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用兵有什么特点?

白起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用兵有什么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19 更新时间:2024/1/28 18:30:43

白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太祖评白起

一、杀神来历

白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白起的父亲希望白起长大以后能够像吴起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就给他的儿子起名为起。

二、作战勇敢,明珠被识

白起少年时就沉默寡言,隐忍果断。他常常在歧山附近观察地形,模拟排兵布阵,对兵书战策十分痴迷。乡人都认为白起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后来白起十五岁从军,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渐渐地引起了秦国的权臣穰侯魏冉的注意。在与白起的几次交谈后,魏冉发现白起很有指挥才能,便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对他着意培养。

三、锋芒初展,攻城掠地

公元前294年,秦国开始向东面的韩、魏反攻。魏冉起用白起为将,攻取了韩国的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凭此战功,白起从左庶长升到了左更。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集结,意图收复秦军占领的宜阳、新城等地,解除秦军对韩、魏西部和南部的威胁。秦军也将伊阙附近的部队集结,与之对峙。

公元前292年,再升任为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

四、宝剑出锋,受封武安

公元前280年,白起率兵攻打楚国,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前279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致使楚顷襄王逃离郢都,避难于陈。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公元前274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前265年,白起又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五、惊天人屠,百万头颅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六、范雎进谗,赐死杜邮

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 称病不起。

公元前257年,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

十一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

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

至此,一代杀神退出历史舞台。

七、用兵特点,一代奇才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显然前进一步。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武将对打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自报家门为何只说关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自报家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很多武将在对打之前,都会自报家门,比如赵云就常常说:“我乃常山赵子龙”;而张飞则是:“我乃燕人张翼德”;总而言之,这样报家门的方式在三国里非常之常见。但是我们也能在其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羽在自报家门的时候,只说两

  • 明武宗朱厚照:荒唐糗事一箩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朱厚照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不住皇宫另建豹房,沉溺酒色,广收义子,甚至自降身份,封自己为“镇国公”,可谓荒唐糗事一箩筐。但是应州一战,武宗御驾亲征,大败蒙古王子。博学多才,精通梵语和佛教精义,可谓文武兼修,实在很难简单地褒贬。建豹房,收义子紫禁城向来是无上皇权的象征,是众多野心勃勃之人

  • 一件好事酿出政治风波,左右为难的曹操该如何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拼人才的时代,在争人才方面一般认为刘备最用心而曹操做得最好,曹操三次颁布《求才令》,提出“唯才是举”,所以迎来了人才的大丰收,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但这个说法也有值得推敲之处,曹操第一次颁布《求才令》,也已是建安十五年(210年)的事了,赤壁之战都已经结束2年了,按一般看法,曹操开始走下坡路了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的十大惊人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皇帝,他所处的朝代是隋朝,隋朝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杨广的在位时间也不会很长,那么杨广在位的时间是多久,他在位了多少年呢?据史料记载杨广和著名的皇帝李世民也有关系,那么在历史上杨广和李世民的关系是什么呢?杨广在位多少年杨广是隋朝的皇帝,他被称为隋炀帝,因为隋朝时间不长的特点,可以看出

  • 他是吕布手下骁勇的战将 被后人称为懒泼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本为吕布手下健将,曾与曹操部将乐进交战,不分胜败。多番从吕布狙击曹军,勇猛善战。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然而曹操点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大悦,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

  • 草根出生的皇帝刘邦,将贫弱的中国带向了黄金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2月28日,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天。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一位草根老汉登上皇位,开创了中华历史新篇章!秦朝末年,在严刑峻法、急政暴吏的逼迫下,社会矛盾严重激化,从南到北的广大农民蠢蠢欲动,磨刀霍霍随时随地准备举起反抗大旗。终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 英国首相乔治·坎宁为什么被称为浪费掉的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英国首相乔治·坎宁简介中可谓是亮点颇多,他那充满传奇的一生使得今天的人们对这位两百多年前的英国政治人物依然兴趣浓厚。作为一个爱尔兰女演员的儿子,他的出身在极度重视身世的英国上层社会可谓是不算光彩,但是最终乔治·坎宁凭借翻云覆雨的手段和强大的演讲能力登上了英国权力的顶峰。图片来源于网络英国首相乔治·坎

  • 威灵顿公爵的七国元帅军衔是怎样得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威灵顿公爵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军官,但是作为一名军官他的一生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在战争结束之后他还进入了国家的政治圈活动,但是威灵顿公爵的生平中最辉煌的时候还是在他在战场上的那一段时间,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威灵顿公爵打败了拿破仑,这一次成功的战争后威灵顿公爵真正成了一个被世界人民知道的人,也是在

  • 汉世祖刘秀凭借什么优势能够复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汉世祖,为东汉立国皇帝,是汉族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军事专家。那么同为刘姓的刘秀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吗?图片来源于网络答案是肯定的,刘秀是刘邦的后代,是其第九代世孙。刘秀祖父为刘回,而刘回又是刘发之曾孙,刘发则是刘启之子、刘恒之孙,因此刘秀是刘邦的后裔。史书上有记载称,当年刘启欲招程妃侍寝,程妃因身体不

  • 许皇后究竟多悲催:不仅不受宠爱还无辜被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许皇后原本是大司马、平恩侯许嘉的女儿,也是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恭哀皇后许平君的堂侄女。后来恭哀皇后许平君在生产的时候,遭到霍成君的母亲的暗算,将许平君给毒死了。汉元帝继位之后,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哀悼,于是就把母亲的堂侄女,也就是自己的表妹许氏嫁给了自己儿子,也就是太子刘骜。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许氏也为刘骜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