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离奇科考:秦桧不满一岁孙子中榜眼

史上离奇科考:秦桧不满一岁孙子中榜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00

一场“零录取率”的考试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社会底层才俊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当然,历史上也有几次科举考试十分荒唐,被称为零纪录的考试。

网络配图

公元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正沉湎盛世的繁华和温柔的富贵梦里,已经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第二年,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张九龄、严挺之、贺知章李邕李适之、房绾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都受到了李林甫的迫害甚至暗杀。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对考试结果,他自己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参加那次考试受到愚弄的还有着名诗人高适和元结。

未满周岁考生也被录取

秦桧由于在绍兴议和卖国有功,先后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他自立门户,收揽奸佞,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架空宋高宗赵构,独掌朝纲,“由是中外大权尽归于桧,非桧亲党及昏庸谀佞者,则不得仕宦,忠正之士,多避山林间”。不但如此,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其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利用手中权力,任命其亲信御史中丞魏师逊、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汤思退、右正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察御史董德元、张士襄等人为考试官。这些考官对秦桧的意图心领神会。

网络配图

于是,他们就串通作弊,准备录取秦埙为状元。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更有甚者,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由于秦桧的营私舞弊,其侄子秦焞、秦焴、姻亲沈兴杰、朋党周夤等人,都得到了进士的头衔,无怪乎“天下为之切齿”。

被全部推翻重考的会试

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这次会试本来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发榜的这一天却发生骚乱。

3月5日,是三年一次的“会试”放榜的日子。这天,黄榜一开,人群大哗。原来金榜上的所有高中举子都是南方人,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在科举考试中是非常罕见的。当时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城,落选的北方举子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负责科举考试的吏部衙门,要求吏部的官员对考试的结果作出解释。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一边马上派人前去安抚那些闹事的北方举子,一边找来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刘三吾了解情况。

经过查实,本次考试并没有作弊,南方举子的考试成绩确实都比北方举子的成绩好,举子们的考试成绩都是属实的。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是一位不会因私枉法的人。他相信刘三吾对考生成绩的判断,但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情绪,朱元璋要求刘三吾从北方的举子中挑选几个来一并上榜。没想到刘三吾这次真是倔过了头,他拒绝更改考试成绩。

网络配图

朱元璋听了大发雷霆,气得将刘三吾赶出京城,还把其他几位考官都撤了职,重新组织考试。北方举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大声欢呼,得寸进尺,要求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这次由朱元璋亲自督考,主持复试的翰林院侍讲张信很不知趣当众评点几位北方举子的试卷,说北方试卷确实不如南方卷,原来考官绝无偏袒之事……朱元璋闻言顿时勃然大怒,他指责官员们互相包庇,是有意将水平不高的卷子送交皇帝审阅以蒙蔽皇帝。他宣布,以前的结果一概无效,由自己亲自裁定。一个月后,复审结果宣布,这次朱元璋又走了极端,新入选的61名举子全部是北方人,一个南方的举子都没有。更可悲的是,参与这次的主考官和一些考生被指称与十几年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有牵连,全部被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秦武王嬴荡虽举鼎而薨 但绝非孬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

  • 年羹尧的牺牲 是因雍正惧怕还是自作自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能够继位,与多名重臣的辅助是分不开的,这其中便有年羹尧,年羹尧向来以武功见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年羹尧走上仕途并不是靠他的武功,而是走科举的路子。据说,年羹尧的记忆力惊人,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在康熙四十八年,出任四川巡抚,那时他才三十岁,真可谓年轻有为。年羹尧在担

  • 中国古代帝王多有写诗癖乾隆一生作诗超4万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大都有写诗癖。上古的一些帝王,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到周文王、周武王,除掉帝王的甲胄,都有一套诗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体创作了《卿云歌》,这首诗十分有名,北洋军阀时期曾以此诗谱曲作为民国的国歌。歌中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大学从中取了两字作为校名,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网络

  • 为天子献上“黄图”他却成了中国第一位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一个第一。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段子,教授“病毒”问新学生们,谁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啊?大家都举手说是阿姆斯特朗。教授又问那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啊?结果肯定是谁都不知道了。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忠臣到底是谁。有些同学说了会不会是比干

  • 同为帝王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差距究竟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

  • 古代皇帝催情食谱曝光一夜宠幸30多位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比如周代,君主选妃侍寝,以日、月、星、辰来决定;汉代,皇后和一品夫人拥有绝对优先权,九嫔以下轮着来;魏晋时,有个荒淫的晋武帝,是坐羊车选寝妃的;到了唐代,后宫侍寝又恢复了周代的顺序,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清代,皇帝每天翻牌子,翻到谁是谁。网络配图唐朝皇帝食谱在饮食上比较节俭的唐太

  • 名相诸葛亮如此厉害 那么他师从何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常人都知道诸葛卧龙擅长奇门遁甲,擅长排兵布阵,战场上能够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例如孔明灯、木车流马等等都是出自他之手,另外在艺术造诣方面,他也有非常不俗的成就,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诗文,他都有所建树。可是这样一位博古通今的奇人,又是如何炼成的呢?我们都

  • 连诸葛亮都比不上的历史牛人 智慧超群无人能比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鬼谷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传奇人物,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奇人。不仅他出名,连他帐下的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也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人物。据说他们当时将战国七雄搅了个翻天覆地,能耐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网络配图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这么一位大师,智慧超越鬼谷子,连诸葛亮都曾自叹不如

  • 诸葛亮如此聪慧 却被这“一计”逼得就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琦,乃是刘表的长子,按照我国古代的封建礼仪来说,长子即为嫡子,是最有可能继承家族产业的,这种习惯的由来还要从西周的宗法制说起。不过刘琦的命运是悲惨的,他没有得以顺利的继承父亲的地位,后来在刘备的举荐之下,才终于坐上了荆州刺史一职。其实最初的时候,刘表对于这个嫡长子也是宠爱有加,加上父子两人长得颇为

  • 他擅使阴招 揭秘刘邦手上最厉害的阴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想要夺得君王的赏识,怎么也要有点真凭实学,而陈平虽然有过人的本事,但是却不像常规的好汉那般,要么运筹帷幄,要么以一敌百,他不属于这种非常有风度的能人之列。刘邦之所以能看上他,并委以重用,不是因为他战功显赫,也不是因为他勇武过人,而是因为他擅使阴招,让人防不胜防。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需要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