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和孙膑:缘何同门师兄弟最终却变成了仇人

庞涓和孙膑:缘何同门师兄弟最终却变成了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5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5:20

他是魏国著名的大将,曾经率领军队北拔邯郸,西围定阳,他的军队曾经横行天下。但是他心胸狭窄,容不下比自己有才华的人,并且还加害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孙膑。究竟是什么样的功利促使他这么做?他的心理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转变?

说起魏国时期的大将庞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庞涓曾经执掌魏国兵权,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攻打周边小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连当时的齐国都曾在他手下吃了败仗。如此功高盖世的一名大将,却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的同门师兄孙膑而对其进行迫害,最还自己落得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能让庞涓置同门友情不顾,加害孙膑?这事还得从庞涓读书的时候开始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庞涓打小家里就穷,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庞涓一早就学会了吃苦耐劳。跟周总理一样,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为魏国之崛起而读书。古代是没有义务教育的,要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就得自找门路,进入民间教育机构深造。庞涓比较幸运,进入了鬼谷子的门下学习。鬼谷子可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教授,满肚子墨水,为人比较随和,也不摆名人的架子。但是鬼谷子的民办学校扎根于大山深处,一般人还真找不着,即使找着了,也受不了那个苦。庞涓可不一样,从小锻炼出来的吃苦品格,一进学校就不走了,跟孙膑做了师兄弟,一起跟着鬼教授学习。不过,说起来,庞涓和孙膑可是师兄弟,论起年纪来,庞涓还得叫孙膑一声大师兄。

孙膑同学是齐国人,他的来头可不小啊!孙膑的老祖宗可是赫赫有名的孙武,《孙子兵法》的作家。不过孙膑为人很低调,没把这个当成炫耀的资本,跟庞涓也很合得来。鬼教授一共就这俩学生,虽然他俩人一个是平头百姓,一个是名人之后,但是经过朝夕相处,庞涓和孙膑逐渐好得跟亲兄弟似的,恨不得两个人穿一条裤衩了。为了增进感情,他俩干脆杀鸡烧香,拜了把子,孙膑当大哥,庞涓当了小弟。

庞涓同学还是比较刻苦的,但是天资不足,比起孙膑来差了不止两条街。好在他比较勤奋,还不至于落后太多,但长此以往庞涓心里也不太舒服,你想啊,自己在抄书的时候,孙膑师兄可能在睡大觉呢,长此以往,庞涓心里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然有一天,魏国国君魏惠王公开招聘人才,一经录取,待遇丰厚。庞涓正好厌倦了山中清苦的日子,于是打算去报考公务员,好歹谋个一官半职糊口。但是孙膑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就跟庞涓说,师弟你放心去吧,教授我会好好照顾的!庞涓心里也不是滋味,跟大哥孙膑发誓:“咱们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我发达了,一定把师兄接过去,我们一起建功立业。如果有一天我违背了这个誓言,就让乱箭射死!”直到这里,庞涓还是非常敬重这个大哥的,两个人的兄弟情谊看起来牢不可破。

庞涓下了山,顺利通过了选拔,见到了主考官魏王。庞涓同学好歹跟着鬼教授学习了三年兵法,对于魏王问他的面试题目,庞涓答起来得心应手,直把魏王说的眉开眼笑,心里乐开了花。最后,按照惯例,魏王让庞涓说一下自己的竞聘感言,庞涓面色一正,慨然说道:“如果我当上了魏王的大将军,那么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其他六国在我眼里就是几只蚂蚁而已。我说向东他们不敢向西,我说向西,他们不敢向东。我想打就打,想赢就赢,魏国成为霸主那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魏国一统天下,千秋万代!”魏王听了十分受用,觉得庞涓这个人志向高远,而且有真才实学,还就真的把庞涓提升为大将军,成了军队的一把手。 庞涓当上了大将军,还真就像他给魏王说的那样,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庞大将军一时被魏国百姓争相传颂,成为魏国的大英雄,好像他带着魏国军队一走一过,就能踏平敌人似的。不得不说,受人追捧这种感觉是十分美妙的,庞大将军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感觉深深地存在他的脑海里,他也渐渐习惯了受人敬仰的感觉。

