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秦武王嬴荡虽举鼎而薨 但绝非孬种!

揭秘秦武王嬴荡虽举鼎而薨 但绝非孬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83 更新时间:2024/1/27 12:42:12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

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大秦四雄主”其中的两位(四雄主: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就这样,武王被深深的夹在了他们中间,正像两千年后康乾盛名下的雍正帝,他身上原本所具有的光芒变的黯淡无色,最终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网络配图

秦武王即位之初,经过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苦心经营,强大的国力给秦武王换来的是,“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史记卷五秦本纪》载),然而就在五十多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中还写着那八个刺痛秦人的字—“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时至今日,诸侯们却不得不竞相来朝拜秦王,藉此来换取他们短暂的安宁。

秦武王的功绩首先要说的便是“平叛”。

公元前316年,蜀国与苴国矛盾激化,两国皆遣使示好于秦国,没想到此举却是引狼入室,秦惠文王出兵先后灭蜀吞苴,贬蜀国为蜀候国,并派陈庄出任相国,此后,蜀国正式纳入秦国版图。

公元前311年,即惠文王十四年,蜀国内部出现了状况,“蜀相壮(庄)杀蜀候来降”(《史记秦本纪》),此事非同小可,惠文王还没来得急处理便薨了,此事便落在了继任者秦武王身上,武王必需谨慎处理,兹事体大,蜀国归入秦国才六个年头,民心不稳,稍有不慎,即可引发大规模叛乱,武王元年,他派将军甘茂讨伐陈庄,陈庄兵败被杀,叛乱平息,蜀地遂恢复平静,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安全的被化解掉了。

就在同一年,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君王又出兵讨伐了雄踞秦国北方的义渠和丹犁。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这是一项很有远见的政治举措,做为中国第一个设立丞相的君主,武王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到此举会给后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事实证明,这个制度影响中国官制长达一千六百多年,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因“胡惟庸案”才得以废除,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废相,黄梨洲(宗羲)就说:“有明一代政治之坏,自高皇帝废宰相始”(《明夷待访录》),他将明代政治混乱的根本原因归结于废相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史学大师钱穆更是赞黄梨洲之论为一针见血,由此可见丞相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之大。

网络配图

武王的另一重要武功便是为秦国攻取宜阳。

公元前308年,即秦武王三年,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同年秋天,武王便以甘茂,庶长封为将,出兵讨伐韩之宜阳,宜阳人多地广,秦军围攻五个月不下,武王遂“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终于,武王四年,秦军攻克宜阳,斩首六万,得胜的秦军又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渡过黄河,攻下武隧,并在其筑城。

迫于秦军强大的武力,此时的韩襄王已经惊慌失措,急忙派遣公仲侈入秦向秦王谢罪讲和。宜阳乃周都洛邑的西大门,两地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秦军攻克宜阳使得武王终于可以实现自己“通三川,窥周室”的梦想,但他永远不会想到,此行,同时也应了他“死不恨矣”的誓言。

网络配图

八月,武王率众行至洛阳,在太庙中,武王看见了象征天下的九鼎,“武王有力好戏”,他决定和自己的力士比试举鼎,而就在三百年前,楚国有一位国君曾经向周室打听过这九鼎的重量,但却被王孙满的一句“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而吓的退兵出境,这位国君,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至今日,秦武王却欲举起这天下的象征,这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史记赵世家》),或是因为鼎重,或是因为武王高估自己的实力,亦或是因为“周德未衰,神器不可动”,但唯一的事实却是武王确实薨了,武王死后,周赧王大惊,亲往吊丧,而孟说,也被秦国诛族。武王无后,立同父异母弟嬴稷为王,这便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纵观武王一生,虽然功劳不及前后二王,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最起码,他做为秦国的掌舵人,能够顺应时代大潮,并将祖先的遗志铭记于心,他虽早逝,但秦国的国力却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就像贾谊在《过秦论》所说的那样,“孝公即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不由的令人赞曰:秦君无孬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年羹尧的牺牲 是因雍正惧怕还是自作自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能够继位,与多名重臣的辅助是分不开的,这其中便有年羹尧,年羹尧向来以武功见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年羹尧走上仕途并不是靠他的武功,而是走科举的路子。据说,年羹尧的记忆力惊人,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在康熙四十八年,出任四川巡抚,那时他才三十岁,真可谓年轻有为。年羹尧在担

