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对刘备说益州富,却对刘禅说益州穷?

诸葛亮为何对刘备说益州富,却对刘禅说益州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4/1/20 10:54:07

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益州之地,在古代常被看作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地方,汉朝时益州更是十三州中地盘最大的一个州。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因为诸侯争霸,益州之地再次展现了他的重要性。对于益州之地,三国头号智神诸葛亮有过两次评价,但是说法却截然不同:早在荆州时,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非常富足,但是到了后来却对蜀后主刘禅说益州十分贫穷,那么诸葛亮这么说是欺负阿斗傻吗?他为什么两次评价一个地方,其说法却差异如此巨大呢?

先说诸葛亮第一次对益州的评价:

此事发生的背景是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来襄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当时三国大势是,北方基本被曹操统一,实力雄厚,无人能够与其争锋;江东被孙权家族控制,加上孙权能够知人善用,文武杰出,可以结交为盟以利用。还剩两块好地方,一块是荆州,一块是益州。诸葛亮根据这样的天下形势,为刘备拿出了一个大策划,即《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认为荆州刘表只求自保,没有大志,益州刘璋,虽然仁慈,但能力有限,因此这两块地方都是上天为刘备准备的。不过说到益州时,诸葛亮对其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描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意思很明显,就是益州地理位置险要,但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就是在这里积蓄力量,最终成就帝业的。诸葛亮如此告诉刘备,那意思也太明显不过了,就是说这是一块希望之地,一块龙脉之地,刘备若能占据,也能成就自己的帝业。

后来的情况,也基本如诸葛亮所想,借助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败后,曹孙刘三家瓜分了荆州。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后,快速崛起,并且在庞统的辅佐下和法正等“益州内奸”的谋划下,刘备果然取得了益州之地,成为新一代的益州之主,还在夺取汉中后称帝,史称汉昭烈帝。这个结果,不管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神预测或神规划,还是刘备有帝王命,总之都得益于益州的富足为基础。如无益州之险塞富足之地,刘备哪里有称帝的机会呢?恐怕早被曹操灭了。

接着我们再说说诸葛亮第二次对益州之地的评价:

这次评价来自于《出师表》,其中有言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见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

那么各位看官朋友可能就奇怪了,在面对刘备的时候,诸葛亮把益州说得犹如一朵花,到了刘禅时,却把益州说的如此不堪。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弄清刘备和刘禅所处的三国形势,就明白诸葛亮两次对益州的不同评价,并非妄言,乃都是有史实依据的。在对刘备提及益州时,刘备脚下尚无寸土立足,仅仅是依附刘表,为刘表看门而已。当时之刘备是急需机会和发展的,恰益州经过刘焉和刘璋父子两代经营,并且没有大的战事,尤其是刘璋仁慈,虽然不是争霸之主,但却是经营守成之君,故此把益州经营得还是非常富足的。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诸葛亮指出益州之富足,实际是指益州是刘备起家发达的资本。对于连一个立足之地都没有的刘备,益州对于刘备而言,就是一座金矿,所以诸葛亮所言非虚,而是极其准确属实的。

不过到了刘禅时期,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什么呢?原因还在刘备。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人生果然是呈现一时之辉煌,并且还做了皇帝。但是刘备的人生,非常符合《易经》中的一句话,叫做否极泰来。可是刘备在否极泰来之后,或许好运来得太猛,立即就又开始走下坡路。先是关羽丢荆州,接着就是刘备发动的复仇之战,结果却在猇亭之战中以惨败告终。

刘备这个猇亭惨败,对于新建不久的蜀国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益州所遭遇的情况,从公元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和刘璋反目兵戎相见开始,到公元222年刘备败回白帝城终,短短10年时间,益州几乎一直处于战火之中。先是刘备和刘璋的战事(公元212年到公元214年);等刘备得益州后,紧接着又是攻打汉中的战事(公元215年到公元219年);汉中得手,刘备回成都称帝,接着就发生了猇亭之战(公元221到公元222年)。

益州纵然是沃野千里、储备丰厚、天府之国,但是也经不起如此频繁而持久的战事消耗。十年消耗,富足的益州早已不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描述的益州了。尤其是猇亭之败,几乎耗尽了益州的精气。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来休兵养民,兴农植桑,富国富民,但是5年时间怎么可能把一个历经10年战乱的益州恢复到10年前的状态呢?显然是不能的。

