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死后能保家族一世平安,背后有什么原因?

姚崇死后能保家族一世平安,背后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4/1/3 23:26:34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说过一句话“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意思是生命一旦逝去,世间种种都将成为“浮光掠影”,不复存在,至于身后事更是不由自己掌控,就像晚清政府的幕后掌控者慈禧太后生前位高权重,执掌生杀大权,死后却被孙殿英开棺盗宝,下场何其凄惨!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以人们常说“死后元知万事空”,活好当下每一秒,且行且珍惜!

话虽如此,理也是这么一个理,然而有些身负“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操纵”自己身后发生的事,就像《三国演义》中“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典故,还有唐朝宰相姚崇“棺前悬玉”,保家族无恙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姚崇的故事!

姚崇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有“救时宰相”之称。

姚崇祖籍吴兴郡,其父姚懿乃嶲州都督,出身官宦之家的他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形成了飞扬洒脱,重义轻利的性情,二十岁后以挽郎入仕,在任期间颇有建树,累迁至夏官郎中。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作乱,河北等地陷入战乱,时任夏官郎中的姚崇负责处理军情,因“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升任夏官侍郎,自此,姚崇成了武则天重点培养的人才!

在武则天的“关照下”,姚崇青云直上,一路升迁,到圣历元年时已经成为当朝宰相!

长安四年,姚崇辞去宰相之职回家侍奉老母,他的离去令武则天极为“不适”,犹如丧失左膀右臂,因此不久又将其召回神都,命其出任春官尚书。

武则天晚年时,男宠张易之仗着武则天的宠爱为所欲为,行事肆无忌惮,姚崇对其极为厌恶,多次得罪于他,因而被贬为司仆寺卿。神龙元年,姚崇参与“神龙政变”,逼武则天归还李唐神器,拥护唐中宗李显复位,姚崇因功被赐爵梁县侯,不久又被外放做官。

唐中宗驾崩,唐睿宗继位后,姚崇得到重用,与宋璟通力合作,革新吏治,任用贤良,使朝廷风气大为改观,出现“中兴”之兆,然而好景不长,景云二年,姚崇因得罪太平公主再次被外放,开元元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执掌朝政大权,欲召姚崇还朝,姚崇趁机提出“十条施政纲领”,李隆基应允后姚崇才同意回朝效力,这实际上为之后的“新政”做了铺垫!

姚崇还朝后,先是出任兵部尚书,后升任紫微令,之后又官拜宰相,据《唐史》所载,姚崇担任宰相期间“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正因为如此,姚崇仅仅执政三年,却能位列“唐朝四大贤相”之一,被时人赞誉为“救时宰相”!

纵观中国古代史,但凡主张新政,革新吏治的大臣大都树敌颇多,姚崇也不例外!

姚崇执政仅仅三年就为自己招惹了一大堆仇人,其中与他势如水火的当属张说,二人不仅政见不同,而且私人恩怨颇深,早在姚崇担任同州刺史时,张说就曾唆使赵彦昭弹劾他,“先天政变”后,姚崇得到李隆基的重用,官拜宰相,张说为此恐惧不已,便投奔岐王,不料这反而被姚崇抓住了把柄,上书李隆基,声称张说身为朝中辅臣却与岐王往来过密,恐有狼子野心,岐王也会被他所误。

岐王乃李隆基胞弟,二人向来感情深厚,为免张说“祸害”岐王,李隆基将张说贬官外放,自此,张说与姚崇算是结下了深仇大恨,不死不休!

开元九年,姚崇病危,当时张说早已还朝,而且官至宰相,风头正盛,姚崇算准张说肯定要在自己死后对姚家后人下手,便将两个儿子召至床前,嘱咐道“我死之后,张说碍于颜面必然前来吊唁,届时你们将我收藏的所有玉佩悬挂于棺前,张说看中哪一个,就赶紧赠送于他,一旦他收下,再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你们得到碑文后,要立即送交皇帝审阅,如此姚氏家族方能保全”。

