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了不起的狄仁杰,死后武则天痛哭“朝堂空也”

了不起的狄仁杰,死后武则天痛哭“朝堂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25 8:05:00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后又封为梁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 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 两句是要求狄仁杰率励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励大臣们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勤勉施政,又对狄仁杰给予厚望,成为武 则天心目中选拔高管的标准版本。

狄仁杰不负皇帝的褒奖,忠于皇室,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尽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后人评价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难怪狄仁杰故去,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网络配图

观过知仁见孝友

狄仁杰从小就见识不凡,出语惊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在默默无名时要语出惊人,引人注意,方能得到名人的推荐与关注,才能获得提拔,一展所长。

初唐虽有科举,但受魏晋南朝影响,推荐式的人才选拔,依然大行其道。如大诗人李白便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狄仁杰虽没有李白的张扬个性,却也知道如何出人头地。

他是山西太原人,祖、父都做过官。幼年时父亲做夔州长史,《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 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幼年时他家中有门客被杀,官吏来查,大家都接受了讯 问,只有狄仁杰在那里读书,置之不理。官吏责怪他,他说,正和书里的圣贤对话,哪里顾得上你。这就是见识不凡,出语惊人。且不论他的见识言论对与不对,但 这种风度是很为当时人所推崇的。

所以,在他中了明经科举,做了一个小官员汴州判佐后,就有朝廷大吏、大画家阎立本赏识他了。“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 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果不其然,“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 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同府法曹郑崇质,该当出使 远方,但其母老而患病。狄仁杰说,“伯母有病,怎么可以让她为万里之外的儿子忧心?”于是请求长官让他代郑崇质出使。

青年成长时期的狄仁杰,聪明,获大人物赏识,德才兼备。既能得到上级(阎立本)的高度赞誉,又能为同事(郑崇质)分忧解难,由此,打下了他的事业基础。

身陷囹圄斗酷吏

自然,人生当中总会有低潮,成长道路上总会有风险。狄仁杰在官场上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于酷吏来俊臣。

网络配图

他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 章事,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但福兮祸之所伏,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未几,为来俊臣诬构 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 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则 天召见……故得免死。”这是狄仁杰生死一线之际。他被酷吏来俊臣构陷而入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 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他说:大周革命,什么都想换新的,我是唐朝旧臣,心甘情愿被杀戮,说我谋反没错。但狄仁杰并未坐以待毙。他向看守 讨得了笔砚,偷偷写了密信藏在棉衣里,跟来俊臣下属王德寿说,“现在天气热了,请交给我家人抽出衣服中的棉絮。”他儿子收到衣服,取得密信,向武则天鸣 冤。武则天召见了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说,“要是不承认,这时已经被打死了。”于是武则天免了狄仁杰的谋反死罪。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出狄仁杰的智慧与城府,不是品行高尚,却不知见机行事之辈。他以退为进,被捕后先承认罪名,在对方放松警惕之后,再想出办法,为己脱罪。这等人生低谷中的从容不迫,值得学习。

天下桃李皆仰慕

狄仁杰这一生了不起之处,还在于他能推荐、提拔、任用其他了不起的人物。

狄仁杰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有一次,武则天让宰相各举荐一个人来做尚书郎。就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郎中、员外郎这些官职,相当于今 天国务院内各司司长,地位很重要。狄仁杰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后来狄光嗣果然当上了地官员外郎(户部司的副长官),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你 就像古代祁奚一样,能举自己儿子为官。”

狄仁杰也能冒着风险举荐人才。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狄仁杰却别具慧眼,认为李楷 固是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一定能感恩效节。这个提议也被武则天接受了,授以官爵,委派他专征契丹。果然,李楷固大败契丹余众,得胜而归。武则天为此设宴 庆功,宴会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

网络配图

因为狄仁杰知人善任,而武则天也充分信任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他推荐的人遍布朝野。因为他为国举贤,并无私心,而且所推荐的确实都是人 才,所以很多人后来一直任职到玄宗朝,位登台阁,成为朝廷精英。《旧唐书·狄仁杰传》上说:“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 至公卿者数十人。”

