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女性的悲剧“转房婚”:大唐公主历嫁祖孙三代

古代女性的悲剧“转房婚”:大唐公主历嫁祖孙三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89 更新时间:2024/1/17 10:59:44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史籍中关于汉族公主历嫁两辈、数任外番国王或可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西汉的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前者历嫁昆莫、岑辄(昆莫之孙)两任乌孙国王,后者历嫁岑辄、翁归靡(岑辄之堂弟)、泥靡(岑辄之子)三任乌孙国王。隋朝的义成公主,历嫁民、始毕、处罗、颉利(后三者,均是启民之子)四任突厥可汗。相比之下,唐朝的咸安公主也先后嫁给了四任回鹘可汗;不过,前三任丈夫是亲祖孙三代,最后一任是以前的臣属。这份离奇的婚姻经历,在中国和亲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咸安公主(?——808),唐德宗李适的八女儿,生母不详,应系普通宫人所生。虽然不是嫡出,但她却是李适的亲生骨肉,是大唐名副其实的正牌公主。咸安公主远嫁回鹘(原称回纥),这是唐德宗没有办法的办法。唐德宗即位时,国力衰弱,边境不宁,北有傲慢不逊的回纥,西有不断宼掠的吐蕃,大唐帝国一度陷入困境。期间,回纥可汗“屡求和亲,且请婚,上未之许”(《资治通鉴·唐纪》)。与此同时,吐蕃也多次侵犯唐朝,贞元三年(787)五月的“平凉劫盟”事件,就让大唐朝野为之震动。九月,回纥趁乱再次请求和亲。回纥和吐蕃,一个要女人,一个抢地盘,北、西边境两头吃紧,焦头烂额的唐德宗只好诏令咸安公主和亲回纥,借助回纥的力量牵制吐蕃,以夷制夷。

对于这桩期待已久的婚姻,回纥武义成功可汗“使使者献方物”,显得非常有诚意。为此,唐德宗也命人“赍公主画图赐可汗”(《新唐书》)。方物,是指地方土特产;画图,则是公主美人像。回纥可汗的“实在”,咸安公主的“浪漫”,无疑是这段传奇和亲的良好开端。贞元四年(788)十月,回纥宰相等率众千余人抵达长安迎亲,武义成功可汗也上书唐德宗说:“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又请易回纥曰回鹘,言捷鸷犹鹘然”(《新唐书》),“又骂辱吐蕃使。……聘马三千匹。敕令朔州及太原分留回纥七百余人”(《唐会要卷九十八》)。唐德宗喜悦之余,册封武义成功可汗为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咸安公主为智惠端正长寿孝顺可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不幸却接踵而至。一年后,即贞元五年(789)十二月,长寿天亲可汗病逝,其子忠贞可汗继立。按照回纥奇异的“收继婚”制度,即“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通典》)的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咸安公主又和忠贞可汗结为夫妻。三个月后,即贞元六年(790)三月,忠贞可汗被毒死,其子奉诚可汗继立。按照风俗,奉诚可汗又娶咸安公主为妻。五年后,即贞元十一年(795),奉诚可汗去世,无子,宰相骨咄禄被大唐册立为怀信可汗,咸安公主再一次换了丈夫。对此,《新唐书·回纥传》称“主历四可汗”,《唐会要卷九十八》称四人“皆从胡法继尚公主”。从贞元四年到贞元十一年,在不到八年的时间内,咸安公主先后嫁给了长寿天亲、忠贞(长寿天亲之子)、奉诚(忠贞之子)、怀信,并创下了汉族公主历嫁两姓、三辈、四任可汗的“收继婚”历史纪录。其中的酸楚和尴尬,不是一笔就能带过的。

为了解父之忧,为了边境安宁,为了臣民安居,咸安公主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和爱情,毅然冲破汉族女子从一而终、寡妇守节的婚姻束缚,这种深明大义、委曲求全的精神,发生在一个受儒家思想和伦理观念熏陶多年的公主身上,着实让人敬佩。事实上,咸安公主也确实不辱使命。此次和亲,不仅使唐朝争取到了回鹘这个彪悍善战的“亲密战友”,同时也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唐朝与吐蕃交战失利的被动局面。贞元七年(791),吐蕃再次犯唐时,回鹘奉诚可汗“遣使献败吐蕃、葛禄于北庭所捷及其俘畜”(《旧唐书·回纥传》),夺回北庭都护府,吐蕃遭到了空前大败。此后,回鹘又多次挫败吐蕃,吐蕃逐步衰落,再也无力对唐朝发动大的进攻。从战略实效上来看,咸安公主无疑是唐朝功劳最大的和亲公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咸安公主对于维护双方的等价绢马贸易,也功不可没。据《辞海》记载,“回纥与唐马绢交易,以马价折绢,名为马价绢。”原来,回鹘以曾助唐平定叛乱有功为恃,“屡遣使……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马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且回鹘“得帛无厌”,一次“动至数万马”,而唐朝却“得马无用”,等于白送绢帛。回鹘马成为唐朝财政上的一大沉重负担,以至于“朝廷甚苦之”(《旧唐书·回纥传》)。后来,马绢交易趋于平等。《旧唐书·回纥传》记载“贞元六年六月,回纥使移职伽达干归蕃,赐马价绢三十万匹”中的“赐”字,说明回鹘马的价格确实降了下来。这无疑是咸安公主出面周旋的结果。对此,白居易写《阴山道》诗来咏赞她:“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

