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选的五大辅政大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孙权选的五大辅政大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11 更新时间:2023/12/6 14:23:34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孙弘(?—252年),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属浙江)人。

孙弘为人阴险。与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不和。之后张休因为战败,被孙弘乘机诬陷,导致张休被赐死。 后来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宫之争,孙弘是鲁王阵营的。孙权女婿、骠骑将军朱据因为拥护太子孙和,参与了争斗,被贬。当时孙权重病卧床,孙弘就自己伪造诏书赐死了朱据。之后孙弘又策划暗杀了潘皇后。

孙权临终前,孙弘任少傅,与诸葛恪、太常滕胤 、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一同召入宫中,嘱托后事,成为辅政大臣。第二天,孙权驾崩,孙弘秘不发丧,打算伪造诏书,赐死诸葛恪。不过此事被孙峻发觉并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假意宴请孙弘,乘机除掉了孙弘。

二、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诸葛瑾长子。

诸葛恪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受到孙权喜爱。成年后,成为太子孙登幕僚,辅佐太子。之后孙权开始让诸葛恪领兵。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招抚山越,被孙权提拔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骑兵三百人。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孙权嘉赏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之后诸葛恪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

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替陆逊领荆州事。赤乌十四年(251年),孙权病卧在床,命令诸葛恪任太子太傅,辅助年幼的太子孙亮。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想除掉诸葛恪。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发丧。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免掉赋税。

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借孙权新亡,发兵三路攻吴。西路王昶攻南郡、中路毌丘俭攻武昌,东路司马昭为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伐吴,率步骑七万攻东兴。东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率四万援军到东兴,命丁奉为前锋。丁奉亲率三千人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其他吴军也相继到达。魏军恐慌而逃,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皆有万人,毌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退走。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产生了轻敌之心。

建兴二年(253年)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之后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合肥新城,苦战月余。但吴兵仍不能攻克。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伤随处可见。魏国知吴军疲病,于是命司马孚、毌丘俭趁势率军急进,合击吴军。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士卒们受伤染病,死伤惨重。从此,百姓对诸葛恪大为失望。诸葛恪回朝之后,开始独断专权。

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说诸葛恪叛乱。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孙峻和吴主孙亮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孙峻埋伏了士兵,诸葛恪在宴席上被害,之后被夷灭三族。

三、孙峻(219年—256年),字子远,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孙坚之弟孙静曾孙。

孙峻在年少时就骁勇果敢。孙权晚年时,孙峻升任武卫都尉,并任侍中。孙权临死前,孙峻受遗诏与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孙峻被封为武卫将军,都乡侯。孙权死后不久,诸葛恪开始专权。建兴二年春(253年),诸葛恪不听劝谏,执意劳师动众征调大军二十万出兵攻打曹魏,这一举动使他逐渐失去民心。之后,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久攻不下,军中爆发疾病,吴军伤亡惨重,上下怨声载道。诸葛恪出征归来后,独断专权。孙峻见诸葛恪民心渐失,与吴主孙亮密谋后发动政变。诸葛恪被杀,后灭诸葛恪三族。

孙峻诛杀诸葛恪后,升为丞相大将军,都督国内外军事,封富春侯,开始掌控朝政。之后赐死废太子孙和。五凤元年(254年),吴侯孙英密谋诛杀孙峻,因事情败露而自杀。次年,魏国内部毋丘俭、文钦反叛,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偷袭寿春,正好遇到文钦兵败来投,吴军就此撤回。同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密谋诛杀孙峻,因事情败露,孙仪等自杀,受牵连被杀者数十人,其中包括朱公主孙鲁育。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受文钦怂恿伐魏。孙峻在征伐途中因病去世,时年38岁,堂弟孙綝继承了孙峻的权势,继续掌控朝政。之后孙綝被吴景帝孙休诛杀。孙休又耻于与孙峻、孙綝同族,将二人族籍从族谱中削除。

四、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称吴王后,因为滕胤父亲的恩情,封滕胤为都亭侯。滕胤为人仪表不凡,相貌堂堂。滕胤成年后,迎娶了孙权女儿,孙权十分看重滕胤。之后,滕胤担任丹杨太守,后又担任过吴郡和会稽太守。滕胤经常上表陈述自己的施政主张,对国家政策多有匡弼。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称帝,滕胤受命与张昭、孙绍、郑礼等,仿效周、汉旧制,撰定吴国的朝仪制度。之后,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滕胤支持太子孙和。

太元元年(251年),吴大帝孙权病重,召滕胤到建业留任太常。太元二年(252年),孙权驾崩,滕胤与太子太傅诸葛恪、少傅孙弘、荡魏将军吕据、 侍中孙峻等人一同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后加滕胤为卫将军。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贸然违众出兵,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北伐曹魏,百姓骚动,人心不安。由于滕胤与诸葛恪亲家,因此诸葛恪出征后命滕胤为都下督,负责掌管国内一切事务。后来诸葛恪北伐失利,声望大跌。吴主孙亮与孙峻设计诛杀诸葛恪。

诸葛恪被杀后,孙峻开始专政,滕胤与孙峻不和。五凤三年( 256年),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亡故,其从弟、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把持了朝政。骠骑将军吕据率军返回建业,与滕胤密谋推翻孙綝。孙綝知道后,派兵攻击吕据。滕胤见状,立刻拥兵自卫。有部下劝说滕胤引兵进攻皇宫的苍龙门,便可入据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但滕胤不敢轻举妄动,滕胤以为吕据会与他会合,于是命令部下继续坚守。不久后吕据兵败自尽,孙綝集结军队向滕胤进攻。滕胤及其他将士等数十人战败被杀,其后孙綝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孙休即位诛杀孙綝后,滕胤得到平反。