不过,他突然想起当初给自己的大哥孙膑许下的誓言。正当他在考虑是不是该抽个空,把自己的大师兄接过来的时候,孙膑却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原来,有个魏国的使臣发现了孙膑的才能,于是向魏王大力推荐,魏王于是派人把孙膑请下山来。孙膑来到魏国后,脑子里想的全是自己的拜把子兄弟,于是刚一到魏国就风尘仆仆地去看望庞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庞涓刚见到自己的大哥,先是感到惊讶,然后觉得十分高兴,毕竟多少年没见了。但再仔细一想,冷汗差点流下来了。庞涓对自己有多少斤两是再清楚不过了,以前就跟孙膑有不小的差距,现在孙膑在自己下山后又跟着教授身边深造,恐怕自己坐火箭都追不上了孙膑了。如果让孙膑来执掌兵权,那么自己只能退居二线了……一想到这,庞涓的心里顿时阴沉下来,现在自己可是各国最年轻的军委主席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一挥臂间,数十万大军齐动,摧枯拉朽,万人敬仰,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啊!庞大将军也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大哥孙膑抢了自己的位置!于是表面上表示对师兄孙膑的到来十分欢迎,并热切地把他留在自己的府里生活,暗地里却留了个心眼,对孙膑加强了提防。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魏王对孙膑十分欣赏:“我听说先生得到了孙子先生的独家兵法,才华非凡。我几乎是每天都想着先生能够来到魏国帮助我,现在您终于来了,我真是太高兴了。”接着,魏王又问庞涓:“你师兄才能超群,我想让他做你的副手,你们师兄弟一起掌握兵权,为我魏国建立万世功勋,你看如何?”真是害怕什么来什么啊!庞涓灵机一动,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我大哥虽然才华横溢,即使当大将军也绰绰有余。但是毕竟没有什么功劳,一下子就当我的副手恐怕不能服众。不如先当个客卿,等立下功勋之后再提拔,到那个时候别说当个副手,就是让我退位让贤,我也绝不皱眉!”这话让魏王十分满意,对庞涓的人品也大加赞赏。孙膑听了更是感动,什么叫兄弟,这就是好兄弟!

不过,客卿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挂职的。庞涓见自己的计谋生效,十分得意,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大哥讨教兵法谋略。到底是半路出家的,在孙膑眼中很简单的问题,能把庞涓问得憋红了脸,庞涓感到很惭愧,但同时又庆幸,幸亏没让孙膑掌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有一天,魏王打算考一下这俩师兄弟,于是让他俩比一下排兵布阵。庞涓摆的阵形,孙膑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于是随口就能举一反三。而孙膑摆的阵形,却把庞涓看得一头雾水。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庞涓厚着脸皮跟孙膑请教,孙膑一五一十地把阵法的奥秘全部告诉了庞涓。庞涓又在魏王面前把孙膑的话重复了一遍。魏王对两个人大加赞赏,称赞两个人是魏国的“双杰”。不过,经过这件事情,更让庞涓看清楚了自己跟孙膑之间的差距,也让庞涓狠下心来,除去孙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庞涓的授意下,庞涓的一个小弟丁乙假冒孙膑在齐国的故人,为孙膑带来一封庞涓伪造的家信。信的大致内容是家族里的长辈都死了,小辈也没几个了,孙家人丁单薄,你孙膑还是赶紧回到齐国为家族开枝散叶吧!孙膑看了相当难受,回信说自己已经是魏国的官员了,等告老还乡再回齐国。庞涓拿到孙膑的回信,仿照笔迹把孙膑的信给涂改了,说我孙膑在魏国做官都是碍于师弟的面子,自己是身在魏营心在齐国啊!庞涓随后把这封信交给魏王,魏王大怒,让人给孙膑刺面,并砍去孙膑的双脚。

成了废人的孙膑对自己已经微乎其微了,想到这里,庞涓才算稍微放下了心。但孙膑这个人是绝对不能留的,庞涓打算主动示好,让孙膑放松警惕,然后套出《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容,然后把他饿死。果然是无毒不丈夫啊,可惜功败垂成,最后得知真相的孙膑靠着装疯卖傻逃脱庞涓的毒手,被田忌救去齐国,成了齐国的军师。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正面的较量中,庞大将军先是中了孙膑的围魏救韩之计,又中了增兵减灶之计,最后被齐军乱箭射死。这还真应了当初“乱箭射死”的誓言,看来,庞涓对师兄孙膑还是有说话算话的时候啊!

