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午门事变新解:唐高祖反复犹豫致李氏兄弟积怨深重

午门事变新解:唐高祖反复犹豫致李氏兄弟积怨深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12 更新时间:2024/2/4 11:03:26

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李世民被逼做太上皇的,这也是唐太祖李世民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那么原本血肉亲情的一家人为何会到午门事变那个田地的呢?

唐高祖考虑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对者很多。

有一次宫中宴会,李世民想起生母早逝,没有享受到眼前这一份荣华,不禁流下眼泪。事后,皇妃们哭着对唐高祖抱怨说:“陛下年纪大了,太平日子里大家聚在一起宴会,应该高高兴兴的才好。秦王在酒席上流泪,一定是嫌弃我们这些人。将来陛下万岁之后,如果秦王得志,我们母子们只怕活不下去了。”

网络配图

另一方面,皇妃们普遍认为皇太子李建成是一个好人。她们的话让唐高祖很是伤感,一想到在自己死后这些女人可能受的委屈,他就难受。

点点滴滴的嫌隙,点点滴滴的恶意,累积起来,就是大仇恨,大怨恶。

于是唐高祖彻底打消了更换皇太子的念头,对李世民的态度越来越冷淡,更信赖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毕竟,李建成是唐高祖选定的接班人,他要维护李建成的地位,于是他试图用正常的手段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李建成那边也抓紧活动。有一次他在东宫设宴,请李世民、李元吉等人喝酒。酒席中间,李世民突然感觉心中暴痛,呕血不止,淮安王李神通赶快扶他回到西宫。

唐高祖听到消息,亲自过去探视,又谈起皇太子的问题,“当初我们父子在晋阳举事,是你的主意。后来你带兵四处征讨,立下大功。我曾经想立你为皇太子,是你推辞不受。你哥哥李建成做皇太子已经多年,不可以轻易变动。”

然后唐高祖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李世民离开长安,去洛阳居住。潼关以东的地区都归他所有,而且可以使用天子的旗号。

网络配图

这不太像一个皇帝能说出口的话,如果唐高祖果真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说明他是一个糊涂的人。李世民流泪奏道:“父皇的安排,实在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不想离开父皇。”

唐高祖安慰他:“我是四方之主,以天下为家。你不必悲伤,洛阳距离长安并不远,想念的时候,我们见面很容易。”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认为李世民一旦去了洛阳,手中掌握雄兵猛将,控制着中原广大的地域,物产富裕,人口众多,更难制服,恐怕遗患无穷。不如留他在长安,更方便铲除。

于是两个人授意大臣向唐高祖说:“秦王身边的人,大都是关东出身,去洛阳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只怕此一去,秦王他们就不会再回来了。“

唐高祖感觉此话不无道理,也就不提去洛阳的事。

李世民强势、李建成嫡长,二人水火不容,暗藏着巨大的危机。检校吏部尚书封伦看出这一点,提醒唐高祖说:“秦王功勋卓著,不甘心居于皇太子之下。如果陛下不想改立皇太子,请早想办法安置秦王。”

言外之意,是请皇帝早一点削除秦王的势力。唐高祖认为封伦说得有道理,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

网络配图

唐高祖不知道,封伦这个人看上去态度恭谨、衣饰简陋,实际上阳奉阴为,心机深不可测。

封伦在李世民身边做过事,曾经给他出过许多主意,用来对付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认为他的想法极好,因此送他大量的金钱。另一方面,封伦又暗中给李建成出主意,让他早下决断,要胸有四海,不必顾及亲情。

兄弟之间嫌隙日深,父皇犹豫反复,封伦这样的投机分子为了自己的前程、后宫的妃子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从中挑拔,一场血腥的事变难以避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这个皇帝一生被慈禧控制 老婆还被慈禧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是清王朝的第十个皇帝,他实际亲政只有一年的时间,19岁时便过早地去世了。他的一生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掌权中渡过,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载淳在出生后的几年里是幸福快乐的,咸丰帝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的母亲叶赫那拉氏也细心照顾他的生活。但是命运将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也将他推进了痛苦的深

  • 孙权称帝前为何要屈身忍辱曹魏近十年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0年,刘备失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其实这种屈身忍辱才是孙权高超的政治计谋!在《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中,罗老对孙权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很成功,不如曹操、刘备有鲜明的个

  • 纯粹作秀?揭秘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作为对手,项羽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错再错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而刘邦虽不是军事家,但绝对是一个政治家,看了以下内容,你就会了解刘邦为何要三次哭祭项羽。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中国历史上作战最多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靠坚韧意志和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刘秀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

  • 除抢关羽女人外 曹操还做啥事打动不了关羽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说关羽就是做降将,也做到了让人羡慕妒忌恨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呢,曹操对他那是老好了,美女珠宝随便送,还送赤兔宝马,封汉寿亭侯,可谓是恩宠有加。可是曹操如此还是打动不了关羽的心,人家一听刘备还活着后,千里走单骑也要去投奔他哥哥去(正史里关羽比刘备大,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传说)。曹操也算是纳进

  • 赤壁之战后周瑜如日中天:妄图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后,东吴都督周瑜的名声如日中天,周瑜的名声如日中天,他甚至有离开孙权脱离东吴自立门户的念头!曹操在退兵之后曾经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战,只不过是因为我军流行疾病,我自己烧掉战船撤退,却让周瑜小儿获得战胜的虚名。”曹操郑重表示:我曹某人对赤壁退兵并不感到羞耻!曹操写这封信用心大大的坏,一是告

  • 中国首个女皇帝不是武则天?另有其人她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我国首位女皇帝这是家喻户晓的共识,其实不然,首位女皇另有其人,那么她是谁呢?民间传言唐太宗是个弑兄杀子的无情帝王,但是历史记载他却是个远小人、近贤臣的大好人,而且他在位期间还创造了所谓的“贞观之治”,哪个说法更有说服力可见一斑。就在唐太宗死后的第四年,一名女子作为领导发起了一场农民起义,她也

  • 赤壁之战孙权获胜后为什么还要向曹操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可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又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

  • 三国人物大乔生平简介:她在文学与影视中有哪些艺术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大乔生平简介:大乔的故事有哪些?大乔的结局如何?大乔有哪些艺术形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乔生平简介大桥(180年-?),庐江郡皖县人(今安徽安庆潜山),中国东汉末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妾、小桥之姊。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称大乔。与其妹小乔并

  • 三国人物鲁肃生平简介:为何孙权会亲自为鲁肃发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鲁肃生平简介:鲁肃的故事是怎样的?鲁肃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鲁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鲁肃生平简介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