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唯一民选皇帝王莽:纂汉不合历史环境

历史上唯一民选皇帝王莽:纂汉不合历史环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23 更新时间:2023/12/6 4:10:07

说汉高祖刘邦是位圣德明君,笔者不敢苟同;说王莽是野心勃勃的篡汉者,笔者也不尽然赞同。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都说王莽是反面人物,史上贬多褒少,有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但是阴谋与虚伪始终都是扣在他身上的帽子,篡汉的野心家也成了推不翻的定论。

网络配图

王莽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其伯父王凤执掌大权之时,他的叔伯弟兄大都生活骄奢,唯有王莽始终保持着虚心朴素,谦恭俭约,礼贤下士的生活姿态,二十四岁的时候升为射声校尉,深得宫中大臣的赏识。他们纷纷在太后和汉成帝面前举荐他,很多名士也赏识王莽的品德和才华,联名上书夸赞。公元前16年,年仅三十岁的王莽被汉成帝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和光禄大夫侍中,专门侍奉皇帝,参与朝政大事。这时的王莽权倾朝野,却丝毫不见傲慢骄横,反而更加谦卑恭敬,广交名士,将家中钱财散与贫寒之士。曲阳侯王根是王莽的叔父,担任大司马多年,几次称病说要退休,王莽的表兄、太后的外甥淳于长为九卿之首,按照惯例,他应继承大司马之位。淳于长从前帮助成帝立赵飞燕为后,成帝一直心怀感激,封其为定陵侯,淳于长的权力开始膨胀。这时淳于长飘飘然忘乎所以,不断接受各方贿赂,骄奢淫逸,成帝废掉的许皇后也送给淳于长财物,希望他能帮忙说情让成帝立她为左皇后。王莽知道这些事以后,就假借探病跟王根说:“淳于长看到您久卧病榻高兴极了,觉得应该替您辅政,已经许下不少誓言,说要帮他们封官加爵。”王根很是气愤,马上禀告太后,太后就叫成帝罢了淳于长的官位。没过多久,王莽的另一个叔父王立接受了淳于长托儿子王融送来的珍宝,从而替他说情。成帝开始调查此事,王立怕引火烧身叫王融自杀,成帝更加怀疑其间有诈,就把淳于长关在位于洛阳的诏狱中审讯,终于查清了他的罪行,将他处死狱中。升任后的王莽更加勤于政务,克己奉公,选贤举能,生活上节俭,却厚待士人。其母患病,各位公卿大臣派夫人登门探望,却只见一位穿着寒酸的女人出来迎客,众贵妇以为是佣人,得知此人便是王莽的妻子后,都大吃一惊。

王莽的声誉如日中天之时,成帝驾崩,哀帝即位了。成帝本无儿子,太子是其侄儿刘欣,刘欣即位,他的母亲就成了外戚,王家遭受了沉重打击,所有相关的官员也都被革职。王莽回到新都侯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唐河县西南,一直闭门谢客,不再与外界联系,对当地官员也极其恭敬,没有一点架子。他的二儿子王获杀了一名奴婢,受到了他的斥责并令其自杀偿命。王莽罢官大司马后的三年以来,为王莽上书喊冤的大臣数以百计。终于,在元寿元年,哀帝借侍奉太皇太后之名召回王莽。一年后哀帝病死,哀帝亲信董贤被免职并自杀。太皇太后再次成为皇太后,王莽也再次被封为大司马,他们辅佐九岁的中山王平帝为太子。

网络配图

再次掌权让王莽快速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心腹班底。在元始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的正月,诸位大臣建议王莽应因“定策安宗庙”的功绩受到嘉奖。王莽却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四人共同定策,应当嘉奖这些人。而当此四人受封后,王莽依旧不愿接受表彰。于是太后下诏:封王莽为太傅,称安汉公,增加封邑二万八千户,以萧相国的故居作为安汉公官邸,并定为法令,永远遵守。

王莽感到诚惶诚恐,虽接受了称号,却无论如何都不要增封的土地与民户。几经推辞,最后朝廷改为披泽天下,全国所有人都受到了王莽的恩惠。这让全国上下都对王莽赞不绝口。这一年年底,平帝驾崩,而就在这个时候,武功县令孟通在井中挖得一石,用红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大臣们认为这是天诏,请王莽做“摄皇帝”即“摄行皇帝之事”,皇太子刘婴为“孺子”。

这时的王莽想做皇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渐渐开始铲除各种阻挡自己当皇帝的障碍,而此时各种因素也都在帮助王莽。在他登基前的几十年里,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地震频发,天降陨石,日食月食,老天爷装神弄鬼,搞得百姓人心惶惶。石头之事更让人觉得是天降福瑞,正巧王莽上台后,灾害大大减少,更让人相信王莽是天降之才。

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一个小官——淄博县昌兴亭亭长上表朝廷说:“梦见天公对自己说:‘摄皇帝当为真,还说倘若为真,早晨起来就会看到亭中长出一口新井。”’结果第二日,亭长果然发现平地出了一口深井。同时,全国各地都争献载有“天命”信息的物件,内容都是王莽应顺应天意,即位称帝。面对这些,王莽只是推辞,而他越推辞,臣民越迫切地希望他能登基,他越是无私,臣民越发狂热地推举他即位。

