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丫鬟到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揭秘冯嫽的传奇一生

从丫鬟到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揭秘冯嫽的传奇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1/22 1:47:38

冯嫽,又称冯夫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女外交家。她早年随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并在妙龄之年忍辱嫁给语言不通、风俗相异的胡人。但是她却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女性的身份玩转西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外交家,为汉朝平定西域、打败匈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时,汉朝大举反击匈奴。为了寻求盟友,汉武帝准备寻找一个西域大国共抗匈奴,而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争取的重点。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将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乌孙国王猎骄靡。猎骄靡死后,刘细君依照乌孙国风俗,再度嫁给猎骄靡之孙、继任乌孙国王军须靡。由于风俗相异,饮食习惯不同,患上思乡病的细君公主很快就去世了。

为了继续巩固与乌孙的友好关系,汉武帝又选择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嫁给军须靡。冯嫽作为侍女,也在和亲的队伍之中。

冯嫽虽然出身不详,但是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她熟读经史,善写隶书。在那个女性普遍没有受过教育的年代,冯嫽的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除了有才以外,冯嫽的意志还非常坚韧,她与解忧公主在异国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险恶的环境下奋力生存,为祖国争取最大利益。

冯嫽常驰马牧场,出入毡帐,只用几年时间,便已通晓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不久,冯嫽遵朝廷之命,以使节身份代表刘解忧访问邻近各国。向各国国王赠送礼品,宣扬汉朝教化。各国君臣见汉朝以女子为使,大方谦恭,善于辞令,与人交谈时连翻译都不用,惊奇之余,啧啧夸赞,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嫽的聪慧让胡人们为之神魂颠倒。之后,乌孙国的右大将向冯嫽求婚。虽然冯嫽并不想嫁给胡人,但是为了国家,最终还是应允了,毕竟右大将在乌孙是个大人物。

在冯嫽和使臣常惠的尽力维持下,乌孙和汉朝保持了友好的关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汉宣帝执政之际,乌孙发生内乱。朝廷原本想让外甥元贵靡(刘解忧之子)继承王位,不料北山大将乌就屠杀死国王,自立为王。汉宣帝得报后,急令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兵马进驻敦煌,准备讨伐乌就屠。西域都护郑吉考虑汉军道远兵疲,胜负难料,建议朝廷派使与乌就屠谈判,劝其让位。郑吉知道冯嫽善于外交,就推荐由她当此重任。

在此危难之际,冯嫽以一弱女子之身欣然前往。她找到乌就屠,对他陈说利害:“将军夺了王位,似是可喜,然喜中不可无忧。如今汉朝大军已至敦煌,将军区区兵力,岂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乌就屠一听汉军要来了,几乎吓破了胆,毕竟汉军在汉武帝时有翻越帕米尔高原攻打大宛国的壮举,乌孙必然也不安全。

冯嫽见乌就屠动摇,于是便晓之以理:“汉与乌孙亲如一家,若两国开战,百姓遭殃,将军也必身败名裂,望三思而行。”乌就屠自知远不是汉军对手,最终让步说:“愿听夫人劝告,让位于元贵靡,但求汉朝给个封号。

汉宣帝得知冯嫽出使告成,十分高兴,他对冯嫽也只是闻其名未见其人,诏令冯嫽回国。冯嫽回到阔别四十年的故都长安时,出塞前她是一个风姿绰约的老妪,为了祖国,她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嫁给胡人为妇。

汉宣帝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在汉朝,还从来没有哪个非皇族的女人有这样的礼遇。京畿百姓闻讯,不期而集,争睹女使者的风采,人山人海,道路堵塞。

当日,汉宣帝在宫中召见,亲自询问详情,冯嫽奏告劝导乌就屠经过,建议给予封号以安其心。汉宣帝盛赞其远见卓识,欣然采纳,并封她为正使,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使,再次出使乌孙。

冯嫽乘坐驷马锦车,手持汉节,召乌就屠到长罗侯常惠的驻地赤谷城,宣读诏书,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孙王号),乌就屠为小昆弥。乌孙国与汉朝的一场外交危机就此解除。

在冯嫽和常惠的努力下,乌孙国成为打败匈奴的关键。公元前71年,汉军大举进攻匈奴,逼迫匈奴人向西逃窜,迎头撞上了常惠带领的乌孙国军队,匈奴人大败,损失数万人。为了报复,匈奴组织讨伐大军攻击乌孙,结果遇到大雪,匈奴人十不存一。从此匈奴衰落,四分五裂,再不敢于汉朝争锋。

汉朝之所以能赢得与匈奴的胜利,冯嫽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甘露三年(前51年),刘解忧的大儿子元贵靡,小儿子鸱靡先后病死。元贵靡死后,其子星靡即位。当时刘解忧亦是年近七十岁的老人,她非常思念故土,于是给汉宣帝上书,希望能在生前回国,归葬在汉朝土地上。汉宣帝考虑到她大半生身居异域,为国操劳,有功于汉室,就派人把刘解忧和冯嫽一起接回长安,并以公主之礼照顾刘解忧的饮食起居。对冯嫽也以厚禄优礼相待。

