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元霸跟罗成打起来的话 谁的胜算会高一点?

李元霸跟罗成打起来的话 谁的胜算会高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2/6 6:04:14

看过隋唐演义的应该都应该对那位擅使银枪的罗成不陌生吧,不过虽然在书中他本事不凡,但是在正史中却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存在,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而已,事实上燕王罗艺的儿子只是个普通的富家公子,因此没有多少事迹流传,关于他的历史形象无从考究了。不过罗成此人也并非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一样有具体人物作为参考,才使得这位传奇武将的诞生。

网络配图

此人名叫罗士信,山东济南人,隋朝末期就已经在朝廷中任职,后来起义军四起,他们败在了李密的手中,因为颇有本事,故而被封了个总管的职位。后来李密挥军攻打王世充军,结果惨败,罗士信也在此战中受了重伤,并被俘虏。而面对这样一个人才,王世充当然选择了重用他,为了能够彻底将其收买,不惜自降身份,与之同吃同睡。本以为与得了明君,打算就这样安定下来的他,很快又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在一次战斗中,王世充将李密军彻底击垮,得到了了更多的强兵良将,然后将他弃之不用,不再像先前那般重视他了。

有一次,王世充的亲属看中了他的战马,向其索要,他自然是不肯给,没想到王世充居然将战马强行夺走,这一举深深地刺痛了他,不愿再忍受侮辱的,已经有了离开的打算。后来,王世充命其攻打谷州的时候,他便趁机归降了李唐,随后被任命为唐朝的一名行军总管,同年十月,他刺伤了王世充的儿子,并设计大败千金堡中的守军,轻松夺城。随后王世充选择出城投降,自此洛阳太平。

因为在这场战争中他的表现出色,故而被加封为剡国公。次年,洺水城遭到刘黑闼起义军的猛攻,担心郡城失守的李世军几次派援兵助阵,却依然没有能够将其消灭,为避免出现意外,遂决定挑选一位勇武过人的将领,前去替换洺水城的将领,指挥守城。罗士信当即挺身而出,自荐前去负责守城。

本来他是自信满满的,他先带着二百人进入了郡城之中,只待援军赶到,就可以奋起反抗,扭转战局。可是没想到,此时天气突变,一阵暴雪落下,盖住了洺水城,也挡住了援军的来路,他们只得死守在城中,拼命抵抗起义军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但毕竟势单力孤,经过八天八夜的强攻,洺水城门大破,敌军冲入城中将他俘虏。敌将见到他之后,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所以决定将其劝降,却遭到了他的拒绝。

网络配图

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君主对待良将从来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为我所用,替我卖命;要么为我所杀,不让其成为别人的助力。罗士信既然不同意臣服,那么等待他的自然也就只有死路一条,可怜他逝世的时候才不过二十岁出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杰出青年。他的死讯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为了祭奠这位才俊,他不惜花费重金,专门将其遗体赎回,并以厚礼安葬,赐其谥号为“勇”。

后来小说的作者以他的事迹,撰写出了一个新的人物供大家拼读。罗成,书中他是秦叔宝的表弟,与之关系非常亲近,而现实中的罗士信其实也与秦叔宝颇有渊源,他们二人乃是从小就已经相识的玩伴,感情很深,都将彼此视为兄弟,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其实就是如实描述的,区别只是个称呼而已。

罗成这个人物,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是出于情节效果考虑而设计出来的,剩下的则全都是以罗士信为原型描写出来的,可以说他们两个都是英雄。罗成之所以受重视,必然与他手中的那杆银枪分不开,因为使得一手好枪法,故而有“小赵云”的称号,可见其武功之高。说道武功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此人天生神力,受过高师指点,一身本事横行无忌,与之交手的且不谈输赢,能在其手下多走几招,就已经算是高手了。

网络配图

假如说他和罗成打起来的话,谁的胜算会比较高一点呢?