狄仁杰推荐人才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他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 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于是张柬之 再被提拔为秋官侍郎(刑部副长官),很快就当上了宰相。

也就是这个张柬之,在后来武则天病重的时候,联合了桓彦范、崔玄、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将李显推上皇位,完成了所谓的 “唐室中兴”。史书认为:“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之推荐也。”唐室中兴或许没有狄仁杰什么功劳,可是狄仁杰做到的这一点:“天下桃李皆仰慕,域中豪杰 尽归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真实的阿斗,真的那么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汉语中,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个人的无能。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真实的刘禅真的那么糊涂吗?在我看来,比起吕端来,刘禅大事就不糊涂。刘禅,小名阿斗,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著名的弱智愚蠢之人,懦夫。当年刘备收养了一个儿子,起名刘封,又生阿斗,起名刘禅。封禅是天子祭天地的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其实是“腐败交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看了很多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河南洛阳夹马营的一户人家内,随着一声啼哭,顿时红光满屋,紫气绕梁,生下的婴儿身上还有着阵阵异香,这个“香孩儿”就是后来一统天下的宋太祖赵匡胤。不爱吟诗填词就好骑马练剑,只身行走江湖缔造了一个个传奇故事,“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发生在他身上。他主张

  • 朱元璋的为政之道:为何喜欢独揽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他喜欢将军政大权全由自己一人独揽。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任人唯贤;在建立新政权之后,他对大臣们大行杀戮,其中的胡蓝狱更是骇人听闻。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在为他的朱氏王朝铺路。军政大权由自己一人独揽朱元璋

  • 汉朝巫蛊之案:汉武帝竟差点被自己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贺是当时汉朝丞相。为了替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捉拿阳陵大盗朱安世。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朱安世在信中写出了公孙贺的种种罪行,甚至说公孙贺密谋要取代皇上;在皇上经常出入的甘泉宫路下埋下木偶,巫蛊皇上。很快,这封信便转到武帝刘彻手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彻看了这封信,

  • 明朝野史: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殉葬本是秦汉以前的丧葬制度,活杀死者身边的妃妾新侍,到阴间给死者站岗放哨当“服务员”。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便曾父皇生前多得不清的后宫女人全都处死 了,天怨人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明太祖朱元璋给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孝陵,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好的都城城墙——南京明城墙,也是朱元璋的

  • 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上的三个人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在位25年。是一位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均无建树却在艺术方面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一代帝王 。尤其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健瘦硬、顿挫有节、笔势劲逸、秀丽多姿,显示出他极高的艺术天赋。图片来源于网络《听琴图》是北宋人物画中的杰作。画幅右侧上方有赵佶瘦金书题:“听琴图

  • 宋徽宗赵佶因为发明什么而自称自己是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

  • 刘伯温跟朱元璋一次谈话,竟准确预知后世五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传说和影视剧中,都把刘伯温比作诸葛亮,说他是个能掐会算,能知过去未来的能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智慧过人呢?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图为刘伯温的剧照)传说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有一天早上,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刚刚咬了一口,这时候,太监进门禀告说刘伯温觐见。太祖皇帝寻思道

  • 荆轲刺秦的背后: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荆轲的一刺成名,刺杀行动的策划者太子丹,也从历史的幕后走到了台前。对太子丹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他是为国着想、孤注一掷,还是为泄私愤、铤而走险?他是深谋远虑、大智大勇,还是才能平庸、贪生怕死?他执意刺秦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又是如何迷惑着人们寻找真

  • 在皇宫外开妓院中国史上第一奇葩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而最多的要数明朝。其中,有不理朝政的木匠皇帝明熹宗,视财如命的明神宗,红丸案毙命的明光宗等等,而最为离谱的要数造"豹房”的淫乱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男,汉族,1491年生,祖籍安徽凤阳,职业:皇帝,年号:正德。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任皇帝,他爹是明孝宗朱祐樘,名副其实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