也正因此,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开始北伐的时候,对刘禅上表的《出师表》中才说“益州疲弊”。不过诸葛亮此时所言的益州疲敝,却是有两层意思的:一层是益州本身的农经等方面,确实非常疲弱贫穷,而另一层是相对快步发展的曹魏、孙吴而言的。要知道,根据史载的具体资料来看,蜀国是魏蜀吴三国中最疲软的一方,无论是经济、农业、子民、兵员。

结语:总的来看,益州是一块好地方,乃霸王之地,人杰居之,都能成就大业。只可惜,再好的地方,也需要经营。比如荆州,也是一块好地方,但是却也是战火不断之地。益州的优势是,易守难攻,便于发展,这也是诸葛亮谋划刘备居之以争霸天下的根据。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计划很完美,但是却赶不上刘备的变化。到了益州后,刘备就成一条骄傲的龙了,骄傲容易倒霉,让益州遭受了最严重的一次重创,使得益州成了诸葛亮口中的“疲敝之地”。因此,据实而言,诸葛亮两次评价益州都是有根据的,当然不是欺负阿斗傻了,因为阿斗本身也不傻,只是因为一个“乐不思蜀”给传得有点另类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真身到底葬在什么地方 史料和传闻中为何都确凿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墓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其一生更是书写了不少传奇。人人都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传说在他死后,把墓葬在了定军山,《三国志》中也有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时留下遗嘱:“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意思就

  • 刘备夺取汉中后,选择的汉中太守为何会是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话说刘备夺取汉中后,当时群臣都以为汉中太守这位置一定是张飞的,连张飞都认为如此。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刘备最后的选择是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魏延,为汉中太守。当众人对此质疑时,刘备问魏延,你能不能担起汉中太守这个位置?魏延回答

  • 诸葛亮死后姜维为什么等了二十年才北伐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北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事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先后掌握蜀汉朝政大权的不是姜维,而是蒋琬和费袆,而蒋费二人都是不主张继续大规模对外用兵的。这一时期,虽然蜀魏两国屡有冲突,但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费袆被魏国间谍郭循刺杀后,姜维才获得了独自执

  • 孙权称帝时,满朝大臣为何会无一人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称公和刘备称王都有忠臣反对,为什么孙权称帝没人反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曹操称公,反对最厉害就是他的好战友,荀彧。这位陪着曹操一路拼杀,帮着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荀令君,当董昭希望曹操能够再向前挪一步,从丞相变成魏公。称魏公之后就可以有封国,这

  • 朱元璋大封朱姓藩王,背后有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清朝文献通考》提起明朝,不得不说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这一位帝皇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特别的是,朱元璋本身并非皇族,甚至还沦落到去当和尚,后续还过上了乞讨的生活。他最终能够逆天改命,也确实是一大奇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刘璋抵抗曹操时为何还要刘备帮忙?他不是有十万兵马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刘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气的人,他们有的非常擅长筹谋,而有的则擅长武力,更有的在用人这一方面非常的擅长。而当说起三国时期的人物,不知道你的脑海中会首先想起谁呢,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吧,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实力的,名气也

  • 为何说鄂尔泰是改土归流的关键人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鄂尔泰是改土归流的关键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这个人是清朝雍正年间的鄂尔泰,雍正在位期间特别信任与重bai用他。曾经和年羹尧是同期中举,之后年羹尧还以此情分拉拢鄂尔泰,然而鄂尔泰却没有给年羹尧面子。在清朝满洲人是不用科举就可以进入仕途的,所以很多的年轻满人因

  • 雍正临死留下两个“密旨”到底是什么?保护了乾隆63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雍正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很多人了解清朝年间那段历史的话,都能够明白,康熙期间大概是最为困难的。但是,康熙皇帝做得极好,在位时间很长,也成为了很多人歌颂的清朝皇帝。除了康熙之外,雍正也是很不错的一位明君,但这两位皇帝的

  • 公子光为何能夺得君王大魏?隐藏着吴国怎样的政局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公子光夺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专诸刺杀。不久,公子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专诸只是一名刺客,与王僚无冤无仇,他之所以行刺王僚,自然是受了公子光的指使。很多人或许认为,公子光可以夺得吴国国君的大位,最大的功劳当属专诸以及谋臣伍子胥,如果没有他俩的帮助,公子光不

  • 李自成如果归顺大明的话 他们能不能打败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自成和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可以肯定得回答,就算是李自成接受招安,大明一样抵挡不住清军,之所以有上述结论,我们要看当时的大明,官僚体系已经腐败的不成样子,底层百姓的死活一点不顾,这样的官僚队伍绝大程度决定明朝的走向,他们不代表底层百姓的利益,只代表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