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因美人放弃江山背后之谜:得到了还是失去了

多尔衮因美人放弃江山背后之谜:得到了还是失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60 更新时间:2024/1/24 5:25:26

多尔衮的一生是传奇一般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在多尔衮的一生中,充满的就是江山和美人,在江山和美人之间,多尔衮似乎什么都得到了。但是,在江山与美人之间,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似乎什么都失去了。”纪连海这样评价多尔衮,那个至今都没有人可以说清的传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尔衮,爱新觉罗氏,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一个像迷一样的人物。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多尔衮出生在赫图阿拉,成为台吉。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年仅8岁的多尔衮便加入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这样,多尔衮第一次成为了后金的鼎足之一。但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去世,众贝勒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自尽殉夫。这时候,多尔衮三兄弟的处境变得最为艰难。于是少年的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开始显示出他过人的智慧。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从“墨尔根岱青”的称号到被授予“奉命大将军”,多尔衮的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开始奠定基础。

从天聪三年,多尔衮屡立战功。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更是使他名声大振,在他24岁时便被封为和硕睿亲王。而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六部之首的吏部也由他统摄,希福、范文程等文臣也是由他举荐。在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暴逝”后6岁的福临被拥立为新皇,是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而多尔衮表示同意,这就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分不开了。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传言的产生,始于张煌言(即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在这首题为《建夷宫词》的诗中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首诗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是当世人的记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民间快速流传开来。可是,如果清初真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封摄政王为“皇父”一事,必然有颁诏告谕之文。然而,虽然传言众多,但一直没有关于太后下嫁的可靠的史料佐证。这有可能是被皇室后人、历代帝王所隐灭造成的。

随后,多尔衮待政权稳固,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占领北京后,清朝入主中原的历史被开了。

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确立了他不同于其他任何王公贵族的显赫地位。福临在北京登基后,多尔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战略上对农民军的主要力量坚决消灭,其中对地方小股起义、“土贼”则剿抚并用;而对南明政权则是“先礼后兵”;在政治上,接受了明皇朝的现成制度,但也保留了某些满族特有的制度;在经济上,他努力整顿赋役制度,实行招民垦荒的政策,并在漕政和盐政上下了大功夫;在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上,多尔衮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和西藏和回疆也早建立了联系,吐鲁番首领遣使入贡也对他们重新封爵。就这样,多尔衮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且逐渐闯出了一条通向巅峰之路。

顺治元年十月,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五月,多尔衮被称为“皇叔父摄政王”,到顺治五年十一月,又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而就在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一代枭雄多尔衮病死在边外喀喇城。国丧之后,他被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皇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帝当政时,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到此时,多尔衮的一生算完满了。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与他的功功过过从此留在了中国缤纷的历史中。多尔衮用他传奇的一生塑造了一个无人可比的神话,也许这个神话并不算圆满。对多尔衮的评价从古至今褒贬不一,他是无法仅用“好”和“坏”就说得清楚的,用“英雄”二字来形容他也丝毫不为过。清史学者孟森如此评价说“清之入关创业,为多尔衮一手所为”,即是这样,也说不完他的伟大。多尔衮是睿智的,是以国家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可以说没有多尔衮就不可能有大清王朝268年的历史。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缔造者,是中华统一版图的杰出奠基人,是叫人敬仰的。读多尔衮,我自己始终是怀着敬佩的心情,他的名字、他的故事,都是不朽的山峰,我们站在山脚下,仰望那高不可攀的天空,祭奠这位真正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代的最强大脑 可能要秒杀现在的所有选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千年之前的私塾老师安排作文的时候也会出现《我的理想》这类题目的话,我想沈括一定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他有很多理想,当领导,当文学家,当军事家,当医生,当天文学家……可惜,残酷的生活活生生地把他变成了一个科学家。说到沈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梦溪笔谈》,恐怕唯一印象也是《梦溪笔谈》。我们先来看一份档

  • 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何建在清东陵之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后服侍过三代君王,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就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又名大玉儿。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她一生德高望重,但是,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大红门风水墙之外呢?人们不禁会联想野史中所载之事,即她下

  • 曹髦是个好皇帝吗?傀儡皇帝曹髦励志做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末年,当国君主是曹髦。他有一颗励志做明君的决心,但却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君主。曹髦是个好皇帝吗网络配图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从小就喜欢

  • 盘点对明朝影响最大的五个人:张居正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族人统治的王朝,后世人对明朝的评价褒贬不一。今天,小编就来讲讲五个对明朝格局产生最重要作用的五个人,一起来看看吧。张居正,他出身寒门,天资聪颖,胸怀济世之才,历经官场数二十年,终成大器。万历朝任内阁首辅,主政十年间:推行考成法,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推行一条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这里有个天大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历史上正式因为朱元璋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棣,才引来了当年的“靖难之役”,很多人对其中的原因表示十分不解,难道朱棣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吗?朱棣经过四年“靖难之役”,终于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诏告天下,说自己是太祖高皇帝高皇后的嫡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后(大脚马皇后)所生。网络

  • 谁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武圣人?他有何辉煌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尚(?~?)东夷人氏,贵族子弟。姓姜,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因其先祖有功封于吕今南阳宛县西)故又称吕尚,吕望。姜尚青年时期,居于商,并曾于商为官。后来,他看到商朝政治腐败,辞官而去。隐居渭滨而遇文王。前1046年,武王以姜尚为太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新乡市郊),商军倒戈,纣王见

  • 揭开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可能因其体弱多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塞外猝死之谜多尔衮摄政7年后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官方史书记载含糊。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一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险,漂流到今图门江口一带,辗转来到北京,居留一年之久,被清政府礼送回国。在他们的

  • 如果曹操在官渡之战死了:三国历史恐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假如曹操在官渡之战死了,三国历史肯定不是现在史书上的样子。那时估计袁绍就能统一北方,和荆州刘表决一雄雌。但是二人都是老朽,没有活力,不如江东孙权英迈锐猛。假如曹操真地死了,最后掌控中国的应该是孙权。这样也就没有司马懿的事儿了,也就没有晋朝,也就没有后来的五胡乱中华,也就没有……这样中国历史就改写了。

  • 康熙究竟和孝庄侍女苏麻喇姑之间有没有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记载是: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通晓蒙满文字。最初名字叫苏茉儿(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清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图片来源于网络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1636年,参与

  • 说说奇葩皇帝万历皇帝和他弟弟的二三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几十年都不上朝的奇葩皇帝万历呢今儿不是主角,虽然万历皇帝更有扯的,但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他弟弟潞王。下面和大家扒扒万历皇帝这位弟弟的个人信息。到底是何许人也?姓名:朱翊镠祖籍:安徽凤阳民族:汉族职业:藩王擅长:书法爱好:音乐出生日期:1568年逝世日期:1614年明穆宗第四子,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