别说,书里还真有这样一段情节描述,两人交手之后,打的难解难分,李元霸是凭一把子力气,罗成则是枪法境界高深,不过最后却被人强行打断了,所以没能分出个胜负。不过大家都知道前者乃是隋唐第一好汉,后者却区区排名第七,高低立判,作者之所以没有将结果写出,其实是因为他比较重视罗成,所以才在这里买了个关子,让大家自己琢磨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恨贪官的胡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时后唐明宗李嗣源,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好人兼好皇帝,虽然他的文化水平有限,又是胡人,但所作所为却很正统。 他很注重民生,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毅然精减战马,这对于武将出身的他,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他还大力惩治贪官,掀起了一场惩贪风暴。邓州留后陶玘搞“税外税”,立刻贬官;亳州刺史李邺贪污受贿,赐他自尽

  • 我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帝:死后被炼成灯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我国的朝代处在不停的更迭当中,这其中的统治者有好有坏,下场也都不一样,但这么多朝代的皇帝当中,宋徽宗赵佶却可以说是下场最凄惨的一个了。宋徽宗最初在位时其实是治国有道的,百姓也很爱戴。后来却听信奸臣谗言,变得昏庸无道。宋徽宗统治末期,金兵步步紧逼,腐败无能的宋徽宗身体已垮,根本无

  • 这个皇帝太无耻 一边与对方签订和平条约一边密谋瓜分其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699年底,俄国与萨克森、波兰、丹麦结成了反瑞典的“北方同盟”。决定趁瑞典最高领导人换届之初(1697年十四岁的查理十二继承王位,成为瑞典国王),对瑞典宣战,按照利益均占的原则,共同瓜分瑞典领土。他们商定,先由丹麦军队把瑞典军队主力吸引到西面,并由丹麦海军负责封锁海峡,然后由其他三国军队向波罗的海

  • 孙权剿匪缺人手 这个人竟不用一兵一卒就搞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陆逊出道,21岁才被孙权派到海昌县做屯田都尉。屯田都尉就是农业局长,而且海昌县连年亢旱,饿殍遍野,陆逊接过来的是个烂摊子。陆逊到任,打开官仓,赈济贫民,然后扶持农桑,惠泽黎民。接下来一段时间,陆逊闷着头在海昌做屯田都尉,每天看看禾苗,看看桑叶,看不出职场的临界点在哪里。这年月,会打仗,能征粮,善征兵

  • 细数乾隆的五大罪责:罪罪滔天中国因他惨遭百年欺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一提起清朝的皇帝,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康熙和乾隆。清朝在他们的手上发展到鼎盛时期,人称“康乾盛世”。然而,其实在这个“康乾盛世”,康熙有奠基之功,但晚年有所懈怠;雍正有革新之功,但过于杀伐严苛。而乾隆呢?他站在父辈为自己奠定的高峰上,享受着这一切,甚至还透支了这些父辈奠定的基业。可以说,乾隆在位期间

  • 一个皇帝离奇中毒身亡,却令濒死的明朝辉煌重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百天前才过完六十大寿的嘉靖帝朱厚熜,从清晨起就严重出状况,神志都已不清楚,中午都没挺过去,就彻底没了生命体征。传统点说,就是驾崩了。皇帝驾崩,当然是封建社会惊天大事,但看这位皇帝的驾崩过程,却是惊到雷,其实这年二月的时候,这位嘉靖帝还自我感觉身体倍棒,成天嚷嚷着要去湖北老

  • 左右大汉数百年!揭秘汉武帝背后的五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是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大汉天子却是由五位绝色女子共

  •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为何宁死而不肯过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朝才女李清照吟诵项羽的一首五言绝句,是历来诗歌表现西楚霸王英雄气概和悲壮人生的扛鼎之作。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准确地概括了项羽这个人物一生精神追求最本质的东西,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英雄。落魄苟活,大丈夫所不为也!李清照一语道破了项羽

  • 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之谜:真实的郭靖并非风光八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金庸小说的特色就是可以把虚拟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我们不妨走出小说,探索小说背后的历史真相。《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郭靖随蒙古军队西征,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金庸大师虚构呢,本文将会为大家一一揭开谜底。金庸的武侠名着《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了成吉思

  • 一位以勤俭治国的中兴之主,为何劳民伤财建奢华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