姚崇的两个儿子不大成器,对姚崇的嘱咐不甚理解,但好在还算听话,就按姚崇的嘱咐准备起来。

姚崇病逝后,他的两个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将美玉悬挂于棺前,不久,张说前来吊唁,张说生性贪财,尤其偏好美玉,看到姚崇棺前悬挂的美玉眼睛都直了,姚崇的两个儿子见状赶紧上前将美玉取下赠与张说,张说一番推辞之下“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然后姚崇之子请张说为姚崇撰写神道碑,张说“拿人手短”,不好推辞,随手写了一篇神道碑,字里行间多有赞誉之意,姚崇的两个儿子得到碑文后,立即誊抄送交李隆基,张说回家后越想越不对,直呼上了大当,命人去索回神道碑,结果被告知神道碑已经送交李隆基,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张说得知后懊恼不已,感慨道:“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小结:

姚崇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利用张说贪财的性格诱使他收下玉佩,然后再请他撰写神道碑,张说出于拿人手短的心理,必然会在碑文中“美言几句”,这碑文就相当于姚氏后人的“护身符”。

但张说反应过来后必然会后悔,所以姚崇又嘱咐儿子拿到碑文后立即送交李隆基,只要皇帝看了碑文,此事就算板上钉钉,张说就没有了反悔的余地,届时他碍于碑文的存在,必然不敢对姚氏后人下手!

整个计策说来简单,实施起来却极为困难,姚崇能在生前算准一切,使得张说落入他的圈套,足以可见其智慧超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周太祖郭威的经历是怎样的?对于郭威传位给柴荣有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郭威的故事是怎样的?郭威为什么会传位给柴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威生平简介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出仕后汉,累有大功,拜邺都留守、枢密使。后汉

  • 夷陵之战失败之后 刘备为何留在白帝城也不回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太苦了,手下无用之兵,他留在白帝城主要是为了防守东吴的入侵。一、手下无人可守当时能独挡一面的战将基本上损耗光了。四大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已经去世,魏延镇守在汉中不可能分身。防守能力很强的,曾经用几百兵守住大本营,面对上万人不但守住城

  • 梅殷拥兵40万没救建文帝,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靠造反起家,一路开挂,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大明王朝,最后推翻元朝政府,统一全国,开创万世基业,实在是了不得的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然而老朱家造反的“基因”好像是遗传下去了,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然而没多

  • 朱允炆上台后着急削藩,造成了什么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明史》中记载:“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吕氏……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朱元璋,身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中是有功有过的,但大体上他也称得上是一位,有着相当不错文治武功的皇帝。然而他去世前的一个决定却令人感到不解,那就

  • 揭秘:北宋“吃货宰相”张齐贤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论衡·别通》有语:“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后人将这句话提炼为“酒囊饭袋”一词,形容一个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严格来说,一个人吃多吃少与其是否有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如果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很有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肥胖,从而行动迟缓,精

  • 马超举报彭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据《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中记载: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据记载中可以得知,彭羕此人的身高约为八尺,其面容相貌魁梧,但是他的性格却很高傲,并且对人大多轻视不睬,而这也是造成他悲剧下场的缘故。而他最终会被处死,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举报,他就是马超

  • 东汉少帝刘辩生平简介 刘辩被董卓强迫退位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少帝刘辩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少帝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少帝刘辩生平简介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

  • 蜀汉三老将分别是谁 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三老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蜀汉时期有三位比较年迈的将军,被称为蜀汉三老将,他们在战场上杀敌无数,非常勇猛,并且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三位老将分别是黄忠,严颜和廖化。黄忠是南阳人,东汉末期比较有名的任务,是刘表部下的中郎将,后来追随了刘备,在192年荆州刺史刘表任命黄忠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后世评价如何?一位心怀仁德的旷世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秀曾经也只是一个乡下小伙儿,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庄稼汉,到成为一个崭新王朝的开创者,除了时运,除了雄才大略,还因为他的厚积薄发,因为他的心怀仁德。01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评价刘秀: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

  • 刘禅当初没有投降的话 蜀汉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禅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魏国当权派司马昭派遣三路大军伐蜀。这三路大军分别是,由邓艾率领的三万人马,由诸葛绪率领的另外三万人马,他们的任务是负责牵制姜维,使其无暇回援成都。魏国的真正主力部队,是由钟会率领十余万大军。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对蜀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