  • 中国古代帝王多有写诗癖乾隆一生作诗超4万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大都有写诗癖。上古的一些帝王,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到周文王、周武王,除掉帝王的甲胄,都有一套诗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体创作了《卿云歌》,这首诗十分有名,北洋军阀时期曾以此诗谱曲作为民国的国歌。歌中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大学从中取了两字作为校名,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网络

  • 为天子献上“黄图”他却成了中国第一位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一个第一。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段子,教授“病毒”问新学生们,谁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啊?大家都举手说是阿姆斯特朗。教授又问那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啊?结果肯定是谁都不知道了。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忠臣到底是谁。有些同学说了会不会是比干

  • 同为帝王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差距究竟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

  • 古代皇帝催情食谱曝光一夜宠幸30多位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比如周代,君主选妃侍寝,以日、月、星、辰来决定;汉代,皇后和一品夫人拥有绝对优先权,九嫔以下轮着来;魏晋时,有个荒淫的晋武帝,是坐羊车选寝妃的;到了唐代,后宫侍寝又恢复了周代的顺序,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清代,皇帝每天翻牌子,翻到谁是谁。网络配图唐朝皇帝食谱在饮食上比较节俭的唐太

  • 名相诸葛亮如此厉害 那么他师从何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常人都知道诸葛卧龙擅长奇门遁甲,擅长排兵布阵,战场上能够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例如孔明灯、木车流马等等都是出自他之手,另外在艺术造诣方面,他也有非常不俗的成就,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诗文,他都有所建树。可是这样一位博古通今的奇人,又是如何炼成的呢?我们都

  • 连诸葛亮都比不上的历史牛人 智慧超群无人能比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鬼谷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传奇人物,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奇人。不仅他出名,连他帐下的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也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人物。据说他们当时将战国七雄搅了个翻天覆地,能耐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网络配图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这么一位大师,智慧超越鬼谷子,连诸葛亮都曾自叹不如

  • 诸葛亮如此聪慧 却被这“一计”逼得就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琦,乃是刘表的长子,按照我国古代的封建礼仪来说,长子即为嫡子,是最有可能继承家族产业的,这种习惯的由来还要从西周的宗法制说起。不过刘琦的命运是悲惨的,他没有得以顺利的继承父亲的地位,后来在刘备的举荐之下,才终于坐上了荆州刺史一职。其实最初的时候,刘表对于这个嫡长子也是宠爱有加,加上父子两人长得颇为

  • 他擅使阴招 揭秘刘邦手上最厉害的阴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想要夺得君王的赏识,怎么也要有点真凭实学,而陈平虽然有过人的本事,但是却不像常规的好汉那般,要么运筹帷幄,要么以一敌百,他不属于这种非常有风度的能人之列。刘邦之所以能看上他,并委以重用,不是因为他战功显赫,也不是因为他勇武过人,而是因为他擅使阴招,让人防不胜防。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需要不计

  • 揭秘真实的纪晓岚,让你大跌眼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当《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各大电视台黄金档播放,熟悉历史的人崩溃了。这货不是纪晓岚—据说,一批性格刚烈的观众已经团购了《穿越到21世纪衣食住行指南》一书,准备亲自找张国立理论,凭什么把他们所熟知的那个重口味、八卦、恶毒、黑胖、结巴、不可一天无女人的纵欲狂纪晓岚篡改得奉公廉洁、疾恶如仇、发乎情止乎礼?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