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汉将军李邈是什么人?谴责刘备夺取益州,为诸葛亮之死称快

安汉将军李邈是什么人?谴责刘备夺取益州,为诸葛亮之死称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4/1/16 1:35:33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汉将军李邈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国主刘禅素服发哀三日以示悲悼。在此举国哀悼之际,却有一位蜀汉大臣,为诸葛亮之死而上疏称庆。此人便是蜀汉犍为太守、安汉将军李邈,据《华阳国志》记载:...十二年(234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李邈上疏的本意,应是劝刘禅不要为诸葛亮之死而过分哀悼,换个角度看,诸葛亮之死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李邈给出的理由是,吕禄(吕后之侄)、霍禹(霍光之子)并非一定就有反叛之心;汉宣帝也不想做杀害大臣的国君。皆因大臣惧怕遭到君主的逼迫,而君主畏惧大臣的权势威望,君臣互相猜忌才造成的惨剧。

而诸葛亮握有重兵,有狼顾虎视之相(意指不臣之心),常言道:‘五大不在边’(源於《左传》,五大,指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此五类身份尊贵的人,戍守边疆容易叛乱,诸葛亮属於此五类),我对这件事(诸葛亮常年领重兵在外)一直很忧惧。如今,诸葛亮去世了,但其宗族却得以保全(免去君臣猜忌),而西部边疆的战事也可以停止了,这大事、小事都值得庆贺。

如果只看此份奏表,许多人会认定这李邈乃是宵小之徒,竟往诸葛丞相身上泼脏水,真是死有余辜。但李邈却并非宵小之徒,乃是蜀汉正直敢言之臣。还据《华阳国志》记载:..先主领牧(益州牧),(李邈)为从事。正旦命行酒,得进见,让(责备)先主曰:“振威(刘璋)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将杀之,诸葛亮为请,得免。

当初刘备夺取益州,领益州牧。李邈公然谴责刘备,这种做法太不地道了。而刘备问李邈,你认为我不该这么做,为何当初不相助刘璋呢?李邈答道:并非我不敢,而是力有不足。司法者想杀死李邈,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才免了李邈的死罪。

既然李邈并非宵小之徒。那么,李邈给刘禅的上疏有没有道理呢?其实,还是有很大道理在的,这并非纯粹质疑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而是从君臣之间权力的矛盾来解读的,“周公辅成王”的历史典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有一句诗叫“周公恐惧流言言”,以周公与成王之间亲叔侄的关系,都难免要受到猜忌,更何况诸葛亮与刘禅乃系两姓之人。

诸葛亮为相期间,主弱臣强,以诸葛亮的能力与威望,其实际权力早已凌驾於刘禅之上。刘禅难道对诸葛亮就没有怨言,不担心诸葛亮行废立之事?据《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也就是说,诸葛亮去世之后,各地都要求为诸葛亮立庙,而刘禅不准许。可见,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很大隙缝的。

诸葛亮去世之时,其子诸葛瞻只有八岁,其养子诸葛乔也早已过世。倘若,诸葛亮的身边也有两位如司马师司马昭那样的儿子。那么,诸葛亮想不成为司马懿都很难,刘禅又能放心得下吗?我们都知道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但韩赵魏三家的先祖们,谁开始不是晋国的忠臣?谁不曾为晋国开疆拓土作出巨大的贡献?谁一开始就想到将来子孙要瓜分晋国的领土?而到最后,这些忠臣、良臣之后却都成为了不臣之臣,这由不得韩赵魏的先祖们,一切都是权力与利益斗争使然。

李邈所言诸葛亮之事,也是如此。诸葛亮权力太大,又握有重兵在外,倘若有成年的嗣子在身边可堪任事。势必会引起蜀汉君臣猜忌,而诸葛亮也有可能会重蹈霍光的家族悲剧。故而,李邈把诸葛亮去世看成是幸事。而对刘禅来说,诸葛亮既死,已经对其不构成威胁了。此时,更需要安抚诸葛亮旧部。而李邈之上疏,却揭开了权力斗争的丑恶,更显得刘禅刻薄寡恩,不利於蜀汉民心、军心的稳定,故而诛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除了马谡,还有谁有能力去镇守街亭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让谁镇守街亭,马谡失街亭是多少集啊,马谡失街亭的街亭在哪里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下达了最重要的命令,以马谡为前锋,前往封闭关陇道,具体的战场,就是街亭。在当时,这个命令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是马谡?其实,站在当时的诸葛亮的角度:最佳人选,只能是马谡。假如不派马谡,谁可以担任前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云,邓芝?此二人倒是合适人选,只

