申为比喻有才能见识的人却没有得到重视,也就是说好的人才贤士投

  • 解密:周朝始祖弃为何三次被母亲狠心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太后毁了五千年,李治为什么娶武则天,小女花不弃与母亲相认

    那是在上古“三皇五帝”时的帝喾(ku)时期,作为部落联盟酋长的帝喾,迎娶了炎帝后裔有邰(tai)氏部落的女儿姜原。帝喾一生共有四个妻子,姜原为原配。在此之后他又分别迎娶另外三位妻子进门,她们分别为:有娀(song)氏部落的女儿简狄、有锋氏部落的女儿庆都、娵訾(ju/zi)氏部落的女儿常仪。大家都知道

  •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为何没有毁灭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焚书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做的吗,秦始皇为什么要下令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原因论文

    作为千古名帝--秦始皇,虽然在位时间并不长,但他在政治上的不同凡响,赢得后人的好评。但是,就有着这样的一件事情,历经2000多年遭到后人的唾骂,甚至称之为暴君。其原因就是实行“焚书坑儒”的措施。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

  • 揭秘:永乐大帝北伐时 太子朱高炽监国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失败了吗,朱高炽一万人守城,永乐大帝五次北征

    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朱高炽监国和朱棣北伐这两件事心存疑虑,因为朱高炽监国有人说5次,有人说6次,关于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复,大部分的答案都是5次或者6次,因为朱棣北伐也是5次或者6次。朱高炽监国指的是明朝前期朱棣北伐,他把京城的大小管理事务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而成祖朱

  • 苏努贝勒:宁死也不愿退出西洋教的满清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满清毁灭华夏文明,如果君士坦丁堡没有沦陷,瑞年贝勒

    西洋教又称耶稣教、基督教,最早在明朝中后期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数学家利玛窦和宫廷画师郎世宁。做为一名传教士,郎世宁等人之所以主动接近高官和皇室,目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教!因为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皇室和政府高官的影响力更大,一旦他们中的某个人加入了教会,就会

  • 张廷玉辅佐过几个皇帝?张廷玉的墓地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廷玉为什么能进太庙,何氏家族墓地在何处,张廷玉的后代在哪里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张廷玉偏爱长子张若霭,小小年纪便登科中举,书画造诣也颇高。有一次父子二人去一个官员家做客,张廷玉看到

  • 揭秘:秦三世子婴在位期间做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有程婴吗,扶苏子婴,秦朝子婴的结局

    最早关于秦三世子婴的介绍出现在《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当时的秦始皇在巡游的中途去世,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的身旁有赵高辅佐,自然不会放过以前的忠臣。胡亥登基的时候就准备杀掉蒙恬、蒙毅两兄弟,秦三世子婴劝谏胡亥不要这么做,这样不利于国家朝政的管理,但是胡亥不听诛杀了忠臣相反任用没有节

  • 唐朝丞相敬晖为何会惨死?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最大的耻辱,郭崇韬的死与后唐灭亡,历史上范睢结局

    敬晖是唐朝唐中宗时的宰相,他为复兴唐朝李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最终却难逃君主的猜忌而死,敬晖死后被平反,并被进行追封。那么敬晖简介中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一人物的呢?敬晖简介中介绍到,敬晖的字是仲晔,今山西临汾人。敬晖早些年时曾任卫周刺史,后来得到了武则天的的赏识,又被册封为东都留副守,敬晖任官期间一直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慈法医学著作,宋慈有几个孩子,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得死者沉冤得雪。宋慈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算不错了,他自小出生在一个朝廷官吏家中,学习知识是在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徒弟所以宋慈当时有很多机会和众多有学问的朋友一起探讨知识和学问。宋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