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春秋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是怎么死的?

揭秘:春秋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17 1:31:06

走在高山里,穿着登山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但是时间长了,竟然不是因为太累而感到疲惫,而是鞋子里面进了一粒沙子,沙子硌脚,使人感到疼,因此不得不停下脚步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这话套用在历史上也很灵验。

管仲

历史上那个的那些帝王将相,大人物等,往往都是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里,而不是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

当外界雾气遍布,处于雾整体上面的那些人来,很难发现雾下面的暗流滚动,因此一些对于一些暗流而言,不能被察觉也是一种幸福。

明末的闯王李自成也就是被暗流扰动的,山海关大战后,李自成先是放弃北京,后来放弃西安,再后来直接而放弃武昌,逃到九宫山,然后在山上被当地村民程广伯拿铁锹削尖了脑袋。

程广伯何许人也,半个字不识的大老粗,没啥见识,一辈子都是在种地的,看到李自成上山拜佛,以为他是来偷菩萨金身的,用铁锹削完李自成脑袋后,发现杀错人了。于是跑了起来。

李自成

匈奴王阿提拉,被誉为“上帝之鞭”,一生征战无数,使得很多国家畏服,但这就这么一个雄主,最后却被自己的待从杀死。

再比如三国时代的名将张飞,晚上睡觉时被自己的待卫范疆张达杀死。如果说名人的归属就是被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杀死,那估计在天堂里他们会郁闷的睡不着觉。

对于张飞而言,被吕布杀死是他的荣幸,再不济吕蒙也行,反正不要死在小人物手里,这样太掉价。

对于小人物而言,自己本来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头,结果杀了名人,自己一下子借着名人之死也青史留名了,不管名声好坏。

齐桓公

齐桓公也是呀,作为春秋时期首代霸主,还上了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里,他跟管仲一起治理齐国,齐国在他两的治理下国富兵强,一路高歌猛进。

不过教科书中只介绍了他的功绩,对于他的结局等等,并没有交代。说出来这样的雄主也逃不过这个规律,他是被四个小人坑死的。

教科书这样做也许是觉得他的结局太掉价,对不上这么个一代英主,根据《史记》记载,齐桓公统治后期,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是时候该好好享受了,于是都把朝政托付给四个大臣。

这四个人是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方等人。

坚刁

管仲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对齐桓公说过,这四个人中,易牙无情义、竖刁名利心太重、常之巫蛊惑人心、卫公子启方连自己父亲去世都没回去,因此他们都不可重用,他们待奉君王只是因为有利可图罢了。

齐桓公倒是不以为然,他已经被这四个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怎么可能离开这些人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陷入舒适圈中,不肯走出来。

后来几年,管仲的病越来越重,临死之前,齐桓公担心他的病情,特意来看了看他,于是这两个君臣就展开了历史上的经典对话。

齐桓公问管仲:“您的病寡人很关心,现在您也是大限将至,有没有什么话要对寡人来说呢?”

管仲告诉他。一定要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四个小人。

齐桓公觉得管仲是说胡话,于是反驳了几句,他说易牙听说自己没尝过人肉,于是杀了自己的儿子给他解解馋,这是忠臣行为。

管仲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这种人为了讨好您居然连自己亲儿子都能杀死,以后肯定不会效忠您的。

齐桓公又拿竖刁和常之巫举例子,他说竖刁为了天天和他待在一起孝敬他,挥刀自宫,而常之巫是个能人,他能解病消灾,还能预测生死。

管仲无奈的说道:“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值得托付的人,一个人为了讨好你甘愿自宫,一个人使用巫术蛊惑人心,更何况生死有命,一切都是定数,不是什么人力可以左右的”

易牙

齐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怎么样,那他总该值得托付了吧?他连自己父亲丧礼都没回去,只为了待奉我。”

管仲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这个人爱大王胜过爱父母,一旦他从大王这里得不到什么益处,那么他便会毫不留情的抛弃大王。”