元和三年(808)二月,咸安公主魂归天堂。把责任放在肩头上,把痛苦放在心里面,咸安公主在回鹘生活了二十一年,先后经历了三次“收继婚”风俗的折磨,可以说,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唐朝与回鹘的和亲友好事业。咸安公主去世后,唐宪宗“废朝三日”,并册赠其为燕国大长公主,谥襄穆,也称燕国襄穆公主。白居易也再次用“礼从出降,义重和亲。承渥泽于三朝,播芳猷于九姓。远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实赖肃雍之德”(《祭咸安公主文》)的诔文,对其和亲回鹘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颂扬。咸安公主死后葬回鹘,是唐朝唯一一位没有叶落归根的正牌公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偏要选择刘备当自己的主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过的颠沛流离,直到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以后,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征战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当自己的主公呢?当时曹操,刘表、孙权......等等有十几个比刘备实力更强大的主公,刘备与他们相比,是要什么没什么,是最落魄的一个。网络配图当时希望得到诸葛亮的有曹操、孙

  • 他因让个梨子名贯古今 可曹操为什么非杀他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代。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曾历任北海(今山东省)太守,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声望很高。然而,孔融这个颇有建树的才子却被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所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说,孔融的思想言论与曹操的许多

  • 最可悲的唐朝和亲公主:一辈子都给人做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但是她一生没有封号,死后未得追封。之所以称小宁国公主,那还是

  • 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为何最后宋江却要杀李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逵,绰号“黑旋风”。因为打死了人逃遇赦宥,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后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但是他

  • 盘点:魏国五子良将的离奇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在小说史上是绝对占有一席之地的,国人有很多都拜读过这本小说。很多人都被其中的英雄人物所吸引,小编也相信在大家之中也有着魏国五子良将的忠实粉丝。今天,小编翻了一下《三国演义》,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离奇的现象,魏国的五子良将的死因很奇特,其中有四人死于弓箭之下,一人竟是惭愧而死的。网络配图前将军

  • 他31岁时就因酒色过度而死 皇后国破后成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的想象中皇帝都是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人物,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这样的能力,在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其实是很窝囊的,北齐成武帝就是其中之一。网络配图北齐武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模仿父兄利用卑劣手段攫取皇位,但因沉湎美色、不思国事,在位不到4年即传位于9岁太子高纬(即北齐后主),自任太上皇,终因

  • 孙策死亡之谜:孙策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今天要来说说孙策的死因。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孙策之死颇有鬼神色彩,原因是孙策不顾劝阻杀死了一个叫于吉的方士,此后,被于吉的阴魂所缠,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却又无可

  • 一代名将戚继光建功无数,为何却被老婆给休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抗倭英雄,一生建功无数,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但是到最后却因为自己的花心,被妻子给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更不要说大将贵族了,但是戚继光却是一个例外,他的正妻非常反感他迎娶别的小妾,忍无可忍之后,便与戚继光

  • 唐明皇重演先秦历史:节度使其实是各路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马克思所谓的“封建社会”之所以以“封建”为名,是因为在西欧历史上,以农奴为主要生产力经济形态长期伴随着封土建国的政治制度。然而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封建政体只是先秦三代的时代潮流。随着中央集权“大一统”思想的蒸蒸日上,汉以后的分封多半只是经济上的封赏,诸侯王对自己封地既无管辖权,又无保护能力,甚至

  • 朱元璋一向说一不二,为何对此人却一直妥协退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一生征战沙场,杀伐决断。开创了大明王朝。为了让自己的权力得到巩固,更加坐稳打下来的天下,朱元璋可以说是做很多不得已的决定。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人所批判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得卸磨杀驴之举。但是如此不能够容忍他人功高震主,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却在面对一位特殊的人的时候,不论发生什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