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最后结局能善终靠的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郭子仪最后结局能善终靠的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2/4 10:59:1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为何最后能够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就是铁律,尤其是对于武将来说更是噩梦,历史上很多的武将都因为君主的无端猜忌而被赐死,比如秦之白起,赵之李牧,宋之狄青,明之戚继光都不外乎如是。

这些人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的结果就和岳飞一样,因为“莫须有”三个字惨遭横死,当然事情也有例外。若论明哲保身,历史上还有几个人可以做到,比如秦之王翦,做到了连灭五国,可是秦始皇却始终对其放心,王家三代始终掌握着帝国的军权;而历史上唯一能与王翦匹敌的我想只有唐朝的郭子仪了。

《新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和公主有了矛盾,公主要进宫面见父皇状告郭暧,可是郭暧这个时候也犯了脾气,直接破口大骂:“我老爹要是想谋反,还有你老子当皇帝的机会吗?”这句话放在古代无论哪个人听了都会不舒服,郭子仪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先是把郭暧揍了一顿,然后把郭暧押进宫去谢罪。

可奇怪的是,唐代宗听到郭暧的话语之后却没生气,反而劝慰公主,因为人家说的没错。所以这就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高一世而上不疑”

这是历史对于郭子仪的评价,那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功高震主而主不疑的”:

能屈能伸的郭子仪

其实郭子仪的前半生真的很坎坷,唐代是秦汉之后又一个极为崇尚军功的时代,唐代国策都以“开边”为荣,因此唐代踊跃出了很多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等,这些放到历朝历代都是顶级的,所以郭子仪在这些人之中的确不怎么起眼。

郭子仪早年也是武举人,可是和这些将军比起来他的功劳实在是微不足道,在他前半生的时候一直未受重用。

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此时郭子仪已经60岁了,由于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都被唐玄宗自己给坑了,唐朝再无大将可用,于是乎就用了这员老将,对于郭子仪来说这无疑是他的“第二春”。

于是乎郭子仪的人生开始焕发了,先是带兵收复了静边军,同时又收复了云中,在公元757年,郭子仪和李光弼协力击破了安史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可谓是不世之功,而平定“安史之乱”的另一员大将李光弼也是郭子仪介绍的。

郭子仪功劳高了,自然眼红的人也就多了,于是乎这些人就集体诽谤郭子仪,换了李光弼这种事情就不能忍,比如皇帝叫他回京,人家直接不干拥兵自重,这就加深了皇帝的猜忌。

然而郭子仪的情商就在这,皇帝要他回家,二话不说立马解甲归田,然而此时的大唐已经是江河日下了,刚刚平定“安史之乱”,西南的吐蕃又来凑热闹,此时大唐无将可用,唐代宗立马又想到了郭子仪。

有些武将其实面对皇帝如此征召总会在这个时候喝皇帝讨价还价,郭子仪就很聪明,接受皇帝的诏令之后立马赶赴前线,而当时李光弼就因为宦官专权所以按兵不动,这两人之间的情商高下就一目了然。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之中功劳更大,最后却是郭子仪能够荣登“平定安史第一人”,而李光弼一直活在被帝王的猜忌之中,最终也是忧愤而死。

慧眼识人,明察秋毫方能置身之外

《新唐书》之中又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皇帝念及郭子仪的功劳,封他为汾阳郡王,并赏赐他一座王府,住进王府第一天郭子仪就下令撤去亲兵,并大开方便之门对外宣称只要有谁愿意都可以来个“王府一日游”。

而也由于大开方便之门,所以郭府之中的一些糗事都被传得满天飞,此时他儿子郭暧就劝父亲关闭大门,这个时候郭子仪就说了我大开方便之门就是为了防止小人陷害。这王府坐拥几千亩,光仆役就有几千人,什么人在里面做什么事外人一概不知,所以这个时候要是别有用心的人构陷,那么皇帝必然会心生嫌隙。