齐桓公本来就不太认同,但是这是一个和他白手起家的臣子的心里话,无论如何也应该听听一下。

随后驱逐这四个人,两年后,齐桓公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四个得力助手,开始沦为不能自理的巨婴,这时候千方百计地想着他们的好,于是把他们招了回来。

但好景不长,这四个人结党营私,控制了朝中大权,还使坏,让齐桓公病倒,并断绝了宫中与外部的联系。

奄奄一息的齐桓公这时候才想起管仲说的话,并开始后悔,但为时已晚。他不久后病死,死后由于没指定继承人,五个儿子争起王位,足足把齐桓公的尸体晾了67天。

最后还是获胜的新君即位,才收殓了他的尸身。一代雄主晚年都逃不过昏庸,身为普通人难道还能避免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官拜大将军的姜维为什么会害怕一个宦官?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拜大将军的姜维为什么会害怕一个宦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景耀5年,姜维专门上书刘禅,让刘禅斩杀一个宦官,那个宦官就是黄皓。黄皓专肆朝政,败坏国家,蜀汉很多大臣都对他咬牙切齿,认为他蛊惑皇帝。不过刘禅却说,黄皓只是我手底下一个下人而已,也没啥大本事,杀他干嘛。以

  • 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她是如何一步步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都说皇帝有着后宫佳丽三千十分幸福,但是其实后宫的妃子除了是作为皇帝的妻妾之外,也是皇帝掌控朝政的一种手段,许多妃子之所以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也是因为在前朝的父亲兄弟有所建树的原因,而妃子在后宫受宠,也是对前朝亲人的一种安抚,能让他们对皇帝更加尽心,所以地位高的妃子都是在前朝有些背景的。但是在康熙时

  • 终军:西汉著名的外交家,使“请缨”成为担重任的代用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终军(约前133~前112), 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年时代刻苦好学,以博闻强记、能言善辩、文笔优美闻名于郡中。18岁被举荐为博士弟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终军过函谷关时,守关吏卒交给他一件帛制的“繻”作为返回过关的凭证。终军慨然掷之于地

  • 屡立军功助孙权称帝的陆逊,为何含恨而亡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将陆逊屡立军功助孙权称帝,为何含恨而亡不得善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陆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在中国古代,大家给文武双全的人才一个称号,叫出将入相,即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

  • 韩安国: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因被疏远导致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徒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安国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刘武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

  • 刘彻死后,霍光为何会不立刘胥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霍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统治时期,即汉武帝刘彻,他16岁登基,70岁去世,执政共计54年。然而有趣的是,武帝去世以后的仅仅13年里,国家就换了三位皇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短时间、快速更迭皇位,倒是与刘彻久久在位形成了鲜明的对

  • 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杀了晁错,最终因气愤吐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申屠嘉(?—公元前155年),姓申屠,名嘉,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西汉宰相。他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一个叫做队率(小队长)的小官。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汉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同样都是中箭 关羽头部中箭都没死,张颌膝盖一箭为何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是我们中国的武圣,因举世无双的忠义之心而受万世景仰!三国时期,流传着许多关羽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叫“刮骨疗伤”的典故,讲述的是关羽与曹操麾下猛将庞德大战一百多回合后,被庞德暗箭射伤,后来被神医华佗治疗的故事。这个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的记载,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当初关羽与庞德之战,庞德射中的并不是

  • 阴丽华为甚没有成为后宫之主?成为了皇帝宠爱一生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X阴丽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后宫,都充满着争宠争后位的气息,妃子之间基本上不会有忍让的地方,表面上是姐妹,暗地里却是勾心斗角。不过,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位就不一样了,她不但没有争后位,而且还拒绝当皇后,最

  • 和裕皇贵妃的家世并不好,她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和裕皇贵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研究清朝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讲,能够为皇帝生下长子的原先的身份都是丫鬟,当然,这与清朝皇室的婚姻制度有很大关系。清朝时期,皇子在成婚前,会被赐予数量不等的使女,这些使女就是在皇子身边伺候的丫鬟,她们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