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进位汉中王靠的是什么?他有什么实力

刘备进位汉中王靠的是什么?他有什么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31 更新时间:2024/2/29 23:26:25

你们知道刘备进位汉中王靠的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从时间上来看,汉中之战无疑是一场持续时间较久的战役,作为对比的是,夷陵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的时间,都远远比不上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中,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在汉中之战这场影响深远的战役中,刘备一方阵亡的武将有吴兰、雷铜、任夔等,曹操一方的阵亡的武将夏侯渊、赵颙等,所以从阵亡将领来看,曹操的损失较大,也即夏侯渊在曹魏的地位相对特殊。但是,刘备一方的前线兵力不足,同样在汉中之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当然,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值得注意的是,就刘备进位汉中王来说,无疑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他称王的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所杀。而后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听说后说:“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曹操到汉中之后,刘备占据险要地势,黄忠、赵云又在汉水截取曹军粮草,曹军奔走逃亡的越来越多,不得已退军。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对此,在笔者看来,汉中之战后,刘备进位称王的依据,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作为汉室后裔,刘备拥有称王的资格。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称刘备原本是东汉临邑侯国的枝属)。虽然刘备出生时,家道中落,但是,汉室后裔的身份,促使刘备得以聚集忠于汉室的力量,也因此具有进位称王的资格。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称王,显然就是僭越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而此盟约的内容为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因此,在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下,西汉和东汉王朝,几乎都没有非刘姓者称王的情况。所以,对于曹操称王来说,无疑破坏汉朝规矩的情况,也即暴露了曹操的不臣之心。但是,就刘备来说,作为汉室后裔,反而可以进位称王,并且还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称王的曹操,这是符合汉高祖刘邦在“白马之盟”中的规定。

另一方面,刘备进位汉中王,有助于讨伐篡夺东汉朝廷大权的曹操。在《汉中王劝进表》中,刘备的麾下一起表示:“今社稷之难,急於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马超、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黄忠、魏延等人共同表达了一个意思,也即现在曹操正在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这是社稷江山的重要威胁。所以,他们这些臣子希望可以封刘备为汉中王,从而集合天下的仁人志士,并依靠益州等地的力量,从而讨伐称王的曹操。除此之外,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刘备称王的依据和底气。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马超、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黄忠、魏延等人还表示:“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 念在弭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在汉中之战前,曹操因为占据了北方中原地区,从而在实力上遥遥领先孙权、刘备等诸侯。并且,对于刘备来说,在和曹操的单独较量中,也是屡战屡败。

最后,但是,到了汉中之战时,此战,曹刘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战力,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结果,刘备终于在正面击败了曹操,迫使曹操从汉中之地撤退。对此,在笔者看来,汉中之战的胜利,无疑提升了刘备在忠于汉室势力中的威望,让人们看到了匡扶汉室的希望,也给了刘备进位称王的底气。当然,不管怎么样,在没有汉献帝刘协册封的前提下,刘备进位称王,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

因此,为了照顾到汉献帝刘协的情绪,也是杜绝他人借此攻击,刘备麾下在《汉中王劝进表》中表示:“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也即刘备现在称王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讨伐曹操,一旦成功之后,刘备,包括马超、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黄忠、魏延等人,都愿意任凭汉献帝刘协处置,甚至可以接受死罪的结果。

总的来说,在公元219年击败曹操之后,刘备确实来到了称王的合适时机。彼时,刘备一方坐拥汉中、荆州三郡、益州等地,在整体实力上已经不输江东孙权了,甚至拥有和曹操继续较量的根基了。并且,对于跟随刘备的文臣武将来说,自然希望在官职上更进一步。在此之前,刘备因为自己只是左将军的官职,无法给手下册封更高的官职,这促使其需要进位称王,以此犒赏跟随自己的文臣武将,从而更好的凝聚忠于汉室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荀彧一直都在辅佐曹操 荀彧最后为何会反对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荀彧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荀彧,字文若,出自于颍川荀氏。荀彧年少就有才名,被南阳名士何颙赞为“王佐之才”。荀彧起初是跟着韩馥混的,后来韩馥被袁绍打败,就跟了袁绍。袁绍当时虽然是四世三公,声望很高,但荀彧一眼就看出来,袁绍不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于是,二

