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枚:除了很有文采之外,还十分擅长断案

袁枚:除了很有文采之外,还十分擅长断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63 更新时间:2023/12/4 15:38:31

袁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祖籍钱塘(今属浙江杭州),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散家、评论家、美食家,留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等著作。

很多人都知道袁枚很有文才,而其善于断案却鲜为人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袁枚考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二十六岁的袁枚出任溧水县令,后历任江宁、江浦、沭阳等地的县令。

袁枚勤于政事,处理了很多冤假错案。《庐杂识》记载:袁枚担任县令的时候,非敬业,每天几乎是从早到晚坐在大堂上,接受官吏的汇报,处理百姓的报案。

有一些很小的民间诉讼,当堂就处理完结,从来没有积压时间过长的案子。

袁枚善于发动官吏深入民间走访,召集甲长、保长,访查当地行为不端的地痞无赖,记录在案,倘若某地发生案件,袁枚就参照记录进行质证,使得境内无良之辈大为收敛。

《折狱奇闻》记载:江宁县某裁缝之女遭人奸杀,作案现场有半截人舌头。

经仵作验尸,裁缝之女是被掐颈部,窒息而死,舌头是完整的,很显然舌头的主子另有其人。

江宁县令命人在全城搜捕,最终将一个舌头受伤的货郎抓获,县令想当然地认定此人就是凶手,于是当庭宣判斩立决。凑巧这的是,朝廷任命袁枚接替江宁县令。

袁枚刚好到任,原县令只好把这个斩立决的案子交给袁枚,让他监斩。

袁枚仔细查阅卷宗,发觉案件并非如此简单。

如果凶手被咬断舌头,他是不可能再捆绑受害人,从容完成奸而杀之这一过程。

若凶手是在犯罪过程中被咬断舌头,裁缝铺有剪刀,凶手又必浪费时间去扼杀受害人呢?人命关天!袁枚立即下令,暂停执行死刑。

随后,袁枚找来被害人的裹脚布,放在大堂,命两旁衙役抽打。

这个奇怪的举动引来无数民众围观,眼看大堂外的人越聚越多。

袁枚突然命衙役关闭大门,而后对在场的百姓说:“昨夜神人给本官托梦,说这裁缝的女儿今日要到县衙大堂索命,现在,你们这些来看本官审案的人,挨个儿去摸裹脚布,若是凶犯,裹脚布就会缠住他的手!”

围观审案的人排队上前去摸,轮到两个年轻人的时候,这俩人还没等走到地方,就开始双腿发抖,状如筛糠。

此刻,袁枚高声断喝,命衙役将两人捆绑起来审问。

望着裹脚布两旁衙役瘆人的木杖,两人吓得屁滚尿流,不打自招。

原来,货郎趁着裁缝不在家,去调戏其女儿,货郎强吻时被咬断舌头。

货郎疼得要死,连忙逃走了。裁缝之女哭泣不止,这时候,邻居家两个不良少年闻声溜进来,假意安慰女子,随即凶相毕露,将女子捆绑起来,奸而杀之。

听说货郎被判斩立决,两个凶犯暗喜,于是就来到县衙看热闹,不想被袁枚当众识破,货郎免去死刑,两个真凶被判处斩立决。

袁枚刚到任就神速处理了一起冤案,一时间声名大

袁枚在任职县令的七年里,审理过很多案件,这些功绩他自己没有做记录,而有一件他亲手制造的冤案却令其终生难忘,记录在《子不语》一书中,颇有反省悔过的意味儿。

《子不语》记载:乾隆九年(1744年),袁枚任职沭阳县令的时候,淮安有个吴秀才,在沭阳洪氏私家学馆当私塾先生,吴秀才就和老婆、儿子住在厢房。

有一天,洪家的主人宴请吴秀才父子,其妻子独自在厢房,到了二更天,吴秀才回到厢房,发现妻子被人杀死了,在墙外发现了一把刀,而这把刀是他自己家的菜刀。

吴秀才到官府报案,袁枚亲自来到现场验尸,发现妇人颈部有三处创口,其中一处割断食管,刚刚喝下去的粥散落在外,现场异常惨烈。

袁枚派人追查凶手,一直没有消息。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袁枚发现洪家有个仆人洪安是个左撇子。

死者颈部的创口“刀痕左重右轻”,凶手显然是左撇子,于是审讯洪安。

洪安受刑不过,于是承认自己就是凶手,说是受主人洪某的儿子洪生指使,洪生逼奸师母未遂,于是命他将其杀害。袁枚随即审讯洪生,洪生说自己曾经责打过洪安,他这是故意陷害。