星靡生性懦弱,继位后因治国无方,致使乌孙局势再起动荡。冯嫽虽身居长安,却心系乌孙,上书汉元帝请求再为汉使,出使乌孙镇抚星靡。汉元帝准奏,选派一百名士兵的队伍护送冯嫽第三次出使乌孙。

冯嫽以她的威望让乌孙各派消弭矛盾,重新恢复了秩序。从此,女外交家冯嫽的故事就讲完了。她的传奇经历,是几千年封建历史所少有的,真不愧为中国最杰出的女儿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比司马懿还能忍的人是谁?揭秘慕容垂的传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忍了40年,司马懿是不是妻管严,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

    司马懿把“忍功”练到了极致。曹爽专权后,司马懿便开始装病,不问朝政,隐忍不发,成功麻痹了曹爽。一年后,曹爽护送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猝然发动政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并取代曹爽成为魏国的新一代权臣。但是,历史上有一个人比司马懿还能忍。他在敌国皇帝身边蛰伏15年,直到60岁那年才龙

  • 他是乾隆朝第一外戚,24岁就成军机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外戚,乾隆时期军机大臣,乾隆朝珠

    乾隆是个权力占有欲极强的皇帝。他即位后,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唯恐其染指自己手中的权力。甚至于,连他最敬重的亲生母亲孝圣宪皇后,也在他的提防之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乾隆曾经严厉警告太后宫中的宫女、太监,不许将宫外任何事情说给太后听,其目的正是希望蒙蔽太后的耳目,

  • 朱元璋诛杀功臣,为什么放过徐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开国功臣的下场,朱元璋为什么赐死徐达,明朝诛杀功臣后的影响

    关于朱元璋诛杀功臣,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朱元璋诛杀功臣,完全是为皇太孙朱允炆扫除障碍。换言之,如果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元璋便不会诛杀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朱元璋诛杀功臣,正是为太子朱标扫除障碍。朱元璋首次大规模诛杀功臣,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利

  • 李夫人为什么拒绝汉武帝见她最后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夫人是什么意思,汉武帝的李夫人简介,汉武帝李夫人最后一面

    汉武帝有一位贵妃李夫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武帝亲自到她床前探病,李夫人用被子把头蒙住说:"妾久病在床,样子难看,不能见皇上,看我现在的病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我想把我儿子和兄弟托付给您,请您关照。“武帝说:"夫人病重,卧病在床,你的嘱托朕一定办到,请放心吧!但你病到这个地步,还是让朕看一看吧!”李夫

  • 齐恒公一生招贤纳士,为了求贤用过哪些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出处,公子小白是齐桓公吗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 他懂得“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也是一个精明的国君。为了能得到天下贤士的赞助,他朝思暮想,费尽心机。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齐桓公又是夜不能寐,他索性起身踱步到庭院。蓝幽幽的天幕上,挂

  • 汉顺帝刘保为什么是由宦官扶持上位的?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保后面是哪个皇帝,汉宣帝刘询后谁继位,刘保之后的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顺帝刘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

  • 陶渊明隐居田园时,他一般都吃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为什么要归隐田园,陶渊明描写田园的诗有哪些,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

    在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突然一丝疑虑升起,这老爷子如此闲暇,他吃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真是一个焚琴烹鹤、大伤风雅的念头,但即思之,则求之。诗曰:方宅几十亩,草屋八九间....嗯,看来这老爷子,起码住房方面解决了,没有还贷的压力,幸福也!更幸福的是,居然还有自留地。不过

  • 揭秘:宋光宗赵惇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光宗赵惇怎么读,赵光义在位多少年传位给了谁,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创业的、守成的,末代的。其中有一个皇帝就特别奇葩,他就是拒绝给太上皇办葬礼,最后被大臣逼退位的宋光宗。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他小的时候,本来按长幼顺序是当不上太子的。可是恰好他哥死的早,孝

  • 明朝废后胡善祥被百姓同情,她的经历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胡善围的丈夫是谁,表达对百姓同情的诗,离骚中表明自己同情百姓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废后,她们被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身居后位多年却膝下无子,主动参政,卷入政治斗争中,家族中的成员犯了严重的罪过而牵连皇后,或者皇后本人嚣张跋扈、无才无德、心狠手辣,因而德不配位被皇帝所废,倘若帝后感情不和,皇后一直不被皇帝喜爱,皇帝也会找理由将其废黜。被废黜的皇后要么被贬为庶民,

  • 妃子因为生了个女儿,逃过被迫殉葬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代为什么殉葬,皇上为什么舍得杀华妃,殉葬和陪葬的区别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床下跪着一地的后宫嫔妃,自然无论怎样,此刻都要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随着朱元璋咽下最后一口气。内侍太监也展开朱元璋的临终圣旨,宣读道:内宫中所有嫔妃,以及曾经侍寝的宫女,一律赐死殉葬。宝庆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张美人,将之妥为养