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为何独与十三弟交厚 秘密就在画中

雍正为何独与十三弟交厚 秘密就在画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28 更新时间:2024/2/6 6:10:15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葛稚川移居图》,作者是元代画家蒙,其中描绘的是中国晋代名士葛稚川弃官隐居的故事。这幅画最传奇的地方,是它曾经的主人就是雍正最在乎的那个人,也就是画中上方留印的“怡亲王”,这个怡亲王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三爷”允祥,雍正皇帝的弟弟。雍正即位时,皇子们争夺很厉害,雍正唯独与十三弟关系非融洽,不仅政治上是同盟,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共同语言,允祥非常喜欢艺术,懂书画有收藏。这幅《葛稚川移居图》就是雍正赏赐给他的。作为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画代表了中国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水平,可惜他在明代获罪,作品受牵连,大多数被销毁,以至于在清代,王蒙的画极其难得。可以想象喜爱书画的雍正,看到王蒙的存世画作,该是等高兴。然而当他想到同样痴迷于古画的允祥,就立即把它赏给了允祥。雍正与允祥的兄弟情深,可见一斑。

网络配图

允祥比雍正小八岁,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允祥的算学还是雍正亲自教的。每逢康熙皇帝巡幸塞外,兄弟俩作为随从,形影不离,即使短暂分别,兄弟俩也会书信往来。做皇子时,兄弟俩不仅意气相投,而且志趣也一致。雍正喜爱书法思敏捷,允祥也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在残酷的储位之争中,众皇子不顾手足之情,互相倾轧,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连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允褆也跑去支持势利最强的允禩当太子。只有允祥一直忠诚地站在雍正这边。俗话说患难见真情,雍正对一直支持自己的十三弟,充满了感激之情。在雍正心里,允祥的地位非比寻常。再珍贵的东西,雍正也愿意赏赐给允祥。

允祥天生聪颖过人,深得康熙器重,可惜,允祥在第一次废太子时无辜受牵连,从此失宠于康熙,再没有得到康熙重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登上皇位,便任命允祥任总理事务大臣,并封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初年,允祥以过人的睿智,帮助雍正迅速巩固皇权,成为雍正治理国家最得力的帮手。无论是理财、生产,还是军事、外交、祭祀等事务,雍正都全权交给其处理,这些事很繁杂,处理起来很棘手,可允祥都事必躬亲,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以致雍正夸他做事无不精祥妥协,符合朕心。即便在私人生活中,雍正也离不开允祥。清朝内务府记录宫廷事务的《活计档》显示,允祥不仅负责宫廷彩漆、珐琅的制作,还要交代宫廷画家如何作画,主持地图的出版,镌刻雍正宝玺等事物。甚至生活小节,也替雍正打理,例如雍正认为宫里的灯饰做的不好、眼镜需要工匠修改等琐事,也都是允祥为其张罗。雍正之所以放手让允祥去监督宫廷器物的制作,是因为他们兄弟俩在审美情趣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雍正时期的漆器、珐琅漆、瓷器、书画等艺术作品,都非常精美雅致。从中可以看出雍正和允祥所拥有的极高的审美情趣。出于对允祥的充分信任,雍正有时让允祥代表自己去处理一些本属于皇帝分内的事物,比如塞外围猎这件事,清朝前期几位皇帝都是亲历亲为,到了雍正这一朝 ,因为他不喜欢围猎,就让允祥代替自己,带领皇子们去木兰围场去狩猎。

网络配图

对雍正来说,允祥既是弟弟又是臣子,做皇帝的最怕的是大臣功高盖主,既然允祥如此能干,生性多疑的雍正就不怀疑他,反而更加信任他呢。答案就在上面这幅《葛稚川移居图》中,图中的葛稚川看破红尘,抛弃荣华富贵,隐居到广东罗浮山,一心在哪里修道炼丹。图中描述的就是葛稚川带领家人移居罗浮山的情景。《葛稚川移居图》中描绘的是置身世外的生活方式,正是允祥内心深处非常渴望的。允祥原本天分很高,在被康熙皇帝器重时,一度对政治怀有极高热情,然而,他被皇太子事件牵连后,失宠于康熙,此后十几年备受落,人情冷暖中,允祥看淡了皇权富贵,表现出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允祥曾在《泛舟呈上雍亲王二首》中写道:尘念到来消已尽,始知山水有清音。这种往山水之乐的理想,恰好与雍正登基前在圆明园表现出的淡泊宁静不谋而合。从同一时期的雍正与画师一起创作的《美人图》中可以看到雍正亲笔书写的最后三个字”有清音“的对联,从内容上看,这幅对联很可能就是允祥写给雍正的两句诗中。仿佛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让他们兄弟俩成为知己。可惜他们生于帝王之家,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可望不可即。于是只好从《葛稚川移居图》这样的山水画中去寻找心灵的安慰。

了解到这一点,再来品味雍正赏赐《葛稚川移居图》就大有深意了,一方面,雍正以葛稚川隐居罗浮山的故事唤起允祥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他似乎也在微妙地暗示允祥,他们曾经一起看破红尘,视荣华为浮云。其实,无需雍正提醒,允祥也做得非常得体。他虽处于高位,却处处谦卑恭敬,同时用隐忍的生活方式,暗示雍正自己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正因为如此,生性多疑的雍正才会信任他、依靠他。

