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军队:朱元璋北伐灭元时的骑兵从哪里来的?

明朝军队:朱元璋北伐灭元时的骑兵从哪里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17 更新时间:2024/1/15 5:24:58

两宋积弱,缺乏骑兵,主要原因就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和陕北的马场,中原和江南没有能大规模养马的草场。而朱元璋北伐灭元时他的控制范围也就江南一带,但徐达常遇春的骑兵已经可以跟蒙古铁骑硬碰硬。明军的大批军马从哪里来的?

这是蒙古人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之一吧。元朝靠骑兵起家,对马的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南耕北牧,但是元朝的统治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水美草肥的山东、江西甚至云南都有官办马场,插一句,就连棒子也没逃过养马的命运,现在的旅游胜地、韩国对中国免签的唯一地区、韩剧中经常出现的免税天堂济州岛当年也是蒙古人的一个官办马场,叫耽罗马场...蒙古贵族在内地的私人马场更是不计其数,元史中记载"蒙古军取民田牧,久不归";"阔端赤牧养马驼,岁有常法,分布郡县,各有常数"。同时,元朝在内政上建立了许多鼓励养马的制度,设立了如太仆寺这种专职的管理马政的机构,就像石油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一样,当时全国掀起了牧马学大漠的高潮,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和先进人物。

有首民谣这么唱到,"家住淮西庐州边,那里是个好地方" ,元朝在内地一个很大的官办马场叫做“庐州马场”、朱元璋黑帮中重要打手,也就是你提到到徐达、常遇春,史称"淮西勋贵",庐州马场+淮西勋贵,知道他们起家的马是从哪来的了吧。所以他最终一统全国也有历史的必然性,跟他打的那些土豪们,比如方国珍之流,一问有多少马?190匹...估计还没有军队里做饭的大师傅多。但朱元璋此时已经有上千匹战马了。

再说说北伐,其实,整个过程中他们就没怎么遇到牛逼的蒙古骑兵,这展开来讲就太多了,他敢打王保保都是后来的事儿了,在骑兵上也吃过亏。

朱元璋有一支军队叫做长枪军,光荣的三国志玩过吧?长枪兵是专门克骑兵的,战争初期,一般是蒙古骑兵来打朱元璋,都被长枪兵打回去。这时,朱元璋已经积累了一些打骑兵的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攻取大都,大部分责任是因为蒙古贵族通知集团内部矛盾,南方都打成一锅粥了,元朝内部还在争权夺利,消灭朱元璋最好的时候,王保保正在跟孛罗争国本,好不容易争上了国本,现在打朱元璋还来得及,突然李思齐又跟他干起来了,元朝朝廷也很搞笑,今天帮王保保,明天又帮李思齐,南边徐达和常遇春都快打到大都了,元惠帝还操心找人帮着李思齐一块儿合攻王保保,这样搞不清状况的政府,真不亡国也是醉了。

坦白的说,朱元璋还是很忌惮王保保的,王保保在山西,他可以说是元朝最后一支保持蒙古骑兵传统的中原军队(其实漠北还有一些,但已经离心,甚至还有捣乱的、罢工的、叛逃的、不想放牧自己跑去务农的等),王保保这个人很传奇,有个很有名的妹夫张无忌,在韩店打败汤和之后,赵敏派内应去了他的军队,在太原,明军料到正面战场肯定是打不过(朱元璋在众臣要求迅速北上的时候,很冷静的说北土平旷,利于骑战,说明朱元璋此时已经认识到在南方的打法不适应北方作战了),所以选择了依靠内应,趁夜劫营的战法,打败了王保保。当然赵敏内应那段是我胡编的,内应劫营是史实,顺便说一句,王保保真正的妹夫是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元璋外孙子还得叫他声大舅,这是后话。