而我大开方便之门就意味着我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行事坦坦荡荡,没有丝毫不臣之心,就算别有用心的人想要陷害,那么也没有什么机会。

他的儿子郭暧一听这话就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这也是郭子仪能够善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对于人心这块看得很透,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并不难做到,可是能够揣摩透每一个人的心思就很难了,就算是和珅都有翻车的时候。

而王翦和郭子仪的智慧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摸透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一个大臣的心思,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新唐书》之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大臣来拜访郭子仪,每次他来郭子仪就立马让家人去房间躲着,等他走了再出来。

他的家人不解问他为什么?郭子仪回答道:因为这个人面相丑陋,我怕你们接待他的时候会笑出声来,他这个人诡计多端,睚眦必报,等到他掌权之后必定会因为此事对我们报复,我就是怕这种事情发生所以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的事情果然是如同郭子仪预料的那般,这个大臣当上了宰相,而之前嘲笑他的大臣们都挨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只有郭子仪能够置身事外。

郭子仪能够明察秋毫也是其能够置身事外一个重要因素,能揣摩皇帝的心思的人不少,可是除了皇帝之外连大臣的心思都摸透了,这才是郭子仪最可怕的地方,也正是因为郭子仪和王翦的情商超高,所以他们能够善终。

而相反,岳飞等人虽然是忠君爱国,可是对于帝王来说他们犯了忌讳,所以死是必然结果,可以说郭子仪和王翦的情商一般人还真学不来,这也成为了他们能够善终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哀帝李柷简介:年仅13岁的李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哀帝李柷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哀帝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哀帝的结局怎么样?李柷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哀帝李柷简介: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

  • 正是中刘备麾下的8员猛将分别是谁?2人名气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正是中刘备麾下的8员猛将分别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由于《三国演义》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不少人把小说当做了历史,而真正的历史却逐渐被人遗忘。今天我们就来说是,在三国正史中,刘备麾下的八大猛将。首先说出来的大家肯定都知道,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虽说历史上没有五虎将的说

  • 唐僖宗李儇简介:李儇在位期间发生了谁领导的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帝王李儇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僖宗李儇的结局是怎样的?李儇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僖宗李儇简介:唐僖宗李儇(862年腊月十三-888),儇Xuān,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逝世后举国哀悼,敌国皇帝都为他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仁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人们大多都是想到了雄韬伟略的秦始皇等武力强盛的君王,统一个国家,书同文,车同轨,为华夏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这是后世人的评价,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所以真的称不上最伟大,而今天说的这

  • 他杀了大宦官王振,最后为何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古代中国确立了封建制之后,源远流长的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总共出现了332位皇帝。皇帝金玉之身,按说得像保护这个世界上最珍惜的物种一样严加保护,但再严密的保卫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一旦在战争中被敌人包了饺子,再尊贵的皇帝也得成为可怜的俘虏。中国古代这三百多位皇帝中,就有那么五位中了彩票,成了阶下之囚

  • 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在位期间为什么要改元为咸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懿宗李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懿宗李漼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

  • 唐宣宗李忱简介:李忱有什么功绩被百姓称其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宣宗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宣宗李忱最后的结局如何?李忱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宣宗李忱简介: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

  • 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的曹操,死前为何没有除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为何没在生前除掉司马家的势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晋书》中曾记载了曹操曾验证司马懿是否有“狼顾之相”的情形,当时曹操已经察觉到了司马懿有雄心壮志,而且听闻司马有“狼顾之相”,于是他打算测试一下司马懿,因此曹操故意召见司马懿,并让他背对并回头

  •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都城为什么要迁到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迁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迁都的并不多,因为迁都意味着动根本,然而明朝却是例外。明朝的开国皇帝牛人朱元璋一向都是一个办事果断、深谋远虑的人,但是在定都这个问题上他却十分纠结,虽然最后把国都定在金陵(今南京),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无

  • 功劳不输吕不韦的秦国丞相:魏冉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绾、王翦、王贲、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