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朱瞻基:最早开展扫黄运动的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最早开展扫黄运动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4/2/28 17:34:59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网络配图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内设官妓,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妓院如此繁盛,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当时的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暗娼(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如今所谓“小姐”者,亦复如是。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网络配图

难怪有人说明朝“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明代中后期,花榜也流行开来。

花榜兴起于朝,到了元代和明初已不多见,但明代中期以后,花榜又再次盛行起来。所谓“花榜”,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品评妓女的形体容貌和风情才艺。这和现在的选美有相似之处。

后来,还出现了研究、评价妓女的《嫖经》,成为当时的狎妓指南。由此看来,明朝人开青楼则是一种主流文化了。到了明朝中叶娼妓越来越盛,妓女满布天下,大都会有数以千计之多,就是穷乡僻壤,也不乏其人。

娼妓业的发达,慢慢让统治者终于感觉到其对社会制度的腐蚀。这个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

网络配图

朱瞻基称帝时,国家政纲松弛,官员日益腐败淫逸,终日纸醉金迷,纵情享乐。为了挽救逐渐衰败的国家,公元1429年,朱瞻基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但对民间娼妓业却没有什么限制。

当时朱瞻基的扫黄主旨,是为了巩固帝业不被颠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谓“父母官”的形象更为正面。因此,此次扫黄只对官员们起了一点威慑作用而已,却没有真正禁止娼妓业。

让朱瞻基没有料到的是,针对他的扫黄运动,官吏们也想好了对策,他们根据官职大小,开始娶妻纳妾,以解决性的需求问题。这样,明宣宗的扫黄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为何不让张飞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义结金兰的好兄弟,刘备对关羽张飞情同骨肉,关羽张飞对刘备奉若神明,不敢造次,敬为兄长。不过刘备出逃,往往把自己家眷交给关羽和赵云,为何保护自己家眷的事不交给张飞呢?要知道张飞的功夫丝毫不在关羽之下,而且艺高人胆大,经常身先士卒,找人单挑。比如对吕布,就造成了虎牢关三英战

  • 大清廉能第一的于成龙为何老比别人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打算继续聊聊电视剧《于成龙》相关的一些事情。为何?因为历史都是周而复始的,昨天的历史,能成为今天教训和借鉴。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大清廉能第一的于成龙的经历,正好适合做细致研究。我们知道,终于成龙的一生,他干得最多的事情、他看得最重的事情、他一直奋不顾身的事情,都是一件事,那就是为治下的百姓张正义、

  • 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为何一字杀数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文字狱”杀人,历朝都有。明初朱元璋的“文字狱”,开创了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杀人之最,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有时仅仅因为一个字,即有数人人头落地。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呢?除了政治原因,与他的出生有很大的关系。据野史,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

  • 诸葛亮史上第一位公示财产的高官:有多少财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中华五千年浩浩历史长河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虽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里描述的那般“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他高尚的品格、杰出的才能、震古烁今的业绩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中,他更

  • 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标:为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族,在魏蜀吴三国均一度拥有很大的势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蜀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益州牧(看看蜀国的

  • 乾隆皇帝日夜恋香妃堪称历史上的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回部某王妃,美貌艳丽,不用香花薰洗,身体生来就有异香的气味。因此,回族人都叫她“香妃”。这件事传到乾隆皇帝耳中,到乾隆二十年,回疆发生动乱,命将军兆惠前往征讨。临行前,乾隆皇帝谈及香妃之事,要兆惠探明香妃究竟有什么不同。回疆平定后,兆惠报告已抓获香妃,乾隆皇帝很高兴,命沿途官吏好生看护,莫将美色损伤

  • 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间?这就要从刘备在荆州说起,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刘表一直是很忌惮刘备的,其实碍于汉室宗亲的面子对刘备采取的是“不重用不放弃”的政策,这使得刘备就很彷徨,郁郁寡欢不得志。在荆州这7年应该是算是刘备的一个低谷期,有一种“龙卧浅滩遭鱼戏”的无奈,但刘备又是一个很隐忍的人,不便发

  • 解密:乾隆为何忤逆雍正生前的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有故事传说唐朝时节,湖南有个在长安做官的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那天出来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湘籍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

  • 三国历史上最卑鄙的小人 比吕布更反复无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小人当属吕布,他数易其主,杀主夺权,被张飞蔑称为“三姓家奴”,哪怕是彭城之战兵败被俘后仍念念不忘“效忠”曹操以图东山再起。但由于他的秉性早已昭著天下,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害怕有朝一日恶极反复,不得不将其斩首示众,终结了他反覆无常的一生。网络配图不过在同时代还有一位比吕布更加反覆

  • 孔子第一次做老师时候究竟岁数是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所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不得意。然而,孔子此举却不经意间打破了一项纪录——教育的官学垄断,开创了私学。终其一生,孔门弟子多达三千余人,而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