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人是张郃?为何这样说?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人是张郃?为何这样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22 15:40:04

曹魏此时的战略态势为“西守东攻”,将总兵力的一半以上二十余万人配置于魏吴前线(荆州集团约8万人,扬州集团约8万人,徐州和豫州集团约3万人),其他各州兵力各为一万到两万不等,仅能自守,无法战略机动。

其中雍州兵团兵力约一万,是此次北伐战争诸葛亮兵团主要打击方向。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雍州有失,曹魏最有可能增援的是关中的夏侯楙兵团,夏侯楙能力低下,不足为惧,但极有可能会被临阵撤换(事实上也确实被撤了),此外驻守宛城的司马懿兵团也有可能驰援战场。

诸葛亮采取的第一个方法是故意泄露孟达谋反信息。孟达反复无常,打嘴炮表示愿意降蜀,却并无行动。

诸葛亮故意泄露孟达谋反书信,一者迫使孟达不得不反,同时使司马懿兵团必须前往平叛,不论胜负,司马懿兵团都已经不可能赶往陇西战场。((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诸葛)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晋书》)

诸葛亮又以赵云邓芝为疑兵,做出出斜谷进取郿城态势。魏国果然上当,及时撤换了草包夏侯楙,以曹真率精锐关中集团去对付赵云。

此时诸葛亮亲率主力出祁山,蜀军士气旺盛,军容严整,陇右五郡中南安,安定,天水,立即叛魏应亮,陇西郡太守游楚也做出投降承诺,只要蜀军能断绝陇道,一个月后即降(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

此时魏国终于判明诸葛亮的战略方向在祁山,可是手上所有的机动兵力都已经被牵制,无法派遣一兵一卒赶往陇西救援。

话说陇西五郡,三郡不攻自下,陇西郡做出投降承诺,大量官吏士卒逃往最后的上圭郡。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郭淮,时任雍州刺史。

对别人而言,奔向上圭是逃跑,于他却应该叫撤退更准确一些。

他知道,以陇西仅有的一万兵力,绝对挡不住诸葛亮的主力兵团,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决策,将兵力收缩在城墙坚固的上圭,固守待援。

魏明帝曹叡此时决定亲赴长安督战,拆东墙补西墙式抽调在荆州与东吴作战的左将军张郃紧急组成约五万人的机动兵团赶往陇西战场,将扭转败局的希望寄托在这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身上。

这是一个艰巨之极的任务,首先自己的五万兵力于诸葛亮主力兵团约8万人的兵力,处于劣势;自己长途奔袭,诸葛亮却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并不利于决战;自己最快也要二十天才能赶往战场,假如诸葛亮兵团在此之前就已经完全占领陇右,断绝陇道,自己就不得不被动地去进攻坚固据点,非常不利;

此外,这一路奔袭,要经过很多险要地段,假如诸葛亮分兵于路上埋伏..........

首先面临的选择是,走什么道路去救援陇西。张合的选择有二:

1.陈仓渭水道

此道路平坦,利于大军行动和辎重转运,且此道出口即为上圭,有郭淮等将领正在艰苦作战。

马超之乱时,夏侯渊就是通过此道路前往,大获全功,获得“旋风将军”称号。救兵如救火,走此道可以最快赶到陇西战场。

2.关陇道

另有称呼为“关陇狭道”,光从这名字就知道道路狭窄,不利于进军,且兜了个大圈子,要多耗不少功夫,路上有多处形势险峻,利于埋伏。关陇道的出口,就是街亭。

假如绕行此道,造成苦苦支撑的郭淮城破战死,估计做鬼也不会放过张合。丢失陇右,一世英明肯定是保不住了,保不齐皇上还要砍了他的人头来抵罪。

同样的纠结,也折磨着诸葛亮。

他手下可指挥的大军约有八万,假如平分两处,每处各四万,在五万张合精锐骑兵面前肯定不占优势。他只能将重兵放在一路。诸葛亮在这场赌局面前下了注:我赌你走陈仓渭水道!

战场上的这种选择题是最困难和折磨人的,很像赌场上的猜大小游戏,赢了赚的盆满钵满,输了会失去所有财产,对诸葛亮这种军事家也一样。

淮海战役时,粟裕判断杜聿明撤退方向,以粟裕的善断,也折腾得三天睡不着觉。因为一旦发生判断失误,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我们来看诸葛亮的战场布置,基于张郃走祁山渭水道这个判断,诸葛亮将主力兵团约六万人置于西县,一面继续进攻上圭城池,一面设置好预设阵地准备与奔袭而来的张合集团决战。

当然,也可以认为诸葛亮故意不攻下上圭,吸引与郭淮私交不错(郭淮于张郃有大恩,夏侯渊被杀,就是郭淮拥护张郃为临时主帅)的张合,为救好友走这条近道。

诸葛亮也不能不作张郃走关陇道的战役准备。于是他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赶往街亭防守,这是“一防”,同时任命高翔率军数千于柳城驻防,以保障马谡右翼,在必要时候可以支援街亭,算是“二防”;加上在安定郡驻军的魏延,可以保障马谡的左翼,也能在关键时刻救应街亭,算是“三防”。

三条防线呈犄角之势,总兵力约两万人。

张郃就算神勇,十天连破三条防线,可能性不大,只要能坚持十天,诸葛亮主力兵团就赶到了,亲自与张郃兵团决战,以兵力优势歼灭张合兵团,则陇西局势已定,坚守上圭的郭淮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只剩必死一途了。