再回到主题,打王保保的骑兵哪来的?答案是连抢带占还受降,王保保在山东的时候,朱元璋没怎么搭理他,他走了,朱元璋就去捏软柿子了,山东有个马场,叫做益都马场,守将叫做施魏因施泰格,不是,说错了,叫魏赛因不花,就是个没什么用的八旗子弟,迅速就投降了,马有了...打到河南,王保保他姥爷又带着大批军马投降了,马又有了;河北一带,私人马场众多,古人称,燕赵多精骑,徐达常遇春速度打下来,这又有一大批马了。但想要追击王保保,要更多的马,还记得我刚才说的棒子的马场吧?朱元璋毕竟文明人,花钱买!在广东那边也买!最扯淡的是,连琉球的马,他都买!琉球就是现在的冲绳,一介岛国,马在他们国家估计就跟大熊猫似的,就这朱元璋也买了40多匹,可见当时明朝对马的需求有多么饥不择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即便如此,明朝骑兵仍然无法与王保保骑兵相匹敌,我们回顾一下明朝的马匹来源:三大马场的马,这些马是很不错的军马,私人马场的马,可以说,这些马档次就低一些了,再就是朝越南、琉球买的马,不是我看不起他们这种马,楼主可以去动物园看一看,矮种马有多么猥琐,跟漠北的高头大马一比,首先气势上就输了,就好比郭敬明在姚明面前,怎么都觉得矮人一头(甚至不止一头),我们再来看看王保保是什么马?朱元璋对李文忠说,“王家这小子只是用拐子马熟,更说必有伏马”什么叫做拐子马呢?就是铁甲马。朱元璋有多么忌惮这支骑兵呢?他说“尔等诸将,出入塞上,非一、二千骑不得轻行”,但他自己有多少马,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句话,其实有一定吹牛逼的成分,你有多少个一、二千骑啊,但是不是真没办法了呢?历史告诉我们,不是。

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朱元璋主要靠两个手段

1、步骑协同。步兵,当然不是拿板儿刀那种,枪兵为主,骑兵协同,可防可攻。说“淮北劲旅,虽燕赵之精骑不及也”说得就是徐达的部队,朱元璋认为“方今马少,全仰步军,必常附城垒,倘有不测,则可固守得全,以待援至,此上策也”,所以两个兵种协同作战,进可攻,退可守,打得过可以欺负,打不过可以赖皮。

2、车骑并重。朱元璋说“车骑并重,北方尤宜”,前面我们说了,朱元璋从琉球买了40只熊猫回来的同时,还带回了5000斤硫磺。朱元璋的兵车复兴计划,没有照搬春秋战国时代,而是开创了原始小坦克,路上阿帕奇时代,《精武英雄》上日本老师跟李连杰对打的时候说过,这个时代,最快的还是枪。古代之所以骑兵可以横行天下, 比得是机动性,当机动性更强的火器出现了,又搭配在马拉的军车上,蒙古骑兵还跟你玩个什么啊。

简单的说军马就是上面说的这四处地方来的,中原官办马场、蒙古贵族私人马场、降军带来的马匹、国外进口的马匹。

徐达是帅才,单说骑兵玩的好的还得是闪电前锋常遇春,大外甥李文忠和朵颜老板冯胜(就是上边题友所说的朵颜三卫的头儿,但朵颜三卫出彩都到靖难之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说硬碰硬,可能真是算不上,当时明朝的骑兵万里防线“可用之马,不足十万”,而反观蒙古,人家过年赶个集,上街买个菜,吃个早饭都有数万匹马出没,所以才有后来蒙古即便分成了瓦剌和鞑靼,没事儿还能抢你点鸡蛋,借皇帝去玩儿两天的实力。

徐达和常遇春的胜利,非强于骑兵,而是战法和科技进步的,徐达、李文忠当年三路攻元也是被打成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军机章京智审“皇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下江南真实历史,乾隆皇帝私访江南全集,乾隆下江南目的

