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的料事如神 主要是郭嘉把人看的很透吗?

郭嘉的料事如神 主要是郭嘉把人看的很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4/1/22 10:11:53

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为曹操立下过许多功绩,郭嘉的料事如神,主要是他把人看的很透,因此郭嘉很得曹操的重用,但是天妒英才,郭嘉30多岁就死了。之后曹操的军事战略大不如前,赤壁之战中也以失败收场。如果郭嘉在世,与诸葛亮之间来一场斗智,谁会是赢家呢?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人物,本是袁绍的谋士,后来郭嘉认为袁绍这个人虽有谋划之心但是做事不够果断,难以成就大业,就离开了袁绍,在196年投身曹操,成为他的谋士。据说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人,二人关系十分亲密,同车同席,曹操的部下陈群曾因此说郭嘉行为不检点,曹操表面上认同陈群,但实际对郭嘉十分欣赏。在长期的征战生涯里,曹操总是把郭嘉作为智囊袋,放在身边。郭嘉也屡献奇谋助曹操打胜仗。由于长期的操劳,郭嘉因最后患病去世,曹操追谥贞侯。史书上称他为“世之奇才”。

郭嘉是一个算心高手,常常为曹操献奇谋,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就已预料刘备会是曹操日后的大敌,建议曹操将他软禁起来,但是曹操想要刘备臣服自己,礼贤下士,没有采纳郭嘉的计谋。果然后来刘备夺下下邳,举兵对抗曹操,曹操后悔不已。200年,曹操决定先灭刘备,又担心袁绍成绩攻打,犹豫不决,郭嘉分析刘备必败无疑,果然曹操大军获胜。官渡之战,袁绍大败,曹操想乘胜再破袁绍的两个儿子,郭嘉却建议退兵现打刘表,静待二袁内斗,果然又被郭嘉言中,曹操轻松赢得胜利。

郭嘉对曹操的事业帮助很大,是郭嘉出谋划策让曹操统一了北方,但是郭嘉死后,曹操的军事就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在兵败赤壁后,曹操曾叹息若郭嘉在,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其实郭嘉和诸葛亮两个人是很相似的,之所以历史上的郭嘉没有诸葛亮那么有名气,是因为郭嘉英年早逝了,没有像诸葛亮那么活跃在历史上。诸葛亮从26岁到54岁,为刘备及其子服务28年,还有11年的时间独揽大权,所以诸葛亮不仅仅只是谋士,还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而郭嘉只为曹操服务了11年,这11年里只是一个谋士,二人施展才华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很难比较。

历史上的郭嘉在短短11年,就成功让曹操统一北方,可见郭嘉的实力是很强大的,所以郭嘉之死对曹操而言是重大的损失。而诸葛亮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他是智慧的化身,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他评价很高。确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对刘备很忠诚,但后人神话了诸葛亮,刘备能称帝建蜀汉,张飞法正等人的功劳也不比诸葛亮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由于“忍辱负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三国曹魏的一代权臣,一度执掌大权,是辅助魏国朝政的重臣。司马懿谋略出众,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对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司马懿一生“忍辱负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后世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被认为是才智完全不下于诸葛亮的谋士。司马懿是三国末期的一个魏国大臣,他才干出众,在三国后

  • 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起义 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起义的十多年里历经沉浮,从陕北大饥荒的揭竿而起到后来在北京被清军击败,李自成始终是农民阶级的代表,李自成不适合治理国家,但他是一块将材。纵观李自成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那李自成的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呢?还有李自成在农民起义期间达成了什么样的成就?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

  •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坠马是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是一位伟大的清朝人物,他是完成皇太极统一中原的遗愿的关键人物,在皇太极生前与皇太极出生入死,并在关键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多尔衮死后,却遭到清朝的清算,成为清初历史的一大遗案,那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呢?多尔衮,全名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于1612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孝烈武皇后的第二

  • 李鸿章谈心:绵里藏针是草包自我宽慰的借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在世,自当千锤百炼,铁杵磨针。即使不能亮剑,亦要亮“针”,否则人家如何知晓你有真功夫,“绵”里还藏着“针”,而非草包呢?倘或有“针”在手,而深藏不亮,待到锈迹斑斑,亮无可亮,“针”亦成“绵”,蹉跎一生,亦无非一造粪机器而已。 “绵里藏针”实已成为天下草包自我宽慰、自我解嘲之借口。千奴易得、一才难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如何爬上高位的?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千杯饮大太监,明朝太监李瑾忠简历,刘瑾是哪个皇帝的太监

    刘瑾据说是明朝最富有的宦官,所以刘瑾以“贪”字留在人们的印象里。那史上刘瑾这位专政的太监,除了“首富”和“立皇帝”这样的事迹,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呢?《明史》记载,刘瑾最后在8月受到诛杀,刘瑾到底做了什么,让朱厚照这么宠爱他的皇帝最后痛下杀手?刘瑾本姓谈,出生于1451年,6岁被太监刘顺收养,后来

  • 北宋权相蔡京有多少儿子 蔡京的儿子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代宰相蔡京,蔡京与蔡卞是什么关系,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

  • 北宋权相蔡京的贡献 蔡京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真实的蔡京,蔡京,北宋冗兵的原因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辙是宰相吗,苏辙简介,历史人物苏武的评价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 北宋宰相苏辙的后世地位有哪些 苏辙的眉山三苏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辙简介,苏辙什么时候当宰相,苏轼当宰相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 北宋宰相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辙的生平事迹故事,宰相撑船的故事,苏辙典故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