诸葛亮这布局,可以说相当老到,滴水不漏,非常符合诸葛亮用兵谨慎的特点。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都知道张郃走了关陇道,一举改变战局。

用兵原则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经验丰富的张郃合知道,诸葛亮用兵谨慎,想来会预测到自己走陈仓渭水道,自己如果按照诸葛亮的心思落子,那就成了洪水撞上堤坝,与优势兵力的诸葛亮决战。

绕行关陇道,虽然路远耽误功夫,却容易做到出其不意,以诸葛亮的谨慎作风,估计不会分兵在关陇道上进行埋伏自己,看似凶险,其实冒险并不多。

幸亏我的对手是诸葛亮!张合心里估计会这么想。如果主帅是激进的魏延,或者姜维(姜维此时还籍籍无名,允许我提前让他上场),可就难对付多了。

我申明一下,没有贬低诸葛亮军事能力的意思,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远超魏延和姜维。只是恰好,张郃的类型克制诸葛亮。

双方都已下注,剩下的,就只能靠战场变化决定了。其中很关键的一战就是街亭之战。

那么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镇守呢?假如不派马谡,谁能担任先锋呢?请看下回:授任无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 鳌拜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鳌拜是什么样的人,鳌拜是哪个皇帝在位,鳌拜是什么官职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鳌拜,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近年来,各种关于清代题材的历史剧层出不穷,鳌拜在剧中大多数都是那种骄傲跋扈、贪婪不足的奸臣形象,鳌拜这个人物被大众所熟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在历史上,鳌拜确实有其人,而且他在清朝初年还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鳌拜,他的

  • 安汉将军李邈是什么人?谴责刘备夺取益州,为诸葛亮之死称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如何取得益州,益州地图,诸葛亮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汉将军李邈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国主刘禅素服发哀三日以示悲悼。在此举国哀悼之际,却有一位蜀汉大臣,为诸葛亮之死而上疏称庆。此人便是蜀汉犍为太守、安汉将军李邈,据《华阳国志》记载:...十二年(234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书曰:

  • 除了马谡,还有谁有能力去镇守街亭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让谁镇守街亭,马谡失街亭是多少集啊,马谡失街亭的街亭在哪里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下达了最重要的命令,以马谡为前锋,前往封闭关陇道,具体的战场,就是街亭。在当时,这个命令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是马谡?其实,站在当时的诸葛亮的角度:最佳人选,只能是马谡。假如不派马谡,谁可以担任前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云,邓芝?此二人倒是合适人选,只

  • 唐朝将领李大亮是什么结局?死后唐太宗为他罢朝3日,15名养子守孝3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后谁继位,唐太宗把魏征当自己的镜子,李世民最后一次出征

    唐朝将领李大亮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大亮,唐朝开国功臣。他出生在官宦之家,世代先祖在朝中担任要职。出生于开皇六年的李大亮,从小就具有文武才略。隋朝末年,李大亮在庞玉的行营担任兵曹。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李密进攻东都,打败庞玉的军队,俘虏了上百人,包括李大亮在内。李密

  • 乾隆一生六次下江南,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七次下江南是去的哪,六下江南的清朝皇帝是谁,乾隆几次下江南?为何事?具体

    随着《甄嬛传》和《延禧攻略》的热播,着实把乾隆带火了一把。在那两部电视剧中,乾隆只是熹妃娘娘和嬛嬛的养子,这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乾隆出生之谜,在历史上一直也是一桩公案,在民间和野史中有诸多说法。比如在《湘绮楼文集·今列女传》中,就记载乾隆生母钮祜禄

  • 曹魏的五位皇帝中,曹丕、曹叡为何能压制司马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曹睿和郭照,曹植与甄宓,曹丕和曹睿为什么都短命

    还不知道曹魏的五位皇帝,为什么只有曹丕、曹叡能镇住司马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三国时期的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延康元年(220年)

  • 刘子业都做过哪些荒唐事?为何会遗臭万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杨的三个千年是什么,凤囚凰刘子业,李自成干的坏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出现了很多个著名的朝代,在这些朝代中,有些朝代在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而有些朝代却非常的混乱和衰败。在这些混乱的朝代中,南北朝就是其中之一,在南北朝这个朝代中君王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其中发展最为强盛的国家就是刘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共出现了9位皇帝,但是这九位皇帝大部分都遗臭

  • 晋文公死后晋国是什么发展?这次称霸的是整个晋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三国之后晋国怎么灭亡的,晋文公与晋景公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晋文公死后晋国是什么发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文公在晋国强大国力的背景下,成为齐桓公后又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以后,晋国没有走齐国衰败的老路,依旧保持着霸主地位,只不过现在的霸主不是某一任国君,而是整个晋国了。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去世以后,儿子晋襄公继位

  • 刘光世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能跟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世忠与岳飞哪个更厉害,韩世忠的词,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

    刘光世平庸无能,为什么却能跟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四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名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经百战逐渐成长起来的,靠实力;还有一种是拼爹拼出身换来的,靠运气。很巧的是,南宋的“中兴四将”里面,就分成了这两类。岳飞、韩世忠自

  • 揭秘岳飞的死因真相:秦桧制造风波亭冤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常胜将军岳飞戎马一生,战场上杀敌无数,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将军,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代精忠报国的英雄、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的南宋将帅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亲自参与指挥了126次战役,没有一次失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文武双全,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其《满江红》词成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