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潘濬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

潘濬

潘濬的资料

本 名:潘濬

别 称:潘太常

字 号:字承明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

主要作品:《疏责子翥》

主要成就:大破五溪蛮夷,使得一方安宁;掌理荆州,屡谏孙权

官 职:太常、假节

封 爵:常迁亭侯→刘阳侯

潘濬的介绍

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他二十一岁时师事于大儒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湘乡颇有名声。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濬留下以管理荆州事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将领官员全都归附,而潘濬却称疾不见。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

当时,武陵从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濬,潘濬认为派五千人前往就够了,孙权问为何轻视他,潘濬回答:“樊胄颇能卖弄唇舌,实际上却没有辩论之才,先前曾为州中人士准备宴会,但是到了中午都还没有东西吃,十几个人就自行离开了,这就如同只看到侏儒的一部份,就可以得知全貌一样。”孙权大笑,派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平定樊胄。

后升迁为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黄武六年(226年),奋武中郎将芮玄去世,潘濬统领他的部曲,屯驻于夏口。当时,骠骑将军步骘屯驻于沤口,请求向招募诸郡以增加兵力。孙权询问潘濬的意见,潘濬说:“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加上步骘有名有势,是被身边的人谄媚,因此不可同意。”孙权听从潘濬的建议。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

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孙权授予潘濬符节,命其与吕岱督军五万讨伐五溪蛮夷。潘濬赏罚得当,在数年间,斩杀俘获几万人。自此五溪蛮夷逐渐衰落,一方得以安宁无事。黄龙六年(234年)十一月,潘濬回到武昌。他长期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嘉禾四年(235年),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间谍谣传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武陵太守卫旌上表告诉孙权,孙权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并免除卫旌的官位(《资治通鉴》将此事放在蒋琬任诸葛亮长史时)。

孙权宠信校事吕壹,吕壹为人刻薄,用法严酷,又操弄权势,潘濬与陆逊对于他的作为感到忧虑,说到伤心处还以泪洗面,甚至感到不安与恐惧。

公元236年(嘉禾五年),吕壹弹劾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二人下狱。黄门侍郎谢厷问吕壹:“顾公的事如何?”吕壹回答:“情况不太可能好。”谢厷又问:“那么顾公被免职的话,谁会代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厷说:“会不会是潘太常?”吕壹过了良久才说:“你说的很有可能。”谢厷说:“潘太常恨你切齿,只是路远没机会而已。今天他一但接替顾公,恐怕明天就打击你。”吕壹大为害怕,于是顾雍的事便不了了之。之后潘濬请求朝见孙权,想要极力劝谏,到了之后听说太子孙登早就说过很多次但都不被接受,便大规模宴请百官,打算在宴会中亲手杀死吕壹,可惜计划泄露,吕壹借口生病不去。潘濬只好趁着每次近见孙权的时候,大力陈述吕壹的奸险,因此吕壹受到的宠幸逐渐衰微,最后被诛杀。孙权引咎责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在诏书中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之前推脱责任,并称赞了陆逊和潘濬忧心为国。公元239年(赤乌二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袭爵。

有关“潘濬”的历史故事

  • 三国潘濬简介-三国潘濬

    潘濬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潘濬,历史上评为潘濬,三国历史潘濬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潘濬,别称:潘太常,字号:字承明潘濬(又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汉末三国时吴国重臣。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

  •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 三国东吴大臣潘濬有多厉害?潘濬人物简介(三国名将王濬)

    潘卓是三国时期吴栋的一位重要大臣。曾破无锡蛮夷,主荆州。潘卓是蒋琬的表妹。早年拜钟松为师,后被刘表任命为江夏,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刘备占领荆州后,潘卓顺势调到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好,所以没有得到重用。荆州回到孙权手里后,潘卓的才能逐渐被赏识,一路升为刘阳侯,改太公。可能有很多朋友对潘卓不

  •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人物介绍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 潘濬是什么人?为何是东吴重臣中的异数?

