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女皇武则天立侄子做继承人行不通?

为什么女皇武则天立侄子做继承人行不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84 更新时间:2024/1/17 6:20:31

武则天曾在决定将帝位传给唐李后人还是武氏后人上颇为周折,她打算将帝位传给侄子,却一度阻力重重、左右为难。最后,一代女皇还是将帝位传给了儿子,而不是侄子,这是为什么呢?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权势空前强大。

武则天与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夭。次子李贤被高宗立为太子,这个儿子才能出众,深得群臣敬服。武则天深感这个儿子是她夺权路上的一大障碍,在680年,武则天派人诬告李贤谋反,废其太子称号,不久又派人把他杀死。

网络配图

于是高宗就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唐高宗死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但事实上把持朝政,影响全局。

唐中宗打算封自己的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岳父大人韦玄贞为宰相,遭到裴炎的阻止。裴炎有助武则天临朝之功,深得武则天宠信,所以有恃无恐,敢顶撞皇上。中宗很不爽,说了句气话:就是把天下全部给了韦玄贞也未尝不可。裴炎把这话传到武则天耳里,武则天震怒,废中宗为庐陵王并贬出长安,自己接过李唐王朝,称帝即位,是为武周皇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当了皇帝,当然要考虑皇位的继承之事,也就是立皇储的问题,这是帝国的一件大事,不容闪失。按一般规矩,皇帝首立长子,次立其他儿子,再次立弟,或是立孙,或是立本姓宗室之人。无论如何,不能让皇权旁落到异姓手上,这是最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按照皇权不旁落异姓的原则,武则天应该将帝位传给武氏。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层,武则天废三儿子李显后,强迫四儿子李旦跟自己姓武,徙居东宫,立为皇储。

可是武则天的娘家人见此不乐意了,武则天当皇帝,这天下就是武氏的天下,怎么能传给李旦呢?李旦再怎么改姓,他还是李治的儿子,还是李家的后人。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更是积极活动,企图让武则天立武氏后人为皇储,以巩固武氏权力。

武承嗣授意王庆之等人上表,要求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就问,李旦已经被立为太子,为什么要废掉改立武承嗣?你倒是给个说法啊。王庆之就搬出“自古以来未有立异姓为嗣者”的理由,讲了一番大道理。

王庆之的道理委实没有错,现在是武氏天下,岂可以李姓后人为皇储。她武则天虽然强迫李旦改姓武,可一旦李旦摆脱她的控制,肯定会恢复李姓,只认父系血统,周武王朝就得结束,这不能不让武则天担忧。

网络配图

其实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可每一次征求大臣意见,都遭到反对。武则天非常恼火,借故屠杀和罢免一批“拥唐派”,后来再征求意见,群臣就装聋作哑,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事就搁置下来了,但并未完全消除她要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心思。

真正让武则天放弃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恐怕还是狄仁杰那的一番话。698年,武则天询问狄仁杰:我想要改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你认为怎么样啊?狄仁杰说:陛下与武氏弟兄是姑侄关系,与庐陵王是母子关系,姑侄与母子,你认为哪个更亲呢?当然是儿子更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等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就能入太庙,与先皇共享世代香火祭祀;而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在太庙供奉姑母的呢?

这一席话无异于一盘冷水,浇灭了武则天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希望。这句话的要害在于,一代女皇武则天并没有活在丈夫李治的阴影下,但她却无可奈何地活在夫权之下。她万上之上,一言九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但她却无法改变一个现实,那就是整个社会被夫权所掌控。

回头看武则天,她纵是坐有天下,仍然逃不出夫权。夫权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唐高宗、甚至唐李宗族对武则天并无统治和支配权,但整个社会,李氏夫权仍然对武则天有无形的控制。

换言之,武则天虽贵为皇帝,想要什么有什么,似乎天下没有她摆不平的事,但在世俗的眼里,她仍然是李家的媳妇,这一定位或说归属关系始终未曾改变。当时的很多朝臣,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武周的臣子,而是李唐的臣子,把武则天的权力归为李唐所有,反对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亦是理所当然。

网络配图

或许正是考虑到哪怕作为一个女皇也无法抗衡的夫权,武则天始终不敢强硬地立武三思为皇储。其实,为了权力连儿子都舍得杀掉的武则天,她要真的处理掉两个儿子,立武三思为皇储并不是做不到。问题是,这样做对武则天有什么好处呢?在夫权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他立武氏而废李氏,只会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就像狄仁杰所说,死后连香火都不配享受,折腾一番又是为了什么呢?或许正是这一点自私的心理占胜了她的偏执行为。