好端端的一个魏国大将军,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真让人唏嘘不已。如果庞涓能够与孙膑和睦相处,共同为魏国效力,即使自己退居副手,也不至于落得个千古骂名。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的那样:庞涓以害人始,而终以害已终。庞涓这个人空有大将军的才能,却没有大将军的气量,捣鬼使坏有效,但毕竟有限,庞涓给后人的发,我们应当牢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春秋战国:孙膑“疯疯癫癫”的谋略家有何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疯子爬过来了,孙疯子又爬过来了……”在魏国都城大梁的某条街道上,几个小P孩对一个疯疯癫癫的趴在地上“行走”的人齐声嚷嚷着。“好端端的一个人咋能说疯就疯了呢?嗨,这是啥命啊!”大街上一个卖油条的老女人叹着气自言自语地说,“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看来孙疯子往后只能爬着来寻找光明了。”“听说孙疯子是齐

  • 春秋战国的联姻公主为何很多不守妇道或被撵回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稀奇事,也有很多荒唐事,还有很多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混战中,各诸侯国公室子弟养门客,招贤士,在战场上厮杀,在外交领域奔走等。那公室的女子呢?她们大多扮演了三种角色,一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二是刺入敌国心脏的间谍,三是为夫君搜集情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先秦的历史记载中

  • 揭秘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晋惠帝的皇后贾后生有四个女儿,长女河东公主、次女临海公主、三女始平公主及小女哀献皇女。其中,次女临海公主命最不济。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

  • 五代十国也和亲: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公主外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其各国的割据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为什么说鲁智深的综合武力比武松高很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对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为武松几件事让大家热血沸腾,其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试刀飞天道人,这是水浒的经典华章,所以大家也就认为武松步斗武功天下第一。网络配图其实不然,武松从来就没有和一流高手打多,也没有战胜过一流高手的经历,为什么,因为武松有自知之明。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心甘情愿认鲁智深为老大,

  • 历史上第三位要复国的和亲公主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辽与西夏共有三次和亲。第三次和亲时,金国基本将辽国的大部分国土占领了,辽国处于灭亡的边缘,为了维护辽国免遭灭亡的命运,辽国的成安公主做了最大的努力,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自己绝食而死,她是和亲史上死的最为壮烈的公主。辽道宗蹦逝,天祚帝继位,以成安公主出嫁西夏首领李乾顺来和亲。《辽史.西夏记》载:“天祚

  • 霍光擅权:汉朝稳定度过汉武帝死后的政治动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年仅八岁,政事皆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决断[3] ,前述盐铁会议就是在霍光的授意下,由昭帝下诏决定召开的。与霍光一起受武帝托孤的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为妻,生有一女。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此女年仅五岁,上官桀父子意欲将其送入宫中为昭帝后,被霍光拒绝。图片来源于网络后上官安通

  • 西汉官场贪腐横行:汉武帝任用酷吏铁腕反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作为一代英主,他一方面建立了辉煌的功业,一方面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国家和百姓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正如司马光所正确评论的:“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认为

  • 汉武帝的时期的丞相为何大多都死的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期,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等十数人曾担任过丞相一职,其中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被迫自杀,而窦婴、公孙贺、刘屈氂则是最终被斩杀。图片来源于网络乐安侯李蔡李蔡,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汉武帝的第七个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

  • 明代宗不昏庸:盘点朱祁钰在位期间诸多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宗叫做朱祁钰,他是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的弟弟,他是明朝的第七个皇帝,他也是唯一一个在明朝迁都后,没有被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他的一生并不完美。尽管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这期间却有不少作为,容我一一道来。网络配图其一,政治上,国家的内部和外部都不稳定,内部水灾严重,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外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