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赵括真是“纸上谈兵”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4/1/24 12:47:38

关于赵括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赵括这个人是有能力的,并非传言中的那种无能之辈。

他之所以失败,相较于其他人,有两个额外的劣势:

第一,他遇到的对手是战神白起,而且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赵括初战就遇到的是最巅峰时期的白起。换成韩信吴起李靖这样的顶尖将才,第一战就遇到巅峰期的白起,十有八九也照样要跪。输给白起,尤其是初战就输给白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丢人。

而且赵括是秦相范睢(甚至可能是白起本人)亲自挑选的对手,他派间谍去给赵国君臣灌迷魂汤,说赵国只有赵括能打败秦军。赵国上下又不是傻子,如果秦国方面随便挑一个无能鼠辈出来,人家也不可能上当。赵括确实是当时赵国年轻一代里最出色的一个,所以连赵孝成王这个疑心病很重的人都上了当,信以为真。

第二,赵国撤廉颇换赵括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上当,其实深究起来原因很多:比如当时廉颇手下的兵力实在太多,一方面多到赵王心里觉得不安全,另一方面这么多兵力人吃马嚼消耗太大,赵国已经负担不起了。而且当时廉颇本人一来打不过秦军,不停地在吃小规模的败仗,二来不听从赵国决策层的指挥,多次抗命。所以赵国君臣才决定换下不听话不可靠能力也不行只会拼消耗的老将廉颇,换上一个既听话又可靠有能力有朝气的年轻一代将领快速结束战争。

也就是说,哪怕不是赵括,赵王也已经下定决心准备换掉廉颇了,而且新换的前线主将无论是谁,都必须主动出击与秦军交战,这是确定无疑的。很显然,无论换谁上,长平之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恐怕当时全世界也找不出来能打败白起的将领。赵括其实是替整个赵国决策层背的锅。

然后还要说到一件事,很多人说赵括无能的理由是他爹妈都说他不行。其实说他不行的主要是他爹赵奢,他妈其实就是复述老公的意见。那么问题来了,赵奢为啥要说儿子不行呢?

赵奢说赵括的问题主要在于他虽然谈论兵法头头是道,但是态度太轻佻。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当时赵括年纪轻,又从来没上过战场,没见过战事的残酷,天真幼稚是正常的事情。赵奢为啥不好好调教儿子,反倒要把儿子缺点到处宣扬,生怕大伙不知道赵括“纸上谈兵”呢?

这其实跟政治有关,跟赵奢这个人也有关:赵奢是个老油腻,他心机很重,善于创造机会也非常能把握机会。赵奢出身于赵国公族,但是貌似是他爹卷入“沙丘之乱”的余波,所以他整个童年加青年时代都过得战战兢兢的,一度还流亡于燕国。后来风声过了,赵奢归国,仗着公族的身份混了个收税的小官当。按照道理来说,他这辈子也就是这样了,饿是肯定饿不着,但是基本上没有机会回到权力圈了。

赵奢并不这么想,他抓住机会硬刚平原君赵胜,弄死了平原君家里一帮偷税漏税的管事。赵胜当然震怒,把赵奢抓来准备弄死这个挑战自己权威的远房亲戚。既然创造出了面见平原君的机会,赵奢一顿嘴炮居然把对方说服了,赵胜不仅没杀他,还把他直接推荐给哥哥赵惠文王。赵奢从此发迹。

后来阏与之战,赵惠文王求将,廉颇和乐乘都不看好这仗的结果不愿意去。赵奢抓住机会临危受命,然后狠狠阴了秦军一把,打赢了这一仗,以此受封“马服君”,成为跟廉颇平起平坐的军方大佬。之后他还怼了从齐国来避难的田单,田单当时处境很糟糕,名义上当过齐相这会儿又是赵相,但是齐赵两国都不信任他,英雄暮年里外受气。赵奢趁机踩了田单之后名望也达到了顶峰。

赵奢这个人的本事不仅仅是打仗或者做官,而是为人老谋深算,时机力道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不仅占尽了实惠,而且做事不留把柄甚至不留恶名。他打了平原君的脸,平原君还屁颠屁颠地把他推荐给了王兄,他抢了廉颇的风头廉颇也没拿他怎么样,他踩了田单的面子田单也承认自己不如赵奢。作为罪人之后,赵惠文王还非常信任他,把他当成公族里的依仗之一。