    潘濬是什么人?为何是东吴重臣中的异数?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武陵郡汉寿县人潘濬,字承明。潘濬年轻的时候,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曾在荆州牧刘表麾下担任江夏从事,后来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对潘濬非常欣赏,很快辟为荆州治中,典理州务。治中是

  • 孙权称帝后,关羽的副手潘濬为何入朝成为了九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留守荆州的“二把手”潘濬,与关羽不和,为何成了孙权信任的重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邀请入蜀抵御张鲁,当时诸葛亮

  • 潘濬

    潘濬(Jùn)(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那么潘濬怎么读哪?三国杀潘濬是怎样的哪?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他二十一岁时师事于大儒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

  • 三国东吴大臣潘濬有多厉害?潘濬人物简介

    潘濬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曾大破五溪蛮夷,掌管荆州。潘濬是蒋琬表弟,早年拜宋忠为师,后来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等刘备占据荆州后,潘濬顺势转入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太好,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荆州重回孙权手中后,潘濬的才能也逐渐得到赏识,此后一路高升封刘阳侯,改太常。可能还有

  • 潘濬是什么人?归降后的他在东吴是什么地位?

    降将是战争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

  • 班子不团结导致失荆州,刘备要把关羽、糜芳、潘濬全撤掉,应该派哪三位替换?

    荆州丢失、关羽败亡,内因外因同样重要,易中天先生说只有关羽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志》和相关史料,看到的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荆州丢了、关羽死了,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刘备兵败夷陵,蜀汉一蹶不振,这怎么能说关羽适合守荆州?从襄樊首胜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到满天飞雪中关羽败走

  • 三国东吴名将潘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

  •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辅军中郎将奋威将军:潘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

  • 留守荆州的“二把手”潘濬,与关羽不和,为何成了孙权信任的重臣

    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jun)。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为何说潘濬是留守荆州的二把手呢?这个需要从头捋一捋,赤壁之战后,刘备集

  • 同样身为降臣糜芳受轻视,然而潘濬官至九卿,为何反差如此巨大?

    关羽北上围攻樊城时,东吴攻占了荆州。在此期间,南郡刺史糜芳、护卫傅世仁、掌管荆州直中的潘军相继投降东吴。失去后方的关羽在林州居被潘璋手下的大将马忠斩首,最终导致荆州彻底失守,从而形成了“隆中对”复兴汉朝的战略线“渡《荆棘与受益》中途流产。而投降大臣的糜芳、潘俊却落得东吴官场的下场。有天壤之别。糜芳被

  • 荆州之战3个蜀国武将投降东吴:糜芳傅士仁和潘濬,潘濬最为可恨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的蜀汉全面对曹魏发起进攻。说来也怪,曹操一方无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一向面对蜀汉占据压倒性优势,此前和刘备的蜀汉交锋,也是占尽上风。谁知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一方却威风不再,面对刘备连吃败仗。刘备一方也是如有神助,在汉中之战、樊城之战中,接连杀得曹军大败亏输。在东线战场,蜀汉大将关羽

  • 拥有荆州治中从事、东吴太常身份的潘濬,为何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在汉末三国时期,跳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无论是为了前程主动跳槽,还是说原有的主公被击败了,从而投靠新的主公,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黄权先后服务过刘璋、刘备、曹丕三个主公,但是他投降都是迫不得已,也没有见到调转枪口帮助新主公对付旧主公的行为,所以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吕布手刃丁原投奔董卓,手刃董卓投奔王

  • 班子不团结导致失荆州,刘备该派哪三人去替换关羽、糜芳、潘濬?

    关羽痛失荆州,原因是多方面的。关羽没有搞好和孙权的关系,也没有跟刘备保持畅通的联络,更没搞好内部团结,荆州四位重要人物先后叛变投降,断绝关羽归路,也断送了整个荆州,让诸葛亮和刘备的兴复汉室理想化成了泡影。荆州丢失、关羽败亡,内因外因同样重要,易中天先生说只有关羽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是我们细看《

  • 潘濬:刘备帐下无名之辈,关羽将他当废柴,孙权却把他用成了王炸

    潘濬:刘备帐下无名之辈,关羽将他当废柴,孙权却把他用成了王炸读通鉴,知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为大家讲解《资治通鉴》。都说刘备知人善用,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对一个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英杰,刘备却完全看走了眼,结果却生生便宜了东吴孙权。而这个英杰,便是武陵郡汉寿县人潘濬。潘濬,生于荆州之地,出

  • 东吴重臣潘濬能力出众,为何在蜀汉时刘备没发现?

    东吴重臣潘濬能力出众,为何在蜀汉时刘备没发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濬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曾大破五溪蛮夷,掌管荆州。潘濬是蒋琬表弟,早年拜宋忠为师,后来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等刘备占据荆州后,潘濬顺势转入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太好,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荆

  • 潘濬: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