案子还没有处理完,袁枚就接到调令,去江宁任知县,新上任的沭阳县令魏廷会接手案子。

他认为是洪安一人所为,于是将其判处斩首示众。

案子送达上司,臬司衙门官员认为证据不足,于是将洪生、洪安都释放了,随后派人调查真凶,却一直没有线索。

十二年过去了,早已辞官的袁枚在自家的“随园”中读书、种竹养花。

有一天,一个家住沐阳的亲戚来串门,告诉袁枚说:“杀害吴秀才妻子的凶手找到了,是一个叫洪某的武生员,去年就病逝了。

棺材停放在家中的时候,他的妻子梦到丈夫说,乾隆九年杀人的凶手是我。因漏网十几年,如今死者冤魂诉于天,明日中午棺材将遭到雷击,你快把棺材下葬躲避。

洪某妻子醒来,刚要准备下葬棺材的时候,棺材突然失火,尸骨很快化为灰烬。而其他房屋、木器却毫发无损。”

袁枚对此感到非常愧悔,自责说:“方愧身为县令,妇冤不能雪,又加刑于无罪之人……”

洪某妻子其实早知道丈夫的犯罪行为,只不过死者不能接受惩罚,她才编造所谓的托梦,以此减轻内心的罪孽而已。

也有可能是洪某担心死后遭到剖棺焚尸,索性自己烧掉,一了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姚广孝为何要策划朱棣造反?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什么时候谋反的,姚广孝给朱棣的预言,朱棣怎么起兵成功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的起兵攻打建文帝的的策划者。其的目的就是利用朱棣这个平台,将自己洞察天下的大事变成现实。除此别无他图。其貌不扬,富有理想姚广孝精通阴阳术十四岁出家,长相非常惹人注意,其去嵩山时,一高僧见到他说:“这是何等

  • 王翦如此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王翦能够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灭楚,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王翦结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翦能善终,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四大名将身上都有响当当的名头,杀神白起擅攻,廉颇擅守,李牧能够以少胜多,数次挽救赵国于大厦将倾之际,王翦跟前面这三位相比,总感觉差了点意思,可人家功劳最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王翦本人灭掉三个,儿子王贲灭掉两个,除了最弱小的韩国是

  • 秦昭襄王杀白起真的是一时脑热吗 白起为何会落到这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昭襄王为何杀白起,为什么秦王要杀白起,白起比秦昭襄王大多少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昭襄王杀白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战国的战场上,秦将白起绝对是个风云人物。白起被称为战神,一生大小征战,不下七十余场,鲜有败绩。但这个战神的结局却是被君王赐死,为秦国建立功绩的大将,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惋惜。白起曾得秦昭襄王的重用,但是他也是在秦昭襄王的诏令下被迫自

  • 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张齐贤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太弱了谁都打不过,赵构为什么让岳飞班师,岳飞和秦桧哪个官大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那么,这个堪称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秦昭襄王真的是一个窝囊废吗 秦昭襄王41年为何不敢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昭襄王是谁的儿子,秦昭襄王为什么长寿,秦昭襄王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襄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早年的时候,被迫前往燕国去做人质,在燕国,他受尽了屈辱,到处忍让,对人十分热情,生怕得罪别人。正是因为长时间这样,最终使得秦昭襄王养成了隐忍和谨慎的性格,其实这也为以后夺权,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公元前307年,秦武

  • 刘法:北宋末年第一猛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初名将,无一败绩的将领,世界古代第一猛将

    北宋末年,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等人的怂恿下,发起了对西夏的战争。战争从11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119年,经过长期的作战,北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逼迫西夏求和。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北宋却损失了当时最厉害的一员名将!此人作战勇敢,被西夏誉为“天生神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接下来我爱

  • 张昭:名望最高的东吴老臣,为何没被封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张昭字什么,张昭为什么总是想投降,张昭厉害吗

    221年,孙权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并且接受了吴王的封号。之后,孙权开始任命各级官员,然而在选择丞相时出现了争议。人们都觉得丞相之职非老臣张昭莫属,可是孙权却选择了并不怎么出名的孙邵!在孙邵死后,百官再度推荐张昭为丞相,孙权却再度拒绝,而是任用了顾雍。那么,孙权为何不选择张昭做丞相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

  • 让契丹畏惧的北宋名将:揭秘杨延昭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呼延赞鞭打赵匡胤,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名将杨继业,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吗

    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杨家第二代的杨延昭也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上的杨延昭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杨延昭虽然被人们称为“杨六郎”,可是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他应该是杨业的长子!那么,历史上的杨延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

  • 白起为秦国立下大功 秦昭襄王为什么逼白起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王和白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昭王为何逼迫白起自杀呢?原因就是白起与国相范睢不和,范睢进谗言先被贬为士卒,后被迫自杀。1.白起精于用兵,为秦国立下了大功白起是秦国秦昭襄王手下的高级将领,被封为国尉、武安君。在秦国与六国的征战中,屡战屡胜,攻下韩、赵、魏、楚许多领

  • 杨文广:受狄青器重的名将,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最后的结局,杨文广老婆,狄青死因

    之前,已经介绍过历史上有关杨业、杨延昭的故事了,今天咱么你来说说“杨家将”的第三代人物,他就是杨文广!有人可能觉得纳闷,杨家将第三代不是杨宗保,他的儿子才是杨文广,明明是第四代,怎么历史上就成了第三代呢?其实,历史上的杨文广与小说中的形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杨文广大约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