  • 曹魏名将曹纯,戎马一生,死后却未能配享曹魏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曹纯,字子和,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侍中曹炽之子,大司马曹仁之弟。曹纯是曹操的堂弟,曹纯的父亲曹炽在朝为官多年,曹纯十四岁时去世后,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虽然早年丧父但是曹纯家底还是颇为殷富,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管理偌大家业而不失条理,雅重纲纪,礼贤下士。所以有很多

  • 曹操当初没有不直接杀掉董卓 理想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不杀董卓,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概述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杀董卓,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孟德献刀。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情节。第一在董卓问曹操为什么来迟,曹操说马走不快。然后董卓让吕布去选一匹好马送给曹操。曹操正想行刺,心中却在想董卓这么大个胖子力气估计也不小,自己一旦打不过,

  • 王莽的头颅到底有什么秘密 后世王朝为何珍藏了数百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莽的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莽群兄弟皆将军五武子,乘时侈 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髙,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王莽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就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出现了不少的朝代,而最值得热议的是,历史上最为短命的朝代,那当属王莽称帝建“新”的时候,从

  •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之后 吴三桂后来为什么又反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放清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末年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闯王李自成带领的起义军,李自成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建立了大顺政权,李自成很快就攻破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崇祯皇帝也上吊自杀。有许多明朝的官员也向李自成示好,投降李自成。原本吴三桂

  • 揭秘:清朝大臣牛钮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661年,爱新觉罗·玄烨即皇帝位,这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也即是康熙帝。康熙即位时只有6岁,他也并非长子,在他之上尚有两位哥哥。虽说清朝并不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康熙能以冲龄践祚,除了他本人出过天花得以免疫这种对入关后八旗威胁最大的疾病,还在于他两位哥哥并无力威胁帝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北宋最懒诗人苏麟,一首两句诗就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比较看重文人的朝代,相较之下,习武之人的地位就比较低。这就导致宋代缺少战马,军事力量的弱小,给外界的形象就是国力衰弱。然而事实正与此相反,历史上的宋代,国力算是很强盛。在宋代,我国在历史上首次达到人口破亿,这大部分都得益于当时皇帝的治国之策——用文人来治国。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李渊有22个儿子,玄武门之变时怎么只有三个人参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我们说过一些三国事情的历史,也说过一些清朝的历史。那么我们今天就换一个朝代。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多的朝大,而且有名的朝代也有很多,每个朝代都有他们代表人物。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唐朝。我们知道唐高宗李渊,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君王。虽然后来被他的儿子逼迫退位,但是他对历史以及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还是不

  • 隆科多为什么选择了皇四子胤禛争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隆科多为什么选择了皇四子胤禛争夺皇位?除了皇四子胤禛的竭力拉拢的因素之外,可能还有下面几点原因:第一,跟皇四子胤禛幼年经历有关系。皇四子胤禛生母乌雅氏,起先只是宫人,后来才封了德嫔。皇四子胤禛的外祖父威武是护军参领。皇四子胤禛虽然生母和外祖父家世并不显赫,但他幼年时曾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孝懿仁皇后恰恰

  • 揭秘英布:比吕布早四百年的三“姓”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讲讲历史上的三姓将军,他叫英布,一起来看看吧。英布他可是比吕布早了四百多年,他就是英布,秦末汉初名将,本来是个受刑之人,后来随着项家军起义,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后来被项羽封九江王,不过,季布是一个心思反复之人,后叛楚归汉,刘邦赢得天下后,也就是汉朝建立后,季布被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