    有一年春天,乾隆皇帝南巡回銮,驻在涿州行宫。这一天,有一位僧人带领着一个小孩来到行宫大门外,说这个小孩是乾隆帝早年遗弃的皇孙,要前来与皇祖相认。僧人见门官不信,不给通报,便说出了事情的缘由。据僧人说,这个小孩是履端王永诚(即乾隆帝之第四子)的次子,是王爷嫡福晋所生。而深受王爷宠信的爱妃王氏乘王爷不在

  • 揭秘明朝初期是否真的存在所谓“洪武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所谓的存在感就是,到底什么是存在感,真实的明朝

    对明朝是否存在“洪武之治”,史学界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历史确实出现过“洪武之治”,因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1368—1398年)曾经有过一段盛世。由于明太祖统治期间以洪武作为年号,朱元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洪武之治”。

  • 武则天曾被谁发檄文讨伐后指责宰相没发现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时期的几任宰相,骆宾王骂武则天檄文,武则天为什么不把天下传给武家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如“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源流考证从官文书演变到军事文书檄文最早源自春秋战国,发展到汉代已成为一种日常行政事务性质的普通官文书,并因此奠定了后来军事信息传播的体式基础。檄文用于军事信息的传播最初见于春秋战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到汉

  • 辽国宰相张俭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俭感动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晚年杀大臣,辽国是现在的哪个省,辽国宰相张俭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曾国藩曾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翻开厚重的中华历史,勤俭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辽国宰相张俭的事例让人很感动。图片来源于网络辽国宰相张俭,很有才华,公元99

  • 康熙朝宰相陈廷敬:驰骋官场54年累计28次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宰相张鹏,清朝宰相陈廷敬,张廷玉退休延迟引发的君臣对峙

    山西历史文化浓厚,人才辈出。若是外省人,提及山西名人必会想到关二爷、李世民、武则天、杨家将、呼家将,等等。若具体到名臣,人们又会想起神探狄仁杰、汾阳王郭子仪,或者是裴氏宰相(据统计,裴氏家族共出过五十九位宰相)。这样看来,大众印象中的山西名人似乎集中于唐宋之时,提起明清之际的山西,人们似乎仅仅记得晋

  • 明朝皇帝朱高炽:一代开明的儒家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腓特烈二世开明君主制度,开明君主专制名词解释,对开明君主专制的看法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 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 ——终明

  • 历代皇位继承秘诀:保住皇位为什么得多杀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儿子谁继承皇位,皇太极为什么能继承皇位,篡位成功的皇帝有哪些

    南北朝多荒唐事,历史好像走入了一个怪圈,杀戮与被杀戮,怎么都走不出来。南齐朝东昏侯萧宝卷即帝位后,数次同身边亲近的人密谋诛杀大臣,每次都突然行动,主意坚定,没有半点迟疑之心,搞得这帮大臣们人人自危,难以自我保全,早上还在朝堂之上,晚上可能脑袋就搬家了。萧宝卷在位共二年八个月,继位之年便开始大规模诛杀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八子结局很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宣太后真的那么厉害吗,历史上的宣太后结局,芈八子真实评价

    芈月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芈月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后称谓,始见于芈月。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

  • 逼曹操离婚的彪悍女人丁夫人:曹操的终生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丁夫人,刘邦第一个女人曹,曹丕一生最爱的女人

    曹操是为一代枭雄,且是一个文武全才,文韬武略,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建树。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对男女感亲情方面的处理,实在不敢恭维。他不仅喜欢强抢别人的老婆,而且还惧内。他的糟糠之妻丁夫人就曾逼得他离了婚,让他抱憾终身。网络配图丁夫人是曹操的正房,出身并不显赫,婚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曹操的一个妾刘夫人却先后生

  • 盘点光绪帝一生的八大不幸 慈禧为何幽禁光绪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光绪为什么不除掉慈禧,光绪帝的十年幽禁生活,光绪帝被软禁在哪里

    光绪皇帝一生政治生活可以做出一个结论是悲剧,但是光绪的家庭生活也是悲剧。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 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