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热衷斗蟋蟀的朱瞻基有什么功绩?他的后世评价堪比文景

热衷斗蟋蟀的朱瞻基有什么功绩?他的后世评价堪比文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90 更新时间:2024/1/15 13:13:00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瞻基的故事。

斗蟋蟀,只是他的兴趣爱好之一,所谓“促织皇帝”是小说《聊斋志异》里的说法。明宣宗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很有成效的,所以,史学家对他的正面评价更多一些。

“促织天下”:多才多艺,兴趣广泛

朱瞻基是永乐帝的皇长孙,很得朱棣的偏爱。他自幼聪慧好学,因此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在绘画上很有造诣,他还喜欢射猎、美食和斗促织(蟋蟀)。特别是斗蟋蟀一项,可谓是前无古人。为此,明末清初的吴伟业还作有《明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促织》里的皇帝正是明宣宗朱瞻基,也因此他留下了“促织天子”的雅号。

不过,他的爱好却引起了大臣特别是言官的担忧。大臣们都劝谏宣宗多读书,少玩乐,还有人因此而被下狱。《明史.戴纶传》就讲了这件事。据其所载:

顷之,(戴纶)复以谏猎忤旨,命参赞交阯军务。无何,坐怨望,并逮至京,下锦衣卫狱。帝临鞫之,纶抗辩,触帝怒,立棰死,籍其家。诸父河南知府贤、太仆寺卿希文皆被系。而长懋在狱十年,英宗立,乃得释。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大臣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朱瞻基治国理政很有一套。

“仁宣之治”:治国理政很有一套

明宣宗在位十年(1425年-1435年),与他“五伐漠北”的爷爷和享国太短的父亲相比,他把治国理政的重点放在了内政上。

其一,休兵养民。朱瞻基一改他祖父成祖皇帝在位时的讨伐政策,最显著一点就是主动从交阯撤兵,停止了大规模武力征讨,从而减轻了财政负担。

其二,重用三杨。和他父亲仁宗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二朝元老兼阁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人的建议,权力运行更加有条理,政治较清明。

其三,整顿机构。他罢免了“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和“年老体疾”的官员,对官员队伍进行了精简和裁冗,一时间使朝风大振。同时,严把官员队伍的入口,限制入仕的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这个措施在淘汰冗员的同时,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施政措施。

其四,纾解民困。宣宗在位时实行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如减免税粮、复业流民和赈灾救荒等,缓和了阶级矛盾。

其五:七下西洋。宣德五年(1431年1月),宣宗以外番多不来朝贡为由,命令郑和再次出航。返航期间,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这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大明宣宗执政的十年,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也因此,史书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如《明史》所赞:

“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综上,斗蟋蟀的“促织天子”是他;执政十年,成为“治世”的也是他;这二者合在一起,其实并不矛盾,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大明宣宗朱瞻基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昭死后为什么会臭名远扬 司马昭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昭名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司马昭是司马懿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景初二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正始元年,司马昭任洛阳典农中郎将。当时正值魏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后,司马昭免除苛捐杂税,不误农时,百姓大为喜悦。后转为散骑常侍。正始五年,大将军曹爽伐蜀时,以司马昭为征蜀将

  • 刘襄率先起兵伐吕,他没当上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襄的故事。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齐王刘襄率先举起大旗起兵伐吕,西汉这场最大的权力动荡拉开了帷幕。最终,手腕老辣、实力雄厚的功臣集团取得了胜利,吕氏一族几乎被杀得干干净净。吕氏既灭,就要考虑由谁

  • 司马懿面对空城计时因为胆小多疑才撤兵吗 事实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空城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言:《三国演义》中有一经典片段,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进攻蜀国,此时的蜀国已经无兵可守,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想出了一招空城计,假装气定神闲地在城门上摇扇抚琴,司马懿怀疑诸葛亮是故意引诱他出军,实际上早已安排好了埋伏,于是就下令撤军了。

  • 名气远不如许褚的曹魏将领曹洪是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名气远不如许褚的曹魏将领曹洪是什么实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潼关之战中,最精彩的一幕为许褚裸衣大战马超,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最后连武器都给折断了。许褚和马超都是三国演义中的超一流武将,比一般的一流武将厉害多了。然而,曹营之中却有这样一个普通武将,名气远不如许褚,却和马

  • 史书称李倓为“小李世民”,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官僚政治没有构建成熟前,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从初唐到中唐的种种乱象,其实都是由这个主要矛盾衍生而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老皇帝不培养太子,太子肯定无法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等老皇帝死后,太子肯定会受乱臣贼子的欺负。如果老皇帝大力培养太子,就有可能让帝国出现两

  • 诸葛亮摆出空城计时魏延在做什么 魏延为何没有出现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救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刘备离世后,蜀汉能打的老将也仅剩下诸葛亮、赵云、魏延三人,他们三人分别坐镇蜀汉的大本营、北部、东部战区。诸葛亮掌权蜀汉后结束和东吴的对峙局面争取到南征机会,半年时间内平定南中验证的蜀军的战斗力,趁着魏国政局不稳开启北伐战役。诸葛亮开启的北伐

  • 秦始皇为何奥焚书坑儒?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终身没有立后,虽然拥有高大的背影却始终是孤独一人,真正地做到了占领高地“独领风骚”,此人正是秦始皇,而霸气侧漏的秦始皇,曾甘愿得罪读书人,也要完成焚书坑儒,这是为何呢?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为了统一全国做出诸多的措施,虽然大多残暴,但是并不代表秦始皇本人就

  • 糜芳追随刘备多年,让他选择反叛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糜芳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众所周知,在三国乱世的进程中,随着相应战事的进行,魏蜀吴三方势力逐渐的是脱颖而出,其中刘备建立蜀汉一方基业的过程,堪称是一部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可是相应的结局却是不尽人意,在刘备建立蜀汉之际,在汉中之战打败了曹操之后,蜀汉已经是拥有了益州、荆

  • 苏轼是如何把失意变成诗意,把不美好变成美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的历史上,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宋朝重视文人,犯了错一不会杀头,也不会羞辱式地打屁股,顶多贬到天涯海角以观后效了事。在中国的文人中,苏东坡算是最坎坷的一个了,但他没有一哭二跳三上吊,也没有像屈原一样跳河,更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小舟

  • 王维的弟弟王缙在历史上是个厉害的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缙是一个大人物,安史之乱后,他当时已是宰相级的官员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史朝义平,诏宣慰河北,使还有指,俄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说起王缙,大家也许不熟悉,说起王缙的哥哥,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因为王缙的哥哥就是大诗人王维。我们熟悉王维,是因为王维一生留下众多经典的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