终于在公元8年11月,也就是王莽任“摄皇帝”满三年之时,又有人向朝廷进献催促王莽即位的神迹,王莽终于即位做了真皇帝。从此改国号为“新”,王莽同时废掉刘婴的皇太子名号,封他为定安公,赐予定安公方圆百里的土地,并把汉代宗祠安置在那里。自此,西汉二百一十四年的历史结束了,现在看来,说王莽是那个时代的民主选举的皇帝,其实是有些道理的。王莽当上皇帝,当时着名的学者扬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说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夸赞王莽功德无量。

网络配图

当然也有研究学者认为,那些“神迹”不过是王莽想登上皇位而自导自演的丑剧罢了,这只能暴露王莽的篡汉野心。但是,结合各种的实际情况,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这更有可能是臣民自发自愿的行为,因为王莽之前毕竟给百姓不少恩惠。不妨说这些行为中其实暗藏着百姓的真心期盼,也是王莽未即位之前的三十几年里的所作所为赢得了臣民的拥护与爱戴。

王莽废除皇家的呼池苑,把穷人都迁往此地居住,乔迁的饮食和建设田地所需的器具牲畜以及作物,都由当地官府供给。他还下令在京城中建设廉租房小区供给贫民居住,他还扩大了太学招生,兴建学校,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长安城成立了不少研究所,把对研究古典文献书籍有贡献的人全部召集至此,做研究做学问。除此之外,他还大抓意识形态建设,学习《周礼》的各种礼仪制度,按照等级划分了着装、住房、婚丧的式样,还规定禁止对童叟加以刑罚,妇女如非重罪不予逮捕。每逢天灾,王莽便主动食素,大赦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中最牛的家族琅琊诸葛氏:不仅仅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一门精深的文化,一个姓氏代表着一个家族,而家族观念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又有着极高的地位,从一个家族的起源、繁荣、衰败就可以反观一个时代的兴衰。近些年,大家又开始对族谱重视了起来,寻根的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兴盛了起来。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家族,可以这么说吧,少了这个家族的存在,

  • 揭秘:汉高祖刘邦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有着完全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刘邦只是农户出身,在起兵以前就是一个小混混一般的人物。而项羽出身名门,以勇武而闻名。项羽的优势如此明显,最终却败于刘邦,这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网络配图他们俩的性格差异在鸿门宴中就表现地十分明显。刘邦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知人善用又谦虚谨慎,而且为人

  • 三国秘闻:赵云深受诸葛亮信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但是也出了很多勇猛的将军。其中有一位深得诸葛亮的信任,他就是常山赵子龙——赵云。赵云,字子龙,是常山人,所以常称自己“常山赵子龙”。赵云自幼身体就非常结实,而且还喜欢练武,一身武艺从小就积攒而来,同时赵云也不是一介莽夫,他在年轻时不爱逞强,虽然有勇但是不斗勇,而且赵云

  • 和珅察言观色:乾隆想小便递上便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网络配图乾隆的母后去世时,和珅的表现最为出众。他不是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网络配图此外,史书载,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和珅闻知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甚合上意,溺毕继续起驾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掌权后要和东吴重订和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为建兴元年(公元223)。在完成了登基、册封皇后等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项以后,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吴国,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孙权也遣使回访,以表明两国的亲善友好。所有人都知道,刘禅这个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蜀汉国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诸葛亮。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

  • 秦始皇对中国的七个历史功绩:统一六国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统一六国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网络配图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 孙权擒住关羽就好为什么非要关羽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关羽瞧不起诸葛亮,但是如果说是他最看不上的人,则并非是孔明了,而是吴国的国君,孙权。不过戏剧性的一幕是,他最看不起的人,最后却了解了他的性命,二爷败走麦城,主要原因就是吴国出其不意的偷袭。说起来,孙权好像也不怎么害怕二爷,他的部下吕蒙更是如此,如果说敬重还有几分,却没有觉着二爷有多少比

  • 揭秘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早在刘玄德身处徐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常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除,丞相专门设下计谋,让其与袁术交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丞相将另外一大军事集团,拉入了对付刘玄

  • 项羽人生最大败笔叔父兄弟改姓刘封侯拜相项姓断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为自己的人生划上悲情的句号。但其实项羽人生悲剧还不在于此,当他被人“裂尸封侯”的时候,他的亲族,包括他的叔父,堂兄弟竟然改姓刘,并且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后裔在汉朝封侯拜相,一度导致项姓断绝。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后,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

  • 三国时期十大神箭手排名吕布第二谁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攻击力和攻击范围都比近战武器强,因此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它的程度成为战斗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射得准,其威力方可体现出来。所以箭法是否高明也成了判定一个武将是否的标准,连张飞没事都拉拉弓,发发洋箭,更何况下面这些神箭手了。第十位:魏延如果评选蜀汉六虎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