699年,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召回,重新立为太子。至于为什么立李显而不是立李旦,固然是受“立嫡为长”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对夫权的尊重,毕竟,李显是唐高宗生前立的太子,李旦则是她武则天废黜李显后立的太子。让李显归位,表明对李唐王朝的延续,对夫权的尊重,这就顺应了世态民心。想必在武则天内心里,她对婚姻与姓氏这种男权力量,是相当的绝望无奈,留个无字碑,任由你们说去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洪秀全的思想竟是一场惊天泣地的高烧发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常以为,洪秀全为欺骗会众而编出自己乃“上帝之子、耶稣之弟”的神话,但从其多次引用来看,其虽有神化自己的嫌疑,但也存在高烧幻觉下做白日梦的可能。而之所以发高烧,都是读书科考给害的。古人常说,科举乃“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也就是说,要想科举得中,一要靠命,二要靠运,三要靠祖坟的风水,四要

  • 武则天如何处置李世民的儿子?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唐朝的那一段历史,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而关于唐王李世民的电视剧也都非常的多,虽然和历史记载有些出入,但是基本上还算是忠于历史。唐太宗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好皇帝,一位明君,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要说的是李世民的儿子们,他们的命运到底如何?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但是他们的命运,可以

  • 汉献帝只因点太背 碰上了一个难以匹敌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做皇帝做成汉献帝这样的,也是够悲催的。傀儡,窝囊,无能,孬种......我们可以拿很多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一股脑儿砸在他的身上,都不为过。事实上,从被董卓扶上龙庭的那一天起,汉献帝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尊严,甚至没有了起码的安全感。他虽然身为一代帝王,却毫无尊严,毫无自由,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所有的

  • 雍正皇帝竟然一年才休三天!每天睡4小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啊,咱还是从一部电视剧聊起,《步步惊心》!因为听说韩国思密达也要开拍这部剧了。前两年大陆拍的那个大家差不多都看过吧?那时候身边好多朋友张口就是四爷若曦的,巧的是听说两人戏外也合体了。电视剧里的雍正不仅继承了皇位,还成功抱得美人归,但是这历史上的雍正就没那么让人羡慕了,为啥呢?一个字,忙!网络配图

  • 他被庞统赏识被诸葛亮看低 最后被刘备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乱世,正是出英雄豪杰的时代,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谋士和才子。出身广汉的彭羕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并没有对他着太多笔墨,但彭羕的才华,不在一流谋臣之下,只是他心气太高,最后落得个掉脑袋的下场,不得不令人叹惋。网络配图庞统素有凤雏之称,家里总是贤士满座,而彭羕去拜访庞统的时候,不但不

  • 姜子牙其实也是心狠手辣!不为己所用就要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演义中,有位鼎鼎大名的丞相,名叫姜尚,是阐教弟子,带领天下间的有志之士,助武王伐纣,不过可惜的是在成事之后,他却无缘仙道,没有机会跻身封神榜之内。其实在我国历史中,的确有这样一位人物存在,乃是西周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助武王征伐商纣,最后在牧野大败商朝军队,迫使纣王自焚而死。与神话传说中不同,成事之

  • 项羽既然有称帝的实力 却为何烧宫毁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二百零六年,项羽虽然晚了一步进入咸阳,但是在鸿门宴上,刘邦恭恭敬敬的态度和拱手相让土地的做法,却让他扬眉吐气,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老大地位。对于普通人而言,谁不愿意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坐在万万人之上,只掌生杀大权---称王,这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事儿。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只封了自己西楚霸王的名号。

  • 厨师的祖师爷是谁?此人曾经杀了儿子做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妓院的祖师爷是管仲,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屠夫的祖师爷是张飞,唱戏的祖师爷是唐明皇,酿酒的祖师爷是杜康,茶行的祖师爷是陆羽,算卦的祖师爷是鬼谷子,相面的祖师爷是刘伯温……那么,厨师的祖师爷是谁呢?易牙。易牙是春秋时的人,他的工作是给齐桓公当厨师。齐桓公大家都知道,是著

  • 永乐帝朱棣利用宦官上位 却给子孙留下一祸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31年12月,建文帝朱允炆执行削藩政策,为了提防燕王朱棣造反,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把燕王从政治上架空。并派人屯兵开平,对北平严加监视,并抽调了燕王朱棣的直系部队驻防它处,但是朱棣毕竟是叔叔级别的人,朱允炆还是嫩了一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很快就把建文帝打的

  • 霍去病的死竟是由汉武帝一手操作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众观历史,皇帝无一不是心狠手辣的代名词。只要是威胁到他的统治,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大的功劳,一律会被帝王冠上各种理由削去官职,甚至是杀人以绝后患。网络配图在大汉朝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军深得人心,在老百姓心目中甚至比皇帝还深得民心,他就是名扬天下的飘起将军——霍去病。历史上记载他是由于患病不治身亡,而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