五、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范之子。

吕据是大司马吕范之子。后来,继承吕范的爵位,并升任为安军中郎将。吕据多次征讨山越,每次都能取胜。黄龙三年(231年),吕据跟随太常潘濬讨伐五谿(古代少数民族),再次立有战功。赤乌四年(241年),车骑将军朱然进攻樊城,吕据与朱异攻破樊城的外围,回师后升任越骑校尉。太元元年(251年),长江水涨泛滥,孙权派人观察水情,见只有吕据置大船防备魏国进犯。孙权对他进行嘉奖,任命他为荡魏将军。

孙权重病卧床时,任命吕据为太子右部督。太元二年(252年),孙权去世,太子孙亮即位,任命吕据为右将军。建兴元年(252年),魏国出兵攻打东兴,吕据率军奔赴东兴抗击魏军,再立战功。建兴二年(253年),孙峻杀死诸葛恪,升任吕据为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五凤二年(255年),吕据为假节,与孙峻等进攻魏国的寿春,回军途中遭遇魏将曹珍,在高亭将曹珍击败。

太平元年(256年),吕据率军攻打魏国,行军途中,听说孙峻已死,孙峻的堂弟孙綝接替其职位,专擅朝政,吕据大怒,立刻率军返回,意图废除孙綝。孙綝得到消息后,假皇帝诏书,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人攻取吕据。吕据兵败走投无路,手下劝他投降魏国,吕据说:“我耻为叛臣。”于是自杀。孙綝诛灭了他的三族。吴景帝孙休即位,吕据等人得到平反。

孙权本意是要这五个人共同辅佐幼帝,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五人竟然互相攻伐,最终导致吴国朝政混乱,自己的基业也一点一点被葬送,真是令人感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北宋初年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留给人们的印象一向是积贫积弱,为外族所欺凌。但是其实宋朝也是有诸多名将的,今天就来盘点下北宋初年四大名将。这四人抵御外敌,平定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

  • 王进为何会被高俅逼走?他为何没有选择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也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欣赏王进,既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却不张扬,更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大心胸,懂利害、敢决断,所以王进比许多梁山好汉的下场要强太多了。王进不选择落草才是正常的落草为寇,就是土匪强盗,要

  • 揭秘蜀汉“平安三侯”,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蜀汉一直给人缺少大将的印象,大家都认为是靠诸葛亮和姜维在苦苦支撑。其实不然,蜀国内部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名将的。今天介绍的就是三位为蜀国镇守边疆的名将,他们三人分别驻守汉中,抵御魏国、驻守江州,抵御吴国、驻守南中,抵御南蛮。这三人被百姓尊称为“平安三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名将,他们都出身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种自信和包容。唐朝在面对胡人的时候是非常开放的,唐太宗甚至任命了许多胡人担任军中的将领,为大唐开疆扩土,成就一代盛世。我们就来看看,这中间功劳最高的五位出身胡人的名将。感兴趣的读者

  • 赵云在长坂坡吓跑张郃后,其他猛将为何没有挺身而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赵云长坂坡吓跑张郃,为何其他猛将不挺身而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长坂坡之战,赵云大显神威,在曹营之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曹将,给曹营众将一种无法战胜的感觉。我们知道,曹营之中武将最多,其中最出色的有曹氏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还有许褚、典韦等一众猛将。那么,在赵云大显神威、大杀四方的时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童年生活有多悲哀?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溥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他虽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但却仅是有“皇帝”的虚名,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太后,他只不过是慈禧太后挑选出的“傀儡”而已!大多人认为溥仪即是皇帝,虽然没有实权,但定会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事实上,溥仪的童年悲痛不堪,身体被宫女掏空,可怜饿急了只

  • 刘备执意伐吴时,赵云都极力劝阻,诸葛亮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乱世之中,很多时候天下大势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原本按照隆中对的想法,汉中之战结束后,蜀汉已经是顺利的占据了益州荆州两地,静待时机休养生息之后,便可以进一步图谋整个天下,可是刚打败曹操没多久,荆州前线传来失守,五虎

  • 孙策不到十年间就统一了江东,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不到十年间就统一了江东,孙策到底有多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被称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从孙坚死后接手父业,到成为孙吴政权的奠基人,才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那么,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孙坚被黄祖所杀时,孙策才17岁,他安葬好父亲,守孝完后,便去投奔了袁术,找回

  • 商鞅为何被车裂而死?秦惠王给他安的什么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被秦惠王车裂,当时给他安的什么罪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最终被秦惠王车裂,当时给他安的什么罪名呢?当初公子虔一班人告发商鞅要造反,所以商鞅是以谋反罪被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将其五马分尸示众。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公子,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喜欢刑名

  • 揭秘:“元和中兴”的和平盛世只是唐朝的回光返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李纯被人称为"小太宗",他从祖父和父亲手里接过了皇位,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一生。而元和年间,一个又一个诗人如雨后春笋出现。这一辉煌的时候,被称为"元和中兴"。然而,这种祥和的景象又在他死后不久,逐渐凋零,被他留下的各种隐患掩埋,终究留不住唐朝西下的落日。为何唐宪宗在位期间被称为"元和中兴"在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