网络配图

可惜,允祥英年早逝,因为承揽了过多政务,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他病重时仍然坚持处理繁重的事务,在替雍正勘探完陵园后,终于一病不起,于公元1730年病故,年仅44岁。对于十三弟允祥的离世,雍正万分悲痛。他不顾自己病体沉重,几次亲往祭奠。要知道雍正是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的皇后病逝时,他因为政务繁忙都没顾得上去亲自祭奠。而对于十三弟的去世,雍正似乎第一次体味到了生离死别之痛,他的悲伤之情甚至到了失控地步,以至三日不能临朝。为了平抑自己对允祥的思念,雍正把允祥生前的一个玻璃鼻烟壶贴身带着,以示永不相忘。当雍正病重时,感觉大限将至,雍正特意安排了三件东西带进內棺,除了他曾祖母和父亲赏赐的物件外,另外一件重要的东西就是允祥的遗物玻璃鼻烟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杀死唯一能治疗他头风病的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据说华佗医术高超,于是把他到请到许昌为本人看病。被华佗针刺医治后好转了,然而曹操的军务忙碌,常常操劳适度,于是曹操的“头风”严重了。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医治“头风”病,做本人的侍医。然而华佗不愿意。捏词老婆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边去了。曹操异常恼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考察。网络配图传说华佗被逮

  • 堂堂的常山赵子龙 竟死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三国的人应该都对常山赵子龙敬佩有加吧,在那个时期,有这样一位年轻而英勇的将领,是非常难得的,也有很多人为此热血沸腾,可是谁能想到他竟是因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何去世的呢?网络配图他在汉中的时候,曾率领数十人抵抗曹操的大军压境,主公刘备更是以此而称其一身是胆,然而这样一位英雄很难在战场上战死,怎么就会死

  • 关羽的地位是怎么来的 原来他也没有那么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必须看不起黄忠,更确切的说是他必须表现的非常看不起黄忠。当初桃园结义时刘备身为皇叔(虽然很有水分)有政治资本;张飞为一方富户(家中有私家园林)有经济实力;只有关羽身无长物,他所能依仗的一是武艺、二是对大哥的忠诚,政治资本和经济实力却是没有的。网络配图 在后期刘氏集团不断扩大时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

  • 光绪之死——被慈禧咽气前毒杀的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908年11月14日傍晚,清朝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这位因掀起不成功的“百日维新”而注定要永载史册的“鞑子皇帝”,在南海康圣人的口中是旷代圣主,在革命党章太炎笔下则是“未辨菽麦”的“载湉小丑”,其实只是一个可怜人。他的最大的不幸,是他一直生活在慈禧这个大妖人的阴影之下,而注定了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只

  • 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原本是泗水亭亭长,也就是秦朝的一个小官,被乡里人认为是“无赖加流氓”。在秦朝末年,天下混乱,就参加了反秦大军。由于任人唯贤,身边聚集了很多当时的牛人,不仅灭了秦王朝,还大败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网络配图刘邦之所以能夺得天下,除了个人的能力之外,还要依赖于张良、萧何、韩信等牛人的辅佐。当时

  • 西汉开国功臣,为刘邦保驾被项羽活活油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何为城隍神,代刘邦赴死的汉将纪信陕西省城固县柳林镇有座纪信墓。纪信代刘邦赴死,有“汉代孤忠”之美誉。据说刘邦称帝后,为表彰纪信的功劳,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还敕令在他一生难忘的汉中,修建了纪信祠和他的衣冠冢。因纪信曾被封为辅德王,故当地人呼为王坟。网络配图 纪信墓前有碑一通,上刻“汉纪将军墓

  • 商鞅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却把他给害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对商鞅应该不会陌生,关于商鞅的历史地位,现在也许存在着不少争议,但《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更强却是历史公认的。不过在历史上像商鞅这样的一个人才,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帮秦国工作的,而且商鞅刚刚出道的时候投靠的是当时最强的魏国。只是魏国的国君一直看不起这个年轻人,最终把这个人才给放走了——商鞅是卫国国君

  • 俄国第一铁腕皇帝,亲手杀死自己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530年,莫斯科出生了一个男婴,他是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也就是后来的伊凡四世——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47年,他加冕称沙皇,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一样,他传奇的一生给历史留下了种种扑朔迷离的传说。伊凡四世刚即位时,母亲

  • 最穷的一个王朝,东周天子竟然穷到没钱办葬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的时候,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宗主”的权威,列国虽然不敢在表面上违抗王命,但是私下互相吞并的事情却越来越多。周幽王姬宫湦战败身亡,儿子周平王接任。日子更不好过了。这不, 公元前770年,当时周朝的首都镐京发生了地震,加上戎、狄等外患时时都在威胁,周平王只能东迁,但时这个时候面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

  • 汉高祖刘邦:预言死后50年的汉朝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大家非常熟悉,汉朝开国皇帝,虽然只在位8年,但是他的功绩却是非常大的,比如分封天下诸侯、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士兵复员等。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网络配图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件事却是让人非常惊讶。话说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