赵奢故意给儿子泼脏水,很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作为老油条的儿子,赵括却没有遗传他爹的心机,从小很有能力但是表现得过于张扬轻佻。赵奢认为赵括没有自己这样低调谨慎左右逢源的能力,在同样远不如其父的疑心病患者赵孝成王手下过得不会太好,所以故意抹黑儿子,不想让他执掌兵权。只要不碰兵权这么敏感的东西,作为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再怎么高调张扬得罪人,至少不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赵括还是死在这上面,而且背上了天大的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霍成君贵为皇后 霍成君最后为何落到被灭族自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霍成君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想大家在打发时间的时候都会喜欢去看一些电视剧,几年前宫廷剧可是十分火热的,后宫之间的勾心斗角就如同一个真实的战场,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也是看得心惊胆战。俗话说得好,最低帝王无情家。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得到天下共

  • 刘邦废太子时,吕后做了什么?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邦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未成事前,在沛县的县令家里遇见了吕公。吕公善于给人相面,一见刘邦状貌不凡。将来必定能成大事,便将自己的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这就是后来的吕后,吕雉给刘邦生了两个孩子,即孝惠帝和鲁元公

  • 史书对秦琼的记载为何比较简略?秦琼又经历了哪些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和尉迟恭作为左、右门神为民间所崇拜。在通俗小说中,秦琼是天下第十六条好汉,兵马大元帅,骑一匹黄骠马,善用双锏。秦琼卖马的故事感人至深,经过小说、曲艺、京剧等的传播,已经深入人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秦琼这一英雄

  • 许平君和霍成君相比 谁才是汉宣帝最爱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宣帝喜欢的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说起刘询,他的身世也是颇为坎坷。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皇曾孙。当时太子刘据被逼自杀,这场灾祸导致上至皇后卫子夫,下至太子府里的所有官吏仆从都未能幸免于难。刘询一下子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因为他的

  • 梁山老大宋江在招安问题上,到底错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江的故事。宋江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第一主角,也是整部小说中最让读者讨厌的角色之一。宋江被如此讨厌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主张招安,最终让整个梁山以悲剧收场,宋江的其他缺点也因为招安而被放大。不过根据小说

  • 霍光作为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 霍光为什么不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光不篡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霍光,字子孟,西汉权臣,一生历任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作为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他至死也没有发动叛乱。西汉朝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外戚掌权的问题,这其中霍光就是典型的例子。流传后世的“封狼居胥”的典故就是来源于霍去病征战匈奴的故事,而霍光就

  • 汉武帝明明有三个年长的儿子 汉武帝最后为何要立刘弗陵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和刘弗陵,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封建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刘彻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是刘彻的一生也是有污点的,那就是因为“巫蛊之祸”害死了自己最爱的太子刘据。这一做法也让刘彻在晚年痛不欲生,直到临终前刘彻才确定了太子人选,那就是年仅8岁的刘弗陵。由于害怕出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 仅仅是怕母壮子少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一生有两件事被后人诟病,一是“巫盅之祸”冤死了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一门;二是杀少子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系,但小编认为此两件事却息息相关。虽然汉武帝嘴上说杀钩弋夫人是因为刘费陵年纪太小,怕母壮子少,将来重蹈

  • 卫青死后为什么会被汉武帝灭九族 简单说就是威胁到了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青和汉武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就整个汉朝来说,最强大的时期那就是汉武帝时期。虽说汉高祖也是一个很厉害的皇帝,但是他没有汉武帝时期那么富裕。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开国皇帝的原因,在什么方面都没有稳固,处于一个晃荡的朝代,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间来说,不管是从财力物力人力都比他们那

  • 隋炀帝征伐高丽为何会无功而返》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隋炀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千年前为了讨伐高丽势力,不惜血本派出113万大军三征高丽的隋炀帝,最终付出了迅速亡国的代价。接下来我们就回顾分析一下这段历史。一、出师百万,只为维护大国威严古朝鲜半岛与历代中原王朝山水相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