  • 唐朝将领李大亮是什么结局?死后唐太宗为他罢朝3日,15名养子守孝3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后谁继位,唐太宗把魏征当自己的镜子,李世民最后一次出征

    唐朝将领李大亮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大亮,唐朝开国功臣。他出生在官宦之家,世代先祖在朝中担任要职。出生于开皇六年的李大亮,从小就具有文武才略。隋朝末年,李大亮在庞玉的行营担任兵曹。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李密进攻东都,打败庞玉的军队,俘虏了上百人,包括李大亮在内。李密

  • 乾隆一生六次下江南,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七次下江南是去的哪,六下江南的清朝皇帝是谁,乾隆几次下江南?为何事?具体

    随着《甄嬛传》和《延禧攻略》的热播,着实把乾隆带火了一把。在那两部电视剧中,乾隆只是熹妃娘娘和嬛嬛的养子,这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乾隆出生之谜,在历史上一直也是一桩公案,在民间和野史中有诸多说法。比如在《湘绮楼文集·今列女传》中,就记载乾隆生母钮祜禄

  • 曹魏的五位皇帝中,曹丕、曹叡为何能压制司马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曹睿和郭照,曹植与甄宓,曹丕和曹睿为什么都短命

    还不知道曹魏的五位皇帝,为什么只有曹丕、曹叡能镇住司马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三国时期的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延康元年(220年)

  • 刘子业都做过哪些荒唐事?为何会遗臭万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杨的三个千年是什么,凤囚凰刘子业,李自成干的坏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出现了很多个著名的朝代,在这些朝代中,有些朝代在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而有些朝代却非常的混乱和衰败。在这些混乱的朝代中,南北朝就是其中之一,在南北朝这个朝代中君王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其中发展最为强盛的国家就是刘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共出现了9位皇帝,但是这九位皇帝大部分都遗臭

  • 晋文公死后晋国是什么发展?这次称霸的是整个晋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三国之后晋国怎么灭亡的,晋文公与晋景公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晋文公死后晋国是什么发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文公在晋国强大国力的背景下,成为齐桓公后又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以后,晋国没有走齐国衰败的老路,依旧保持着霸主地位,只不过现在的霸主不是某一任国君,而是整个晋国了。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去世以后,儿子晋襄公继位

  • 刘光世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能跟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世忠与岳飞哪个更厉害,韩世忠的词,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

    刘光世平庸无能,为什么却能跟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四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名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经百战逐渐成长起来的,靠实力;还有一种是拼爹拼出身换来的,靠运气。很巧的是,南宋的“中兴四将”里面,就分成了这两类。岳飞、韩世忠自

  • 揭秘岳飞的死因真相:秦桧制造风波亭冤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常胜将军岳飞戎马一生,战场上杀敌无数,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将军,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代精忠报国的英雄、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的南宋将帅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亲自参与指挥了126次战役,没有一次失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文武双全,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其《满江红》词成为千古绝唱

  • 慈禧太后教你败家娘们儿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太后一生做过的坏事,为什么说慈禧太后很败家,慈禧太后总打人

    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为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禧一生中三次垂帘听政,是清末政治权利的中心,其地位堪比唐代的武则天,而她日常奢华吃穿用度和宏大的葬礼,一直被

  • 诸葛亮计谋分析: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火扇怎么拿,诸葛亮失败过吗,诸葛亮的失败之处

    赤壁之战中用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也是曹操惹火上身,被人牵了牛鼻子。本来好好的,偏要听从外人的建议。纳连环计,受诈降书,让八十万大军葬身火海,一去不归。而其始作俑者周瑜,虽因此战成就了千古英名,却终究是不得善终,英年早逝,让人嗟叹。当然,这场大火也并非毫无益处。至少,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英明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